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认知》是一本由【德】格尔德·吉仁泽(Gerd Gigerenzer)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3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险认知》精选点评: ●我们的一切行为在减少风险和管理风险。在处理因为风险而存在的复杂问题的时候, 可以不停的拆解评估, 然而如果是不确定性, 那么反而更好的需要经验法则。以这个观点来说, 很多商学院就是在扯皮。一些简单的商业原则可以简单的使用 ●最重要的三句话就在腰封那里。绝风险数值而不是相对的,自然频率而非事件概率来表述风险,使用图标和信息框来描述风险 ●已知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不能划等号。面对已知的风险,复杂模型能帮我们做好决策,但是对于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简单的经验法则则更有效(少即是多)。认知风险,才能更好地决策。(看了前半部分的内容时,我打算给这书打3星,因为没有给我增进知识,但后半部分让我提高1星,因为它增进了我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理解。) ●非常有趣的书,用生动的语言讲解概率、风险和决策的法则 ●更清楚的认知风险,减少运气成分,做出更好的决策 ●避免被钓鱼,反洗脑 ●推荐,阅读的时候联想到了《这才是心理学》。另外还在最近阅读中发生奇怪的连结。 ●总结下来就是两个要点,第一个是,风险分为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和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另外就是对于数据较少,风险未知,选择较多的事情,判断标准越简单越接近直觉越好 ●免费获取完整版《风险认知:如何精决策》,关注微信公众号"志慧管理",回复关键字"风险认知"免费领取。 ●思路是对的。后两三百页主要讲医学的浅显的东西,总的来说,任何检查都效果有限,自己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最有效。终于看完了! 《风险认知》读后感(一):区分概率对已知风险与经验法则对不确定性的决策模式 大量的阅读和学习,在关于决策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了解,应该还是相当丰富的,《思考快与慢》的直觉与逻辑体系,《眨眼之间》的直觉决策。关于条件概率,概率论领域的问题,误导以及相关案例在《清单革命》以及关于医疗的书中已不是第一次看到,这本书从不同角度阐述,仍带来一些思考。 首先是关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切割,作者提出风险和基于统计学的概率是对已知风险的计算,例如赌场。但不确定性是未知风险,是难以通过概率和统计计算出来的,更多的需要依靠经验法则。注重少就是多,依赖专业直觉决策。这和塔勒布的《黑天鹅》《不对称风险》可以参照阅读。 直觉决策只所以难以普及,背后的逻辑在于防御性决策,避免决策背后逻辑解释以及责任承担,遗憾的是这是医疗行业普遍的决策模式,过度检测和过度治疗带来更大的健康风险。 而媒体在集中风险的密集报道在风险心理学的作用下会引起夸大性恐慌,这在911事件后飞机和汽车的对比风险中已经非常典型,同样在疯牛病,猪流感与吸烟的危害对比中凸现从政府,媒体,到公众因风险心理学的夸大而造成的失调决策。 而已知风险的统计和计算中充斥着故意误导,传播夸大和理解偏差,而作者提倡的自然概率计算转化贝叶斯条件概率的百分比计算为数值计算,简化而便于理解,当20%增加只不过1000人中由1个人升高为2个人,风险的感知将完全不同。这方面的例子虽曾经读过再读起来依然触目惊心,乳腺癌,前列腺癌的筛查,包括癌症药物的使用都是防御性决策,对效果概率的错误使用和解读的结果,弊大于利。 在金融领域针对不确定性的复杂风险计算方法,是以已知风险应对不确定性的典型,监管本可以简单而不是复杂计算下的无效,这一点上虽然出发点不同,但和马老师对巴塞尔协议的评价异曲同工,巴塞尔协议只是防御性决策的一个典型案例而已。 区分已知风险和未知风险,通过自然概率等方法正确计算条件概率的风险,并正确传达风险,在应用到实际不确定性时通过以少为多的简单法则直觉决策,统计学思维,经验法则,风险心理学,是需要从教育开始的正确风险观点。 《风险认知》读后感(二):为风险拨云见日#每天解读一本书 一句话总结,第一次遇到一本书能把风险、不确定性和理性与直觉讲得如此清晰。我最开始只是把本书当作一本普通科普作品看待,但是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我发现本书的价值远超《黑天鹅》与《反脆弱》,作者直接讲清楚了为什么概率难以理解,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研究风险的专家反而不是风险投资的高手,为什么越来越复杂的模型不能为我们带来正确的预测。 同时,本书还给出了不同条件下作正确决策的参照系,让我们知道什么时候精细理性的计算是最优解,而那些时候仅仅依靠简单的规则,甚至是直觉反而更有利。 一、理清两对概念 本书的核心其实就是两对概念之间的关系,一个是风险和不确定性,另一个是理性与直觉。 通常人们都将风险和不确定性混淆,哪怕专家也是如此,因为他们往往都没有认识到概率的三种不同形式,频率、物理限制和可信度,前两者就是我们理解风险的大多数样子,一件事发生的频率,色子被先天限制的每个点数出现的几率,它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已知,关于可信度我们往往将它忽视,它是我们关于某事发生的信念,然而它却是我们面对无法估算的不确定性时常见的解决方案,于是已知的风险和未知的不确定性混杂在一起,让我们坚信那些看得见的,然后掉入看不见的东西中去。 理应与直觉则相反,它们本是一体,在我们不断推崇理应主义的教条下变成了对立面,说不出理由的决策都是非理性,我们看到风险厌恶、锚定效应在各种实验中造成的预判,却忽视了球员无需计算就能知道球的落点,投资组合理论的创始人却在用简单的平分资金的方式投资。本书告诉我们,直觉大多数时候在帮助我们理性决策,少数时候在让我们犯着帮助我们进步的错误,只在很少时候会误导我们,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学会找到直觉值得学习的经验,把它运用到我们生活中。 二、正确决策的两个建议 本书给出了两个做出正确决策的建议,一是认识人们易犯的错误,另一个是区分简单与复杂。 人们易犯的错误有三个,零风险错误即把风险这类已知当成了确定,比如概率上是三分之一就认为三次必定会发生一次;火鸡错误即把不确定当作了风险,比如把股票连续两天上涨当作会继续上涨;最后一个是情绪化,人们因为文化引发的恐惧,基因先天的恐惧,造成的过激反应。 区分简单与复杂可以说是本书给予我最大的启发,面对不确定性高、可选方案多、历史数据少的情况,用简单策略进行预测、决策的效率要远胜复杂的方案,一个例子就是相比于投资组合理论,1/N法则的收益高些,而后者仅仅是平分资金,分类投资罢了,前者的收益要超过后者却需要500年的数据支持;当然,复杂的策略也有它自己的适用范围,在不确定低、可选方案少、历史数据多的领域,复杂的方案更能带来精准的预测。 三、我的收获 相较于纳西姆塔勒布的书中云山雾绕的各种观点,本书直接区分风险和不确定性,讲明何时该用简单策略,何时又该用复杂策略,并且非常直接的给出了投资、婚姻等等领域的范例,有种拨云见日的快感。 而这本书非常中立的视角也使得书中的内容可用范围不断拓展,在讨论专家意见为什么不靠谱时,也给出了判断专家建议是否值得采纳的建议,不会像很多书籍那样一棍子打死。 任何知识都有其适用的边界,一味的套用就像中毒,而这本书最开始就告诉了我合适的剂量是什么,真的非常值得反复阅读。 《风险认知》读后感(三):风险认知 二十几岁的年轻一代开车时长时间打手机,殊不知这样会延滞他们的反应时间,使其像70岁的老人一样迟钝。 如果很多人在某一时间点同时死亡,人们就会产生恐惧,并试图避免同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我们并不害怕在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故中丧生,我们害怕的是突然间和很多人同时丧生。 当理性与某种强烈的情感发生冲突时,不要用争执的方式去解决,而应该用另一种与该情感相冲突并且更强烈的情感。 开车行驶多少英里会和乘坐飞机的风险相同?答案是12英里。是的,如果你开车安全到达机场,那么旅行最危险的部分很可能已经结束了。 我们教孩子学习数学中的各种确定性——几何学和三角函数,却没有教他们如何认识不确定性,即如何运用统计学思维。 我们不喜欢不确定性,希望一切都是确定的。(可选消费长期来看波动性大于必选消费,但长期回报大于必选消费)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确定的,除了死亡和税收。"——本杰明·富兰克林 要想正确的认知风险,追求确定性是最大的阻碍。错误的确定性信息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医疗是一个充满高度不确定性的领域,医生需要运用统计学思维去理解医学研究的结果,还需要借助良好的直觉去了解患者。 如今,"聪明"的学者发明了很多方法来应对不确定性,他们把不确定性看成已知风险,这样就可以运用标准的数学模型来预测风险,而不用面对现实世界了。 我们的大脑中并没有关于外部世界的全部信息;智慧意味着超越给定的信息,做出睿智的猜测;在猜测的过程中,每个智慧系统都会犯"有益"的错误。 犯"错误"并非我们的缺陷,如果没有这些错觉,我们将无法识别周围的物体。如果一个系统从不犯错,那它一定称不上是智慧的。事实上,视错觉凸显的正是人类认知能力的成功而非失败。 医疗领域的错误文化基本上是消极的,鲜有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因为面临被起诉的危险,医院主要实行的是防御性医疗,医生将患者视为潜在的原告,有失误一般都会掩盖过去。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在拥有先进技术的医院中,有近1/10的患者会受到医疗伤害。 为什么每个飞机驾驶舱都有检查单,而有些ICU中却没有呢?1. 医院的层级结构并不适合检查单的推广,使用检查单可能需要赋予女护士权力去监督男外科医生洗手。2. 在飞机上,机组人员和乘客需要承担同样的后果。如果乘客在飞机失事中丧生,飞行员也几乎无法存活。但是在医院,如果患者死亡,医生基本不会有生命危险。3. 如果飞机失事,航空公司根本没有办法隐匿这个消息。而如果患者因医疗错误死亡,虽偶尔也会被报道,但基本不会上媒体头条,几乎无法引起公众的注意。 防御性决策:在某种情况下,A本是最佳选择,但最终入选的却是次优选项B,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决策者可以保护自己。 再认启发法:如果你听说过某家公司,没有听说过另一家公司,那么你会推断前者能为你提供更大的价值。 2010年冰岛的火山喷发,当时火山灰云团弥漫至欧洲大部分地区,飞行的危险性增加。政府官员心里清楚,如果飞机因火山灰云团失事,他们将会被问责,所以,为了自身安全起见,那么决定让商用飞机停飞数周。很多人因此不得不选择驾车前往目的地,但如果他们因车祸丧生,根本不会连累政府官员被问责。 如果招错了人,他们就必须承认是因为自己相信了猎头的直觉,这可能对他们不利。但是如果他们表明,应聘者已做过心理测试并且未发现任何问题,他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程序具有保护作用,就像防御性医疗一样,防御性招聘更看重程序而非人的表现。 针对管理者的研究表明,层级越高的管理者越倾向于依靠直觉。但是,大多数人也表示,当不得不向第三方证明自己决策的合理性时,他们会隐藏自己的直觉,并为基于直觉的决策寻找理由。 如果你是技术娴熟的体育健将,你一定不要过多的思考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如果你是新手,你一定要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决定。 如果这是一家高级餐馆,我会使用这样一条经验法则:问服务员,如果他是客人,今晚会在这里点什么菜?如果是在一家便宜的餐馆里,我就不会用这个方法。 《风险认知》读后感(四):风险课要补上 风险认知-如何精准决策 引子段子 网借经济类的书,今年都扫了一遍,已经不能满足自己需求了,直接去后台上书架寻了,发现了很多没有人摸过的新书,狂喜。《风险认知》就是其中一本,书是2019年5月首版的,说是管理类书籍,但是个人认为,不管大人小孩都可以读一读,是类似科普类的书。 首篇作者就以天气预报为例子。真心有同感。说是US电视台天气主持人这样子预报天气:周六降水概率为50%,周日降水概率为50%,所以整个周末的降水概率为100%。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这里的概率意思。这里概率是指时间、区域、还是天数?这个概念要搞清楚才知道报的是啥。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现在专家认为很多的东西都不需要解释,并达成大众公式是有点费时间的。 不信,来测试下,一般我们看到的天气预报今天夜里到明天,你是怎么认为的?今天夜里是太阳落山了就是天黑,还是说,11点、12点夜归人?明天是到明天夜里12点?还是啥? 天气预报里的今天夜里到明天是当日20时到次日20时。特么你肯定又说,鬼的很,不说我哪里知道是20时开始起止,完全和我认为的不同呀。 回到上面US天气主持人报的,明天的降水概率为30%,其实人家意思是,在具备这种气象条件的日子里,有30%的天数会下雨。这就很明显告诉我们一个漏洞,对于指称词,具体是什么要搞清楚,先达成共识呗。 为什么要从天气说起,预报天气天生就和概率一起,某种程度还是金融的起源。对于风险认知有意识了以后,要分清楚绝对风险和相对风险。作者提高911那次事情,大家对于灰机嫉妒恐慌。恐惧心理比恐怖袭击的杀伤力还要大。突然想到以前看的广告界的一个最常用的推介手法就是,抓住受众的恐惧心理,促使购买商品的必要性。比如输在起跑线上,比如你不学,人家都百万年薪啦,还有还有,爱她,就带她吃哈根达斯…统统都是利用的这一点。我们的大脑其实也不怎么聪明,总有些原始的进化基因情感在里面。其实开车比坐灰机的风险大,才是正解。 作者给出一个简单的经验法则:当理性与某种强烈的情感发生冲突的时候,不要用争执的方式去解决,而应该用另一种与该情感相冲突并且更强烈的情感。 是不是很难懂,看到这里我突然就想起一个解释。疫情期间,劝解父母戴上口罩是不是很难,什么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什么什么都来了。不就是戴个口罩的事儿,怎么就这么难,是不是。戴上不就完了。可是呢,大部分的父母都是不乖的,不戴的。怎么整?网上给出一个段子,是真的,就是小孙子,小孙女奶声奶气的说:"爷爷,你不戴口罩,如果在外面被传染了,回来过给我怎么办?"老顽固立马就戴上了。明白了不,这就是用另一种与该情感相冲突并且更强烈的情感,隔代亲,你的爹妈不亲你。为母则刚,父母的关心都是与对"可怕风险"的恐惧相冲突的一种情感。但千万,千万,不要被商家利用了。 只到读这本书前,我也认为,911就是一次伤害而已,没想二次伤害这茬事儿。但确实存在,二次伤害是侵犯自~由~。在发生之前,如果没有合理根据,进行光身搜查是不被允许的,但发生以后,就都得这样子,为了安全。我们的大脑不应该被恐惧训导,只有正确认知风险,才能抵制恐惧的操纵。 确定性是一种错觉 周五尾盘,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加仓,焦虑的很啊,怕错过下周一股指大涨,特么不都是在和老外抢抢抢么,我们现在确定性高,可是到个票上啊,又总想,哎,再低点蛮。不确定,就不下手。 追求确定性是正确认知风险的最大阻碍 大学时候,二姐就说过,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所以对二姐佩服的呢,即便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年,占星术塔罗牌的火爆,也是大家都在追求确定性。不了解新科技是一回事,相信这种新科技能带来确定的结果则是另外一回事。对于盲目相信确定性的人来说,只有一个办法。本杰明.富兰克林:在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确定的,除了死亡和税收。 事先计划安排好所有的事情是问题产生的原因,而不是问题的解决办法。对确定性的过度需求,会妨碍我们学习如何面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不确定性。不管如何努力,都无法像给牛奶脱脂一样,让生活零风险。那这么说,脱脂牛奶里还是有脂的咯?感觉又一次被收了智商税。 必不可少的两套思维工具: 1、风险: 如果风险是已知的,想要做出明智的决策,你需要的就是逻辑思维和统计学思维 2、不确定性: 如果有些风险是位置的,想要做出明智的决策,你还需要直觉和睿智的经验法则 这两套思维工具,都是可以传承的。 应对已知风险 概率的三张脸: 1、频率 概率第一个特性就是计算,将降雨的天数或棒球球员集中求的次数除以找哦你个天数或总击球数,就可以得出相对频率,即为概率。从历史看,概率起源于17世界的死亡率统计表,保险公司用来统计计算人口死亡概率的。 2、物理设计 概率第二特性是结构。比如,筛子的结构绝对对称可以计算出6出来的概率是1/6。同样娃娃机抓娃娃,也可以设计成抓取率是20%等等。这些设计好的概率被称为"倾向"。 3、可信度 概率的第三个特性是可信度,取决于经验与个人印象等因素。就是不好量化。 作者提醒我们,没有那个工具,是一劳永逸一直有效的,就好像抓红板的行为因子也不一定一直有效。需要自己不断实践和探索。 应该不确定性: 经验法则 直觉:似乎比意识更快;并不完全知道它发生作用的潜在原因;但是它很强烈,促使我们采取行动。特别佩服那些直觉好的人,这是一个种智慧,感觉到了,就买了,然后就红板了,真牛。 火鸡错觉 假设你是一只火鸡,来到人类世界,然后有个屠夫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你担心他把你杀了,但是他很河山,还喂你食物。第二天,你发现这个屠夫又来了,还会喂吃的不?你可以计算这件事发生的概率。著名数学家皮埃尔-拉普拉斯发明了"平滑定理"告诉了我们答案。(PS:在票票指标里,经常有平滑指数出现)。 如果同一件事之前发生过N次,那么这件事再次发生的概率为(N+1)/(N+2)。突然想到,比如,私家侦探人还不会这么算出轨概率,出轨一次,那么就是2/3,很高哦,用家暴来看也是哦,原来这个是可以计算的。 说到火鸡,屠夫第二天继续会喂鸡子的概率是2/3,第二天过后为,概率增长到3/4,一次类推,概率一天大于一天。于此同时,他杀掉你的概率则越来越小。到了第100天,你几乎百分百确定屠夫会来喂你吃的,但是你不知道,隔天就是感恩节了。 感恩节对火鸡来说,是未知信息。直到被咔嚓了,火鸡才知道特么今天是感恩节啊。在美次贷危机爆发钱,人们的信心指数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其实没有做下系统统计。到底我们现在市面上流通的水到底有多少。高盛挂挂之前,首席报告说,相当于25西格玛的极小概率事件竟然发生了多次,造成了巨大损失,这完全超出了公司风险模型预测的范围,靠谱么,模型。1西格玛=69000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 还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多多益善,并不是什么了解越多信息越好。 积极的错误文化与消极的错误文化 这里作者给我们介绍两个行业,一个是商业航空业和医疗业。 飞机每次最低油量包括: 1、航段蚝油,到大目的地所耗费的油量 2、预备燃油(航段耗油的5%),防止因风力预测错误等导致航段耗油计算不准确而预备的燃油 3、代用燃油,在目的地复飞以及飞往备用机场所需的油量 4、最终储备,在备用机场上空飞行30分钟的油量 5、额外燃油,由于机组人员决定,用于应对极端天气等特殊因素。 以上做法,让汉莎航空多花了很多钱,因为额外的载重量会耗费更多的飞机耗油。在一次长途飞行中,约有30%的油量耗费在运载燃油上。那么,用到贴近我们生活中,私家车加油,是不是默认加满,然后定金额加,你会选择哪种? 安全措施是错误文化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报告真实的错误。 医疗上,我们现在在手术室内看到护士来负责医疗清单检查,经过了很久的努力呢。2001年,约翰霍普金斯医院ICU专家彼得. 普罗诺夫斯特为了减少置管引起的血流感染,提出清单。 医生应该做到: 1、用肥皂洗手 2、用氯己定给患者的皮肤消毒 3、用无菌被单盖住患者 4、穿戴无菌口罩、帽子、大褂和手套 5、穿刺后,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 彼得让他所负责ICU护士监督医生有没有遵守这5个步骤,护士报告说,医生在治疗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时少做一步或者多步,导致这家医院的血流感染率达到11%。彼得说服医院管理部门授权给护士,让护士在看到医生少做哪个步骤的时候有权纠正他们。这成了一场革命。那会医生基本是男的,护士通常是女的。护士一直没权利要求医生做啥。但是清单实施以后,血流感染率降低到了零。光这份清单,就直接节省了200W美金的损失。 突然想到巴菲特和查理都在用清单做投资,自己每日工作也是清单,所以从来不会缺漏什么,做完一个打√就可以了。 退而求其次的防御性决策 想到以前的WH那会的决策者,大概就是退而求其次的防御性决策。 防御性决策:在某种情况下,A本是最佳选择,但是最终入选却是次优选项B,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决策者可以保护自己。真相了。 消除不必要的恐惧 自控力是对抗焦虑情绪的最佳利器。专注于技能而非外表。 正确应对风险 1、不要购买自己不懂的金融产品 2、尽可能投资多元化,并且要多于专家推荐给你的投资方式。感觉什么都可以赚钱,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别人做不到的。 几条行之有效的生活决策法则 感觉还是这部分实用一些。 1、点餐法则 不看菜单,问问服务员,如果他自己是客人,会点什么菜? 2、满意法则 选择你碰到的第一个令你满意的选项,想着这个已经足够好了。以菜单为例,首先选择一类事物,比如鱼,然后看看这类事物中的第一个菜品,感觉一下是否满意,如果满意,就这个;不满意,第二个,以此类推。 3、听取建议 评菜X书都可以参考。 4、效仿同伴 看看来的最多的人,点他推荐的。 5、习惯法则 点每次都会吃的那道菜就可以了。 购物 选择足够好而非最好的。 家庭生活背后决策机制 找到最重要的那条原因,并忽略其他原因 应对不确定性,满意法则优于37%法则,设定你的期望值,选择第一个符合你期望值的人或物,并停止寻找。 后面几章写了自主决策,把生命和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说了很多关于癌症筛选,症状概率的问题,从来没有觉得这么靠近过。如何让患者变得更明智,也属于经济范畴问题。 好的健康习惯和生活方式让自己远离癌症,所以,头脑很重要,健康重要,好的生活方式也重要哦。 说到最后,现在虽然在低风险区,每个人还是都要对自己负责的,出门口罩,做好防护,不能松懈,只有这样子,才能对抗风险。 2021要来了,控风险,赚红包 拓展阅读: 计算风险 反脆弱 《风险认知》读后感(五):医生也经常搞错的疾病诊治概率:4星|《风险认知:如何精准决策》 "就前列腺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而言,纽约比约克几乎高出一倍这可谓重磅新闻,但也是重大错误。尽管生存率的差异很大,但是美国和英国的前列腺癌症死亡率基本相同。生存率相差很大而死亡率基本相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答案是,就癌症筛查而言,生存率的差异与死亡率没有关系。事实上,在过去50年里,大多数实体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都与死亡率没有任何相关性,原因有两个。" 01
— 作者是社会心理学家,强调人脑对概率不敏感,比如容易高估罕见事件的发生概率,低估常见事件的发生率,容易错误估计医疗业的诊疗概率,学校应该加强对概率与风险的教育,方法得当的话小学生业能理解概率问题。 高估罕见事件概率的典型案例是911之后美国人的出行选择:911之后因为害怕飞机失事,美国人开车量大增,结果一年内新增的地面交通意外致死人数大概是911的一半。 全书主题是风险,作者把风险分为确定的和不确定的两大类,认为确定的风险可以用概率和逻辑来处理,不确定的风险要借助直觉和经验。这个分类方法和应对措施没能说服我。 我读后感觉书中的重点还是对各种常见概率误区的解读,尤其是医疗业的概率误区。比如说艾滋病检查阳性,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实际真是艾滋病的概率在67%-96%之间,并不是100%,并且检测阴性也还有可能是艾滋病。 又比如说乳腺X光检查发现乳腺癌,确实是乳腺癌的概率,在作者给定的条件下,其实只有10%。 还有,前列腺的肿瘤筛查,能发现许多早期前列腺癌,因为这种癌症大部分发展缓慢,因此新增的前列腺癌病例能导致这种病的5年生存率提高,但是看总的癌症死亡率则没有变化。 应对各种常见概率误区,作者给出的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两个: 1:问清楚风险的绝对值而不是只看相对值,比如罕见病的发病率,提高100%,看这个相对值很吓人,其实看绝对值还是罕见病; 2:使用信息框,列出来做和不做的后果,比如前列腺癌筛查,做了的好处坏处,不做的好处坏处。 书中也有不少篇幅讲到金融业,作者认为金融业不应该出现大得不能倒闭的机构,普通人理财可以考虑1/N的方案,就是把钱放到N个篮子里,比如股票、债券、房产各1/3,不应该买不懂的金融产品。 总体评价4星,不错。 02
—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读写能力是民主社会的文化公民的必备技能。但是我们只会读写还不够,能正确地认知风险才是我们在现代科技社会中所需的基本生存能力。今天,科技日新月异,人类认知风险的能力不可或缺,正如我们的读写能力。没有认知风险的能力,你的健康和财富可能会被置于危险境地,你也可能会陷入不切实际的恐惧与幻想之中。P4 2:认知风险并不仅仅指识别已知风险,还指识别未知与不可预测的风险。认知风险与规避风险截然不同。不冒险,就不会有创新的乐趣,勇气也会荡然无存。认知风险也不意味着不顾一切,铤而走险,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小心谨慎,人类可能早就灭绝了。P5 3:概率到底指的是时间、区域,还是天数?其实,气象学家真正的意思是,在发布这种天气预报的日子里,有30%的天数会下雨。P6 4:对避孕药的恐慌在英国反复出现,持续至今。要彻底消除它,靠的不是更好的药品或更复杂的堕胎技术,而是能正确认知风险的年轻男女。向青少年解释相对风险(100%)和绝对风险(1/7000)之间的区别,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迄今为止,记者们仍可以用夸张的数字年复一年地造成大众的恐慌。P11 5:"9·11"事件之前,致命交通事故的数量基本接近前5年的平均值(见图1-2的基准线)。但是"9·11"事件之后的一年里,每个月发生的致命交通事故的数量都超过了基准线,并且大多数都高于前5年的最高值。共有大约1600名美国人因为规避坐飞机的风险而在公路上丧生。P13 6:我们害怕罕见的核电站事故,却不怕煤电站污染会慢慢导致人类死亡。我们听到猪流感疫情可能造成上万人死亡的预测后,会被恐惧缠身,虽然这类预测从未变成现实。每年,全球会有上万人死于普通流感,但很少有人为此担忧。P16 7:我的观点正好相反,人类并不愚蠢,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体系在培养人们认知风险的能力方面存在盲点。我们教孩子学习数学中的各种确定性——几何学和三角函数,却没有教他们如何认识不确定性,即如何运用统计学思维。我们教孩子生物学,却没有教他们关于恐惧和欲望的心理学。P19 8:要想正确地认知风险,追求确定性是最大的阻碍。虽然有些事情是我们知道的,但我们必须清楚还有一些事情是我们无法知道的。我们几乎可以确定哈雷彗星会在2062年回归,但却无法预测自然灾难和股市暴跌。地震学家查尔斯·里克特说"只有傻瓜,骗子和冒充内行的人才会预测地震",里氏震级表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P27 9:做决策时,我们需要以下两套思维工具:·风险:如果风险是已知的,想要做出明智的决策,你需要的就是逻辑思维和统计学思维。·不确定性:如果有些风险是未知的,想要做出明智的决策,你还需要直觉和睿智的经验法则。P30 10: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常常被人忽略,概率并非只有一张面孔,而是三张面孔:频率、物理设计和可信度。这三个特性一直保留到今天。P32 11:概率的这些特性重要吗?玩色子时可能并不重要,但是涉及现代科技时就变得至关重要。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的概率,可以根据之前的事故数量、核电站的物理设计或专家的可信度计算得出,这三种方法可以使用其一,也可以混合使用,但计算结果可能截然不同。P33 12:计算核电站的事故次数很简单,但是因核电站设计而发生事故的倾向却很难确定,而且可信度也会因专家的立场和出资人而完全不同。因此,当我们听到核泄漏的概率或任何其他风险的概率时,一定要问清楚它们是如何计算出来的。P33 13:目前,我们可以看到两种风险沟通工具:使用频率而非单一事件的发生概率;使用绝对风险而非相对风险。P34 14:从图2-1中可以看到,许多年后,仍有很多人不知道艾滋病检查的结果可能出错,于是,很多人的生活被这种假警报所摧毁。艾滋病检查刚问世时,佛罗里达州有22位献血者被告知他们的ELISA结果呈阳性,其中7人在不知道结果是否属实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P43 15:火鸡未曾预料到自己的悲惨结局,这与专家未能预测到金融危机有着相似之处。二者都使用了短期内可能奏效的模型,但却没有预测到正在逼近的灾难。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评估主要基于历史数据以及与拉普拉斯平滑定理类似的模型,因为房价一直走高,所以风险似乎在减小。次贷危机爆发前,人们的信心指数达到了历史最高点。P48 16:有人批评银行的运行方式类似赌场,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正如英国央行前行长默文·金所说,"如果银行真的像赌场,那风险至少是可以预测的"。但是,投资银行所处的真实世界一直在变化,充满了不确定性,并非所有人都可以信任,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P49 17:类似航空领域的全国性事故报告制度以及学习制度,在医疗领域基本不存在。因此,患者在医院的安全系数与乘客在飞机上的安全系数无法同日而语,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据美国医学研究所估计,美国医院每年有4.4万~9.8万名患者因医疗错误死亡,而有些错误其实是可以避免的。P64 18:检查单既能挽救性命,又无须额外的技术设备,花费也很少。有人可能认为,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每家医院肯定都在使用检查单以提高患者就医的安全性。事实并非如此,检查单对医院而言仍然是例外而非准则。当被问及普通的医生或护士何时才能人手一份检查单时,普罗诺夫斯特无奈地说:"按照目前的普及速度,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P67 19:在瑞士,普通女性的子宫切除率为16%,但这一比例在医生的妻子或女医生中仅为10%。在医生非常害怕惹上官司的美国,每3个妇女中就有1个做了子宫切除手术,具体情况因地区不同而差异较大。美国每年大约有60万名妇女会做子宫切除手术,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临床表现,有一半的患者还同时被切除了卵巢, P73 20:医生知道他的母亲不会起诉他,但我有可能会。请记住以下这条经验法则:不要问医生他有什么建议可以给你,而要问如果患者是他的母亲、兄弟或孩子,他会怎么做。P79 21:总的来看,银行分析师低估了股市和汇率的波动性,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使用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把难以预测的金融市场中的所有风险都当成是可预测的,因此始终未能对较大的波动做出正确的预测,而仅仅是在市场平稳的情况下,也就是在当年的走势继续保持至下一年的情况下,银行的预测才较为准确。P110 22:银行分析师和资产经理负责管理全球资金,他们能否预测出汇率和股票的走势呢?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客户宁愿相信他们可以做到,而他们也尽力让人们继续抱有这种错觉。P111 23:因此,复杂的产品往往是引发金融危机等复杂问题的原因,而非解决方案。推销这些产品的人能够让潜在购买者印象深刻,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敢承认自己对产品并不了解。P127 24:有一条简单的经验法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需要我们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不要购买自己不懂的金融产品。P127 25:如果你想赢得更高明一些,那你应该:让你的专业对手去思考,而不是让他们跟随自己的直觉。基本原理是这样的:专业技能是一种无意识的智慧,只要让专业选手的意识思维受到干扰,他的表现就很可能会变差。德国队退役队员格尔德·穆勒曾是世界杯历史上进球最多的球员之一,他说过:"如果你开始思考,那你必输无疑"。P168 26:我的经验是,不打开菜单一样可以点餐。如果这是一家高级餐馆,我会使用这样一条经验法则:问服务员,如果他是客人,今晚会在这里点什么菜? P169 27:我们还可以假设有100名女性,再进行一下四舍五入,问题就会变得更简单:100名女性中有1个患有乳腺癌;·这位患乳腺癌的女性的检查结果可能呈阳性;·在其他99个没有患病的女性中,有9个人的检查结果也呈阳性。P201 28:目前,在卫生保健体系中,共有三个定时炸弹在滴答作响。医生并没有竭尽全力为患者服务,因为他们:(1)采取防御性医疗行为(自我保护,Self-Defense);(2)不懂健康统计学(数学知识缺乏,Innumeracy);(3)追求利益而非医德(利益冲突,ConflictsofInterest) P218 29:如果医生不受SIC综合征的影响,并且见多识广,他们会告诉你以下事实:在16项研究中,研究对象包括18万名成年人(年龄低于65岁),研究目的是调查常规体检是否降低了癌症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或总死亡率。研究结果表明并没有,此外,体检也不能降低发病率。P226 30:考克兰图书馆是医学研究成果的最佳查询途径之一。该图书馆属于非营利性机构,它总结了数千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澳大利亚、爱尔兰、挪威、西班牙、瑞典和英国等很多国家的居民,由于得到他们国家的健康组织或政府的资助,都可以免费使用这个图书馆的资料。P227 31:就前列腺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而言,纽约比约克几乎高出一倍这可谓重磅新闻,但也是重大错误。尽管生存率的差异很大,但是美国和英国的前列腺癌症死亡率基本相同。生存率相差很大而死亡率基本相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答案是,就癌症筛查而言,生存率的差异与死亡率没有关系。事实上,在过去50年里,大多数实体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都与死亡率没有任何相关性,原因有两个。P230 32:减少死于任何原因的人数?答案也是否定的。在10年时间里,没有进行筛查的人中死亡者的人数占1/5,坚持做筛查的人中死亡者的人数也占1/5。简言之,没有证据表明及早发现癌症能够挽救人们的生命,它既没有降低前列腺癌症死亡率,也没有降低总死亡率。P237 33:在做乳腺X射线检查的1000名女性中,大约会出现100例误诊。被误诊的女性在虚惊一场之后,她们的恐惧几个月都挥之不去,还会出现睡眠障碍,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也会受到影响。那些患有非生长性癌症的人,或者癌症生长缓慢、有生之年不会有任何临床症状的人,常常被迫进行乳腺肿瘤切除手术、乳腺切除手术、化疗或其他对她们毫无益处的治疗,这只会降低她们的生活质量。P250 34:火鸡的错觉认为风险可以计算,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在第五章我们讲过,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风险就是可以计算的:·不确定性低:世界是稳定和可预测的;·可选方案少:需要评估的风险因素不多;·可以获得评估各可选方案所需的海量数据。在投资银行业,这三个条件均不满足,P276 35:规模太大以至于不会倒闭的机构不应该出现在自由市场中。有一条简单的法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即:确保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几种方法可以保证银行不再依靠政府或纳税人的"输血":缩小银行规模,减少银行间的关联,或者将投资银行与一般性银行明确区分开来。这样,投资银行就会因自己的危险行为而面临破产的风险。P282 36:害怕风险是人之天性,而媒体正是利用这种本能让我们为不值得一提的事情担心。因此,关于媒体对风险的报道,我个人使用的一条法则是:媒体越是大肆渲染某种健康方面的风险,你真正面临的风险就越小。P290 37:我设计的风险能力课程包括三个主题和三种技能。三个主题包括:·识别健康风险的能力;·识别金融风险的能力;·识别数字媒体风险的能力。三种技能包括:·统计学思维;·经验法则;·风险心理学。P297 全文完 相关链接: 常见的数据误导与反误导方法:3星|《数据的真相》 4星|《人人都在说谎》:社会科学方面有趣的数据分析方法与结论 2星|塔勒布《非对称风险》:需要让做决策的人承担相应的责任,结论多推理少证据少 批判性思维、决策与判断9本书,好书6本 横扫美国赌场的21点玩家的回忆与感想:4星|《大概率思维》 高手战胜赌场,赌徒被赌场掏空。赌博业相关的好书3本 3星|《身边的博弈》:10年旧书,博弈论科普和习题讲解 博弈论相关的4本书 2019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5月31日) 2019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5月31日) 2019年读过评过的169本书(截至5月31日) 本号979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搜索本号的最优方法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