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刘邦应该也有不少的人知道其实他就是一位从平民百姓做到皇帝的传奇之人,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他真的就是平民皇帝吗?其实真正的历史可不一定是这样的,也有人问了,为什么在历史上不见刘备的父母和兄弟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大家跟随小编一起揭秘看看吧! 建立西汉的刘邦,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流氓(或平民)竟然取得了皇帝之位。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刘邦的兄弟进行了解,并论证刘邦的家庭出身,破除被认为是常识的刘邦平民身份。 认为刘邦是平民身份的最有力证据: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对刘邦父母和兄弟基本上都没有记载名字。作为汉朝的太史公,司马迁没有记录,我们可以认为是因为汉武帝对司马迁的腐刑而情有可原;但东汉的班固也没有在《汉书》中记录,就说不过去了。因此只能说,汉朝时对于刘邦父母、兄弟的名字并没有明确记录。 刘邦兄弟四人名字分别为:伯、仲、季、交。刘邦这个名字,是后来改的名字,原名为刘季。从现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刘老三。刘伯,就是刘老大;刘仲,就是刘老二,后改名刘喜。最小的弟弟名字是刘交。 刘邦的父母 刘邦的父亲,在《史记》被称呼为刘太公,刘邦即位后尊称为太上皇。刘邦的母亲,在《史记》被称呼为刘媼,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刘夫人意思,刘邦即皇帝位后,尊称刘媼为昭灵夫人,后被追封为昭灵皇后。 虽然北宋时所编修的《新唐书》声称刘邦的父亲名字为刘煓,字执嘉、也有说法声称刘邦母亲名字为王含始。但西汉的司马迁、东汉的班固不知道的资料,竟然能够在北宋出现?因而其真实性非常的低,基本上可以认定是后人以讹传讹式的编造。 大哥刘伯 刘伯,刘邦的大哥,早死。刘伯早在刘邦沛县起兵的多年之前去世,才有刘家由刘仲治理的记载。公元前202年正月,刘邦准备称帝,追封刘伯为武哀侯。公元前200年10月,在刘太公的要求下,刘邦勉强封当时官职为郎中将的刘伯儿子刘信为羹颉侯。公元前187年,吕后执政元年,刘信因罪被削侯爵为关内侯。公元前181年吕后执政第八年,吕后追封刘伯为武哀王。 刘仲只有一个儿子:刘信。 总而言之,刘伯一脉,因为刘伯妻子昔日不招待刘邦及其宾客而被刘邦及吕后歧视。刘伯一脉在西汉不曾得到任何的重视。 二哥刘仲 刘仲,也叫刘喜。根据《史记 吴王濞列传》中《集注》: "徐广曰:"仲名喜。" 《史记 楚交王世家》中《集注》: "徐广曰:"次兄名喜,字仲,以六年立为代王,其年罢。卒谥顷王。有子曰濞。"" 徐广是首个整理《史记》的权威人物。他所看到的《史记》版本应当比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史记》版本更为详尽。因此徐广的摘录整理,是我们窥视完整版《史记》的一个途径。 "名喜字仲",这个说法,有两个可能性: 1、刘邦四兄弟,都有名字。刘喜名喜,字仲。老大伯、老二仲、老三季等都是他们的字。刘邦是名邦,字季。 2、后人按照后世的名字习惯,想当然的认为刘仲是"名喜字仲"。实情是刘喜这个名字是后取的,刘仲是最初名字。刘邦这个名字是成为沛公时所取的,最初的名字是刘季。 从以下的文字记录来看,刘伯早在刘邦逃亡做盗匪之前就已经去世——因为当时刘仲是刘家的治家之人,而非大哥刘伯: "上奉玉卮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亡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老二刘仲当家,这应当刘邦逃亡做盗匪之前很久的事情。 公元前201年正月,刘邦以云中、雁门、代郡等53个县为封地册封宜信侯刘仲为代王。公元前200年12月,因为匈奴进攻代国,刘仲逃跑回洛阳,被刘邦废除代王爵位。公元前195年刘仲儿子刘濞被封吴王。公元前199年9月,刘仲被封为郃阳侯。公元前193年汉惠帝二年夏,刘仲去世。 刘仲有两个儿子:刘濞、刘广。 刘仲被封代王、刘濞被封吴王,可以看出刘邦很是看重哥哥刘仲。刘仲无力抵抗匈奴进攻,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和刘仲同时封王、军功威望更高的韩王信都不能抵抗匈奴,还有理由要求刘仲抗住匈奴吗? 如果没有七国之乱时刘濞想要夺取帝位的野心,刘仲一脉固守吴国而和西汉割据也未必不可能。 弟弟刘交 刘交,字游。这是《史记》、《汉书》唯一对刘邦父母和兄弟有明确记录名字的人。既然《史记》、《汉书》能够明确记录刘交的名字,从而也证明了汉朝时并无刘伯、刘仲的名字记录,或者有了记录但失传了(或是"名喜字仲",被徐广记载了下来。) 书香门第,这是刘交一脉最大的特点。刘交本人就是秦末汉初的一大儒家。少年时期,刘交就跟随荀子门人浮丘伯学习儒家,一直到秦始皇时发布焚书令、禁止儒士公开收徒演讲,才不得不离开浮丘伯而回家。 刘邦自立成为沛公后,安排二哥刘仲、申食其和父亲刘太公在一起,派遣刘交和萧何、曹参等跟随自己南征北战。子婴投降刘邦后,刘邦意图割据关中,于是封刘交为文信君。之后刘邦进入蜀地、汉中,攻占关中,和项羽作战等,刘交都跟随着刘邦。刘邦即皇帝位后,对刘交和卢绾非常信任,让刘交和卢绾到处收集信息、情报等密报给自己。西汉的建立,刘交也是开国功臣之一。《楚交王列传》: "即帝位,交与卢绾常侍上,出入卧内,传言语诸内事隐谋。" 公元前201年,刘邦以东海、彭城、薛郡3郡36县为封地分封刘交为楚王。刘交能够被封为楚王,和刘贾被封荆王一样,都是因为功绩,而非作为刘邦的亲属: "汉六年,既废楚王信,分其地为二国,立贾为荆王,交为楚王,王薛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先有功也。" 刘交一上任楚王,即刻以昔日老同学穆生、白生、申公为中大夫。刘交非常注重儒家经典《诗》。申公写有《鲁诗》。刘交本人更注解《诗》,著有《元王诗》。刘交的浓厚儒家学习氛围,让刘交一脉名人辈出:刘向、刘歆。 刘交的儿子最多:刘辟非、刘郢客、刘礼、刘富、刘岁、刘埶、刘调等7个儿子。 刘交和刘仲一样收到刘邦的信任和重视,甚至有过之。刘交从刘邦沛县起兵之后就一直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可谓是刘邦的忠实战友,因功劳被封楚王,也算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一,虽然我们不清楚刘交的具体功绩有哪些。 浓厚的诗书传家氛围,让刘交一脉在西汉独放异彩:以《战国策》、《楚辞》闻名的刘向,以经学大家出名的刘歆。刘交一脉在中国文化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刘邦的家庭出身 刘邦的家族,除了刘邦一家,史书记载的还有:作为刘邦从父兄的刘贾家族;作为刘邦从祖昆弟的刘泽家族。这似乎说明,刘氏家族定居在沛县,是刘邦曾祖父时开始的。这才有刘邦祖父和刘泽祖父是兄弟的渊源。 刘邦家族、刘贾家族、刘泽家族,都说明刘氏家族在沛县人数不能算少。刘氏在沛县,即便不能说得上是大族,也是一个中小氏族。 刘邦的教育水平。《史记》、《汉书》等都多出记录刘邦及其兄弟的教育经历。 最直接的刘邦受教育记载,是在《卢绾列传》: "及高祖、绾壮,学书,又相爱也。" 学书,说明了刘邦上学读书。 间接记录刘邦具有一定受教育水平的记载,是在《张耳列传》: "高祖为布衣时,尝从耳游。" 张耳本身就是一个文人,能够做他的养客,自然不会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而是具有一定知识能力的人。 刘交的受教育经历直接说明了刘邦家庭并非贫困,而是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 "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伯者,孙卿门人也。及秦焚书,各别去。" 刘邦在称帝后在一次祝酒上对刘太公的玩笑话,也间接说明了刘邦家庭具有一定实力: "始大人常以臣亡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刘仲治产业,说明了刘邦的家庭具有一定家庭。当然刘邦的家庭实力,比不上吕后的家庭实力。 总之,刘邦家庭并非贫民,而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用今天的话来说,刘邦家庭就是中产阶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老大刘伯早死,老二刘仲接管刘家产业,老三刘邦读书不成,成天浪荡,老四刘交一心读书,成为了刘家知识水平最高的博士后。这就是秦末刘邦一家的情况。 为什么只有老四刘交能够读成书呢?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刘交和刘邦等兄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楚元王列传》记载得很清楚:"高祖同父少弟也"。重点提到同父,就说明是异母。刘邦的母亲应当生下刘伯、刘仲、刘邦三人。刘交很有可能是刘邦母亲死后,刘太公续弦妻子所生的,所有才有"同父"的记录。 刘氏家族在沛县不算小,刘邦、刘交的受教育经历说明刘邦家庭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因此,说刘邦家庭穷苦,或刘邦是平民,很有可能并非事实。刘邦的家庭身份,很有可能是西周的士阶层。刘邦做张耳的食客,也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