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国内外酒精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虽然世界各国交通执法部门付出很多努力,加大了酒后驾驶行为的执法和处罚力度,但是在过去的十年中,这些被动式的执法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社会上仍有大量酒后驾驶行为存在,且这些行为多数未被警方发现并及时纠正。因此,相关政府和研究机构逐步把关注点放在技术手段——在汽车上安装使用预防酒后驾驶的装置,主动防患于未然,让酒驾者不能驾驶车辆。目前汽车生产企业正致力于通过多种技术结合来检测驾驶者是否酒后驾车,这是当今研究的主流趋势。
  国内外酒精检测技术发展趋势之一:车载酒精检测技术和检测装置的发展
  近五年,美国汽车制造商汽车安全联盟(通用、大众、丰田、宝马、奔驰等企业参与的ACTS)启动的DADSS驾驶者酒精监测安全系统计划,已经提出并试制了许多先进的测试原型技术,重点从手指按压检测技术和非接触气息探测技术等两个方向发展。
  (1)手指按压检测技术。类似于指纹采集器,通过手指按压车内的汽车发动开关键(集成了酒精检测仪)或电子钥匙,实现同步检测操作,确保驾驶者醉酒时无法启动汽车,但是该技术不能在启动后持续监测,无法做到随时随地持续监测驾驶者的真实状态。德国Volvo公司开发了酒后驾驶闭锁装置(Alcoguard),利用先进的燃料电池技术分析驾驶员呼出的气体,将分析结果通过无线信号传送给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当检测结果达到20mg/100ml以上时,发动机就不能启动;萨博SABB公司开发了一种酒精呼气检测装置Alcokey内嵌在汽车钥匙上,驾驶员需要对装置吹气并通过检测后才会启动发动机。
  (2)与汽车整车高度融合的非接触气息探测技术
  通过布置在驾驶者周边区域设施(如方向盘、仪表盘、座椅头枕和换挡杆)的多个探测器,能够在驾驶者自然状态下,持续实时获取驾驶者呼出的气体或分泌出的体液,判断驾驶者是否饮酒。如丰田公司开发的预防酒后驾车装置,将汗液传感器和皮肤传感器内嵌于汽车方向盘上,用于检测驾驶者汗液中的酒精含量或通过皮肤毛孔探测酒精含量;一些汽车公司通过座椅或者方向盘上的检测装置采集驾驶者的脉搏,用视频装置通过探测驾驶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睛活动来判断是否饮酒过量。我国已有研究机构申请了车载预防酒驾装置专利,开展了车载酒精检测装置系统的开发,但由于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的产品标准,无法进行产品检测认证,车载预防酒驾产品的合法性没有许可,缺乏国家政策和法律层面的保障,造成公众接受度低,相关产品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较为困难。据报道,2010年北京、南京等城市在数千辆公交(旅游)客车上安装使用了酒精锁。
  国内外酒检技术发展趋势之二:便携非接触式酒精检测技术的发展
  在现场交通执法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驾驶者不配合警察进行呼气酒精检测采样,有的驾驶者提出拒绝理由是用嘴吹气不卫生,有的驾驶者假吹气或故意漏气导致采样不足,或企图拖延时间等待"酒劲"过去。面对这些不配合检查的驾驶者,警察只能花费数小时不厌其烦地劝说驾驶者进行呼吸酒精检测。因此,为提高执法效率,执法部门普遍希望使用更便捷、不需吹气的非接触式酒精检测仪来代替目前的呼气酒精检测仪。美国新墨西哥州已经研制了一种皮肤血管酒精检测仪,将红外光照射在人体皮肤上,根据反射的红外光程度快速地推算出酒精含量,检测结果在60秒内完成,比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便捷得多。瑞典公路管理局资助开发的非接触红外呼气酒精旨在10cm-15cm远距离测量当事人呼出气体的酒精浓度。俄罗斯一家公司研制了一种激光酒精检测仪,通过发射一束专用激光,透过汽车挡风玻璃自动检测车内空气中的酒精含量。与现行的呼气酒精检测仪相比,非接触式酒精检测仪的主要优点是:不接触当事人皮肤和口腔,减少疾病传播;无需当事人主动参与;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减少现场警力,消除目前酒后驾驶抽查的随机性。
  未来酒精检测技术的发展必将提高检测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消除酒后驾驶抽查的随机性,从而预防酒后驾驶。
网站目录投稿:安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