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还有整好一个月就过去了,90后也快步入30岁了,回头一望,和我同龄的朋友该当爹妈的也都抱娃了,曾经说打死不婚的也悄悄领证了,只剩下我这一个孤寡老人一路狂奔。 可是转头一看,还有很多人依旧在过自己想要的人生,并没有随着年龄和现状而改变自我,生活也好,职场也罢,这世上大概没人可以定义你的人生,你想过成什么样的生活,都有你自己掌握。 今晚,将这篇文章,写给即将30岁的我们。 前段时间,看了一份世纪佳缘发布的《2019 Q4年单身人群调查报告》,上面显示: 超五成单身男女认为,月收入一万元左右才能有安全感。 乍一看,还以为恋爱的经济水平线又提高了。 对于标准这种东西,总有人会找到一个对应的数据加以量化,仿佛所有的现状都可以拿价值衡量: 月收入低于1万的年轻人,不配拥有爱情; 只有1500元的神仙水,才对得起精致的生活; 毕业三年月薪不超过3万,都是扶不起的loser; 30岁还没做到管理层,注定被人瞧不起。 所有的数字之下都是一排排明码标价的价值排序,仿佛你在特定的年纪没有挣到特定的砝码,职场生涯的赌局就注定输了。 可是很多人忘了,有很多时候,恰恰是超乎定义和意料之外的不确定性,才是最值得书写和回味的地方。 要知道,一个人被随意定义的时候, 永远没法按照你想要的样子去活着。 1、随意定义他人行为的背后,是一种不负责的臆断和蔑视 前段时间《奇葩说》出了一个特别有争议的辩题: 奇葩星球美术馆着火了,一幅名画和一只猫,只能救一个,你救谁? 正方立场是:救画。 反方立场是:救猫。 在这场辩论中,也是最引人争议的话题之一,是正方辩手黄执中的论点: "这道题考验的是什么,不是救画还是救猫,它考验的是你期待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到了什么层次,在那一刻你期待,你只能听得懂猫叫,看不懂八大山人,那你就去救猫。" 简而言之,也就是"因为你的认知太低,所以只看的懂猫的价值,而看不懂八大山人的价值,所以你选择救猫,才是听不到远方的哭声。" 是不是看起来很有道理? 当时我也是这么想的,但冷静之后,才发现这不就一场大型定义现场吗? 不懂八大山人的价值,所以我选择救猫,就是因为我只能看懂猫的价值,但问题来了,谁给你定义八大山人和猫的价值就不对等? 换言之,你凭什么定义猫的价值不如八大山人,所以救猫就不该? 就像许吉如说的那样: "八大山人有他的价值,但这只猫也有它的价值,我不希望因为那个价值看起来好像更高阶,就忽略我身边正在流逝的生命。" 这样随意定义和取值他人,才是最大的臆断和蔑视。 可这样的现象,在你我身边实在是太常见了,比如很多职场文标题就是这样的开头: 比又穷又忙更可怕的,是你30岁还在基层 985毕业,月薪2500:低配的生活让你活该穷 35岁月薪3000,被辞退后才明白:最大的中年危机,是你年轻时的不拼 寥寥数字就定义一个人的职场生涯,而那些达不到这条世俗成功线的职场人,就该被如此定义取值? 30岁了必须是公司管理层; 985毕业必须年薪百万; 35岁被辞退就是职场loser。 那写下这些标题对自己同龄人如此定义的人,又有几个身价百万?又有几个是从985毕业?又有几个不会人到中年? 1776年杰裴逊在《独立宣言》中起草写道: "人人生而平等。" 千百年来人人口口相传流传至今,为何到了今天每个人的头上却要以拥有的金钱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赚钱多的就是有价值的人。 赚钱少的就是没价值的人。 如果说,一个人的价值衡量难得匮乏到只剩下用钱来衡量,这样的价值取向及排序的背后,和黄执中们的高高在上定义他人价值的行为, 又有什么分别? 2 、定义最重要的不是量化的尺度,而是选择的角度 之前在《邵恒头条》上看到一个关于美国海军管理军队的案例: 从1990年代开始,美国海军就开始尝试拥抱智能,把军舰高度自动化。而为了适应、配合这种技术变化,他们还在舰船上做出了重大的组织调整,重新定义了船员的核心素质。 美国政府为此特地推出了一个"人员最小化"管理概念。 一艘叫做USS Yorktown的老舰船在被重新设计的时候,计划船员数量是75人。这比同一吨位的军舰,要少1/4。核心船员的数量就更少了,总共也就40个人。这要是跟二战时期的战舰相比,也就是那时候的20%而已。 这样的变化之下,是这艘舰船上的船员,每个人都变成了多面手。 举个例子,拉绳索这个工作,一般的舰船上都有一个专门负责的人,因为这个工作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其实很危险,一不小心绳索就可能把手指头、脚指头给切断了。但是在这支战斗舰上,却没有一个拉绳索的专门负责人。 这个工作是由3个人兼职,一个人是信息系统的技工,一个是枪炮军士,一个是船上的厨子。 而厨子,除了要做饭,要操作绳索,同时还要承担另外两种工作,一个是巡逻员,一个是边界员,也就是要观测舱内进水、要防止起火时候烟雾扩散的人。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船员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不是专家,而是通才。 从单一的角度而言,每个人不过是各司其职的普通员工而已,但从更多元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身兼数职的多面手。 为什么会讲到这个案例? 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仅仅用一个人生产的价值来定义他的人生,而且这样的定义有时候其实根本不客观和理性。 随着社会和职场的发展,很多领域的边界已经变得非常模糊且不确定了,而一个人的价值同样早已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标签去定义。 我以前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因为话不多而且又不善表达,后来经常会被一个领导嘲笑: "像你这样内向的人,一辈子就老老实实的码字就好,做个编辑就行,也别想干别的。" 那时候什么都不懂,还以为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其实人家也是随口一说,真正能定义自己的,只有自己。 后来经过在职场的不断打磨和历练,从一个工地施工员,转行做了房地产策划文案,到后来的新媒体运营,又接触了内容运营和社群运营,还接手知识变现和短视频电商业务,在一步步拓展和学习中,不断地为自己的职场价值加码。 后来才明白: 定义最重要往往不是尺度,而是角度。 这个道理同样可以适用于职场,定义一个人很简单,但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去定义却很难。 每一个个体都是充满不确定性,从不同的角度去定义不同的人,都会看到不一样的价值。 就像美国海军对于每一个将士的灵活定位,并不是将他们死死地按在某一岗位上,而是根据不同的需求给每个人赋予不同的工作职责,激发出更多元的价值和能量。 这才是对一个人最合理而客观的定义。 3 、与其被动被人定义,不如找到自己的价值排序 罗胖以前在《罗辑思维》中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在湖畔大学的课堂上,有一位同学问: "我现在上市了有钱了,我收购、投资、参股了一堆公司,是不是已经构建起了一个价值网络?" 当时上课的曾鸣教授就回答说: "其实你的价值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你的敌人要打败你,需要什么资源?比如,要打败微软这家公司,我们需要什么? 你会发现,我们不仅需要一个优秀的软件产品,一支庞大的工程师队伍,还需要遍及全球几万家的各种支持机构,否则这事就做不成。 对手眼里,打败你的条件,才是你真正的价值。" 而这位同学现在砸钱拼凑出来的一个业务群,是不是真正的价值网络?这事他自己说了不算,对手说了才算。 你看,这也是一种反向价值定义法。 一个人,一家公司,他的价值不能完全由他拥有什么来衡量。他对他对手的改变,其实也是价值的一部分,甚至是更确定,更永久的那部分。 我们把这种观察价值的方法,称之为"反向价值定义法"。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不明就里的被人安上一些自己不愿意接受的标签和符号,但那并不是你真正愿意要的,众所周知,没有谁喜欢被人随意定义,但这样的情况在职场却屡屡发生: 你一个做设计的,好好做图就行了。 你不是学计算机的吗,来给我修个电脑。 你会写文案是吧,帮我想个朋友圈文案。 这样的定义,只会让个人的价值和能力无形中被限定在一个简单的词汇之下,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主动找到自己的价值排序,重新定义自己的职场生涯? 我以前是学工程造价专业,但毕业后我去到了深圳,接触到了互联网行业,并从事当时最为新潮的新媒体运营工作,因为当时我就在想: 要找到一个上升行业,在这行业中找到一个最关键的职位,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可复制经验和核心价值,这就是我对自己职场生涯的定义和取值。 这样一来,渐渐根据行业对这个岗位的要求,不断去修正自己现有条件和能力,市场需要什么,我就去掌握和学习什么,在反向价值对比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今日头条副总裁柳甄对于员工定义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招人时,我们常说要画大饼,让候选人看到企业发展前景。这不是忽悠,而是事实, 因为你其实就是做饼的人。" 饼的大小由每个加入的人的能力、潜力和耐心决定。 轮岗、换岗,不断尝试新任务、新领域和新的工作地点,在一个高速发展、事情永远比人多的公司里,饼能做多大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这也是我今天想和你传达的一个观点: 积极参与不是你岗位的事情,不要在乎别人给你的边界定义,通过不断做事情,提出新的想法,尝试新的事情来重新定义自己在公司的位置,提高学习能力、发展潜力和耐力。 这才是我们在职场中打破刻板印象,让别人不再随意给你下定义的有力手段。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不管是生活也好,还是职场也罢, 毕竟,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才是我们对仅有一次的人生做出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