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武则天那一年李世民也看走了眼


  对待李世民历史是厚爱的。
  没有那个人和他一样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得到了如此高,如此多的评价。
  即便是最苛刻的历史记录者,也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
  文人墨客就不用说,恨不得做门下狗才好。
  杜甫:"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白居易:"圣人有作垂无极!"
  欧阳修:"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
  柴荣:"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尝不自行,朕何敢偷安!"
  范祖禹:"治道在人主所力行耳,孰不可为太宗乎?及其成功,复归于下,此前世帝王之所不及也。
  司马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苏轼:"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
  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太宗之从谏近乎圣。"
  成吉思汗:"欲安邦定国者,必悉唐宗兵法。"
  朱元璋:"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这个名单还有很长,笔者没有直接拉出来。
  通过品读,不难发现,历史上的李世民其实是个很精明的人,世上所有的词儿用在他身上似乎都不为过。
  可就是这么一个精明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有人说我胡扯,纵观李世民一生无论是打仗还是处理国事基本上都做到了天气预报一样准确,所以大唐
  在他的手里变得多姿多彩。
  这话基本上没错,但也不是一点错没有。
  在一个女人身上,一向精明过人的李世民还是看走了眼。
  看到这儿很多资深历史迷差不多已经猜出这个人是谁了。
  不错,这个人就是武则天。
  对此,有人表示了反对意见,说当年"太白屡昼见。",李世民就有预感,特意找了天气预报预测者李
  淳风来推演。
  结论是"女主武王有天下"。
  为此,李世民还特意以"欺君压民"的罪名杀了李君羡,目的就是将武则天扼杀在摇篮之中。
  至于后来的结果,相信不用我多说,诸位也都知道,武则天还是开创了大周的天下,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
  不管有多少人为李世民开脱洗白,就武则天而言,他还是看走了眼。
  也亏得他看走了眼,武则天得以活下去,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在众人的男人的世界里有一道属于女人的光芒。
  公元624年,武则天出生。
  凡是大人物出生总会不一般,比如汉高祖刘邦。"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
  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汉安帝刘祜:"帝自在邸第,数有神光照室,又有赤蛇盘于床第之间。
  隋文帝杨坚"紫气充庭"。
  《新唐书》唐高祖李渊"生于长安,体有三乳"。
  《旧唐书》唐太宗出生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
  总之一句话,我是龙胎,非人种。
  武则天也一样,这姑娘2岁就碰上了大师袁天罡,当时的武则天是男孩打扮,人家一看手相,顿时惊为天人:"日角龙颜,龙睛凤项,伏羲之相,贵人之极也。"当得知是个女孩时,仍断言:"是女,亦当主天下。"
  这事尽管是吹的,但从后来的结果来看。
  袁大师还是有职业道德的,没有专门组团忽悠,给出的预测也是对的。
  有这样的主角光环,武则天小日子可想而知了,哥哥姐姐那是把她当神一样看待,就是老爹那也是比儿
  子还宠。
  总之一句话,14岁之前的武则天是无忧无忧的。
  这个时候,你说她有多大的抱负,想成为皇帝基本上不现实,但与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武家是从商的,武老爹从事木材买卖,家境殷实,富有,一个富有的商人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
  商人会来事。
  武老爹就是这样的人。
  有一次他接待了一个叫李渊的官员,这次美好的印象一直存留在李渊的脑海里,以至于在任职河东和太
  原之时,常常在武家夜宿,一来二去,双方的关系就变得很好。
  紧跟着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武老爹本着寄货可居的投资理念,狠狠资助了李渊一笔军费,这次的冒险
  投资没想到换来了十倍的回报。
  李家父子造反成功,开创了大唐。
  这下,武老爹水涨船高,以"元从功臣"历官工部尚书、黄门侍郎、判六尚书事、扬州都督府长史、利
  州、荆州都督。
  我们可以说,历史选择了武则天,武老爹打造了武则天。
  公元,(638年)十一月,这是一个值得历史记住的日子。
  因为在这一天,我们的女主开始走入历史,打造属于自己的历史神话。
  14岁的武则天在当时的长安已经是城花的级别。
  虽说达不到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的地步。
  但小姑娘长得很特别,该瘦的地方都瘦,该胖的地方都不算胖,配上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显得很另
  类。
  这种独特的气质,在大唐很吃香。
  这天,已经年过半百的李世民忽听人说起武则天很美貌,有意见见。
  特意让人将她纳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这就是武媚娘的由来。
  得知要入宫,小姑娘懵了,虽说有袁大师的预言,但过了这么多年,谁还当一回事。
  想到入皇宫要练好宫斗,自己还是小白,顿时就慌了拉着母亲的手哭个不停。
  大意是我不想去。
  母亲却没这个意思,骂了几声:"侍奉的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
  别人求都求不来,你还不去,不去看老娘如何打断你的双腿。
  在母亲的威胁下,武则天入宫了。
  对于李世民在位时期武则天在宫中的生活,史书并没有详细的描述,唯一值得一提是为李世民驯马一事。
  李世民除了爱《兰亭集序》外,就是爱宝马,当时宫中有马名叫狮子骢,肥壮任性,没有人能驯服它。
  不知天高地厚的武则天出场了,她对李世民说:"我只用三件宝贝就能顺服这匹烈马。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
  毫无疑问这是最准确的法宝,可她忘记了一点,她面对的是千古一帝李世民。
  战场的厮杀让他从武则天的这番话里感悟到了一种相同的东西——帝王的手段。
  这是一种近乎本能的直觉。
  直觉告诉了他眼前的这个女孩是个危险源。
  基于本能,李世民对年轻貌美的武则天再没有多少兴趣,无论是谁,都不会让危险随时伴随着自己。
  李世民也不例外,这种心生恐惧的结果是武则天得不到晋升。
  在皇宫里做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高,这种刻意的排斥,14岁的武则天还不明白。
  但有一点她很清楚,这个叫李世民的英雄并不喜欢她。
  她想改变,可老天没给她机会。
  她一直很困恼,二十几岁的女孩正是享受爱情的年纪,她却没有。
  直到一天,她遇到了一个叫李治的年轻人。
  李治端庄安详,宽厚仁慈的个性很快赢得了武则天的好感,同样武大姐独具一格的气质同样也吸引了李治。
  没人的时候两人互相说说话,聊聊天。
  朋友圈里点个赞,私底下发几句问候仅此而已。
  如果李世民不死,如果李世民选择了李恪,那么一切也仅此而已。
  但历史没有如果。
  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按照大唐的规矩,武则天没有生孩子,需要入长安感业寺为尼,终生与油灯为伴,没有微信,也没有支付宝,刷个新闻都是奢求。
  这样的日子,她当然不想过。
  她想到了李治。
  这个唯一可以给与自己想要的一切的男人,她狠狠地抓住了。
  历史在她几乎绝望的时刻送了她一根稻草,她没有错过这根稻草。
  后面的事,电视剧已经演绎了无数遍这里就不多说了,诸位可以选择去看电视剧。
  这里说说结果。
  从最初的宫斗小白,最终练成了宫斗大师。
  所有的敌人,她看得见,看不见的,都在她面前一一倒地。
  根据统计,为了在皇宫里活下来,为了站在女人的最顶端,为里当年袁大师的那个预言,武则天一生共谋杀了九十三人(不包括其受到株连的亲属)。其中她自己的亲人二十三人,唐宗室三十四人,朝廷大臣三十六人(不包括其走狗)。
  这个数字十分的可怕。
  所以历史对她评价也很公道:"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当除掉了所有障碍物后,武则天决意更进一步。
  作为女人皇后已经是女人的巅峰,千百年来,没有那个女人能与她相比。
  权势面前,纵然是皇帝,江山依旧是她说地算。
  刚开始,她还想维持现状,尽管那个位置就在那儿,她依旧是犹豫。
  高处不胜寒,她比谁都懂。
  但她毕竟禁不住诱惑,当她目光落在自己平庸的儿子身上,想着将大好的河山交给他打理,一股不服的气息从脚底一直升到头顶。
  凭什么女人不能做皇帝?
  这个疑问在心里问久了,不平之气也就多了,终于在载初元年(690年)九月,她撕下了自己一直戴着的面具。
  我的底盘由我做主。
  大唐的天下,老娘要了。
  这个烟雾弹立即得到了响应,侍御史傅游艺亲自率关中百姓九百余人来到神都,上表请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
  一场大戏就此拉开了帷幕。
  很快,百官及帝室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共计六万余人,俱上表请愿。
  他的儿子甚至表示自己不要祖宗,跟老娘姓武。
  母亲,你不当皇帝天理难容。
  无论是当年的头条还是新闻早播间都以此为题写了无数的文章。
  既如此,那就登基。
  九月九日亲临则天门,大赦天下,改唐为周,改元天授。
  大唐就此姓周。
  这一年,她67岁。
  坐在龙椅上,武则天开始散发着自己独有的智慧。
  如果说有一种人天生就有一种治国的智慧,那这个人一定是武则天。
  当放下杀人的屠刀后,她立地成佛。
  血腥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围绕在她身边的名臣竟有上百人之多,其中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就是杰出的代表。
  不光如此,经济、文化、军事、政务在她的调配下,重新散发出了活力。
  当所有人回头看时,竟没有人否认她的能力。
  即便是最苛刻的史学家也对此赞不绝口。
  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 然不称职责,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资治通鉴》)
  然则区区帷薄不修,固其末节,而知人善任,权不下移,不可谓非女中英主也。——《廿二史札记》
  原来,当皇帝竟也这么容易。
  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大周江山,她满意了。
  满意的后果是不再进取。
  她选择了耽于享乐,她开始大修宫殿、佛寺,歌功颂德的"天枢"这些看似辉煌的资产一点一点吞噬着她的威望。
  一股不安的危险正在慢慢地向她靠近。
  只可惜,快乐让她丧失了警惕,与靠近的危险浑然不觉。
  公元(705年)正月,她病了。
  趁你病要你命,从来都是宫斗的胜利法则。
  做了15年皇帝的武则天竟给忘了。
  等候多时的大唐子孙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
  望着一脸病容的武则天,一个人影站了出来:"娘,你老了,该退了。"
  她看着儿孙冰冷的眼神,她知道,自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当夜她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随后徙居上阳宫(洛阳禁苑之东)。
  一个月后,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复称神都为东都,她一手打造的大周就此成为历史,不复重现。
  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病逝。
  死时,留下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回望自己一生,连她自己也说不清自己算是皇帝还是皇后,自己的事业是对还是错的,也许空白才更适合自己,好也罢,坏也好,任由褒贬,随人评说。
  当然,也许她早已不在乎别人说些什么。
网站目录投稿:绮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