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要不要辞职这件事你得先知道


  又到年底了,一年甚至多年以来,因为工作而受到的"委屈",总该了结吧?
  于是乎,满大街多了一些眉头紧锁的人,"明年,我到底要不要辞职,然后重新开始呢?如果辞职的话,那就...可是如果不辞职的话,那又...哎..."
  如此纠结背后的具体原因多种多样,且因人而异。但这些原因的背后,总有一个心理学定律的身影:
  损失厌恶:人们总喜欢获得而害怕失去。
  《经济学人》在2010年曾报道过,两位经济学家在一家中国工厂做的实验:
  在工人们不知道自己成为受试者的情况下,一部分被告知,"如果你们能完成本周的生产任务,将获得80元的奖金",另一部分被告知,"你本周有80元的奖金,如果不能完成生产任务,就会失去这笔奖金"。
  乍一看,好像没有什么区别,同样是完成本周任务,可以多拿80元的奖金,但实际结果却是,第二组明显要比第一组表现更好,这是为什么呢?
  就是损失厌恶,因为在第二组工人看来,80元的奖金已经是自己的了,因为害怕"失去",所以就会更加努力完成任务。
  回到"选择"上来,在做任何选择时,就会意味着要失去一些现在已经拥有的东西,而且还要害怕,如果选择错了,且不是要蒙受更大的损失,所以迟迟不愿行动。但是,如果不行动,又无法获得"理想"中的成就和满足感。然后,"纠结"就粉墨登场了。
  偶尔的纠结,我们可以理解为"慎重",这没什么不好,毕竟正是因为"慎重",人类文明才能穿越野蛮时代,走到今天。
  但很多人患上的是"月经式纠结",每过一段时间,就会纠结一阵,然后要么没什么行动,等着下一次纠结的来到,要么有行动,到一家新公司,一旦新鲜劲一过,就又开始纠结了。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止住这样的恶性循环呢?三个心得仅你参考。
  1.切换到未来视角做选择
  有三类人,分别活在当下、过去和未来。你打算活在哪里?
  活在过去的人,生活中充满了"如果当初我...就不会落得今天这幅田地"的叹息,自然是不可取的。
  活在当下的人,虽然可以脚踏实地地做一些事,但生活中也少不了"我到底在干嘛,为什么要干这件事"的疑惑和迷茫。迷茫久了,也会丧失动力,滑入活在过去的人群里。
  当然,如果纯粹活在未来,也不见得是好事,因为很可能陷入到"我想...我要...我将会..."的伟大构想里,而忘了行动。
  那些陷入到"月经式纠结"里的人,多活在了当下和过去。因为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就失去了"正确选择"的参照标准,那当然怎么选都是错啊!最后活生生熬成活在过去的人。
  最佳的组合就是:选择时切换到未来,行动时切换到当下,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如何才能把视角切换到未来,找到自己的目标事业呢?可以问问自己三个问题:
  什么事情,总让自己特别有成就感
  什么事情,自己总比别人做得更好
  两者的交集里,哪件(哪些)事情能够给别人带来价值
  反复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第一个问题发现价值观,第二问题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三个问题的结合,自然是自己喜欢做,又擅长做,还有钱赚的目标事业。
  坏消息是,这件事只能靠自己完成,别人真帮不上忙!
  好消息是,如果你坚持问自己,你一定会找到答案。而且就算这个答案一时半会想不那么清楚,但是一个相对模糊的目标(而不是没有目标),还可以通过不断行动和复盘总结,去验证和不断修正,最终找到自己的目标事业。
  2.不要被一个水杯限制自己的人生
  古典老师曾在一个职业规划师的交流会上,问了所有人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水杯,他下一步最好的选择是什么?"
  想想看,你的答案会是什么?
  当时,有人说应该去继续装水,有人说要把水分享给别人,有人说要找到一个最好的方式来利用水杯里的水...几乎所有的答案都跟水杯或水有关。
  古典老师的答案是:一个人手里拿着水杯,此时最好的选择,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跟水杯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想想看,你在做选择时,是否也受困于这样或那样的"水杯"呢?如果因为害怕失去,而死死的盯着水杯,就会遮住我们的双眼,而看不到自己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当然,前提是你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所以想明白自己想做什么,然后再做选择,真的很重要!
  3.人生由很多选择组成而非仅仅一次
  做选择时,让我们如此举棋不定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过于看重单次选择对自己人生的影响,"这次选择可能会改变我的一生呀!我当然要慎之又慎呀!"
  一次选择到底有多重要?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一个选择当然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但是一次选择是否就决定了自己的一生,就要有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如果我们从整个人生的视角来看,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修正、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发生某些我们期待的,或者不期待的结果,而且这些结果是相当大的随机性的。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单次选择是可以在未来被修正、甚至重塑的,因而不要高估单次选择的重要性,而更在乎单次选择的假设前提,以及结果对前提的修正。
  当然,我不是在鼓吹""轻率地做选择",然后漫无目的的试错,而是"设置目标、基于目标做选择、分析结果、修正目标、再选择...",这样的选择循环。
  总结起来,如果你还在深受"月经式纠结"的困扰,三个忠告:切换到未来视角做选择、不要被一个水杯限制自己的人生,人生由很多选择组成而非仅仅一次。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当然是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如果还没有想清楚,不妨先把放一放辞职的事,而是2017年定为"自我觉醒和发现"之年,行动起来找到自己。
  不行动,浪费的是时间。盲目行动,浪费的是信心,失去了"自己可以成长为想要成长的那个自己"的信心,这更可怕,你觉得呢?
网站目录投稿:旃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