人口老龄化的浪潮强烈冲击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必须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以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提出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适应老年群体特点和需要,在社区建设中完善为老服务功能,一方面可以为较好解决老龄化问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还可以最大化地发挥社区的综合作用,实现其应有的社会效益。 社区建设要考虑社会关系 社区建设要考虑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与要求,更好地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按照社会学理论研究结论,现代人最主要的社会联系是在职业行为过程中、与社会各种因素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建立的。而老年人离开了原有工作岗位,割断了与社会联系的主要纽带,其心灵中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弱化而愈发增强。在社区建设中要积极创造条件,维系其必要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有:亲缘关系,与子孙、亲友等保持生活接触与亲情交流;地缘关系,与街坊、邻里保持生活接触和感情交流。这样才能有助于其消除失落感,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对于安养是十分有利的。 社区建设要体现养老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年人群体规模构成的变化,养老的方式也发生着变化,由原来的单一家庭养老,逐步发展为家庭、集体、社会相结合的安养体系。家庭养老的主导地位,客观地呼唤政府在规划建设社区时,要考虑安养老年人的实际和老年人心理需求,构筑多层次的安养网络体系。 适应在家安养需要,为"与子偕老"创造条件。政府在社区住宅的产业政策中,应为"与子偕老"创造条件。首先,在住宅设计的"硬件"上,要为"与子偕老"创造新的住宅类型,在保证足够的居住面积前提下,创造老年人与子女可分可合的住宅类型,既保证老年人与子女生活的私密性和自由度,又不切断他们之间的亲情联系。在房产开发经营政策的"软件"上,制定鼓励子女与老人同住的优惠政策,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适应在家安养需要,积极为"老人住老房"提供配套服务措施。"老人住老房"是指老年人养老不离开原有的住宅和环境,保持其居住环境的一贯性,保持其地缘关系的延续。因此,在未来的社区建设中,要引入社区照顾的服务模式,既可以为老人解除后顾之忧,又可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适应老年群体特点,以社区安养为补充,完善配套建设。根据老人的年龄、衰老程度设立不同的安养设施: ——托老所。托老所的运作模式类似于托儿所,可分为日托或常托,是在家安养的延伸。城市管理部门在规划社区建设时,应尽早着手对托老所的布点、规模、规划布置等进行研究,为未来社区养老创造必要的政策环境。 ——老年公寓。老年公寓最好将其视为居住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规模和分布值得认真研究。 ——临终关怀医院。按照老年人年龄增长的轨迹,以及心理、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将老龄者的安养由在家养老到托老所,再到老年公寓,再到临终关怀医院,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网络体系,力争使老龄者的晚年生活有所依托和保障,提升安养的品质。 依托社区办好养老事业 在未来,城镇将逐步变成血缘养老与社会化服务养老相结合的方式。城镇的养老事业社会化需要以社区为依托,家庭养老与社区为老服务相结合,是我国老年事业发展的基本模式。社区在养老事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要求其功能要适应这种需要,在为老服务的组织、设施、人员、项目等方面,纳入社区开发建设的整体规划,不断完善和提升档次。 在组织形式方面,可以在社区设立老年服务中心,或者是老年服务站。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包括:服务中心(站)工作场所、社区、饮食、文娱活动、教育场所等。 社区为老服务人员基本分为三类:一是有少量的专职人员,负责组织、指导、管理、协调社区养老事业和产业,以及联络社区老年人,安排和创建养老服务项目等。二是为社区老人提供各种有偿服务的员工,如:保姆、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和钟点计时服务人员等。三是志愿者。 根据社区老年人的需求,开展生动活泼的服务,其项目有:文化项目——老年大学、社交娱乐活动、文化交流、旅游等。社会参与项目——再就业返聘的职业介绍与指导,以及志愿无偿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社区。精神健康项目——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服务等。婚姻服务项目——为丧偶、离异的孤独老年人介绍配偶,帮助老人操办婚庆事宜。保健项目——健身活动、体检、宣传保健知识、传播保健技能、进行保健指导。日常生活料理项目——饮食、洗澡、理发、室内卫生、采购等。其形式可分为全日雇工、计时钟点工等。特殊护理项目——为残疾人、重病人或临终老人提供家庭医务护理和生活照顾服务。送终服务——安排老人后事、传递丧事信息、组织悼念活动等。 笔者把这种模式归纳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老人既可以在自己的小巢安度晚年,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又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收入状况选择社区提供的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有偿或无偿服务。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离退休职工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