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经外奇穴每个都有不一样的调理效果
⇨⇦
1.四神聪
定位: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
简单取穴:仰靠,先取头部前后正中线与耳郭尖端连线的交又点(百会穴),再从百会穴向前、后、左、右各开1寸即是。作用:益智聪脑。
主治:头痛,昡晕,失眠,健忘,偏瘫,癫痫精神病,脑积水,大脑发育不全,神经衰弱。
2.印堂
定位:在额部,两眉头之中间
简单取穴:仰靠或仰卧,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作用:清热散风。
主治:前头痛,眩晕,鼻渊,鼻衄,目赤肿痛,重舌,颜面疔疮,高血压病,小儿惊风,三叉神经痛。
3.太阳
定位: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中。
简单取穴:正坐或仰卧,额骨的眉弓外侧端旁开可按取凹陷,凹陷正中即是。作用:清头明目。
主治:目疾,昡晕,偏正头痛,眼病牙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脑炎
4.上迎香
定位: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
简单取穴:仰靠,鼻唇沟上端,鼻甲外下绿。
作用:清热散风,宣通鼻窍。
主治:头痛,鼻衄,鼻塞,鼻中息肉,嗅觉减退,鼻部疖肿,各种鼻炎,鼻窦炎,面瘫。
5.牵正
定位:耳垂前0.5~1寸处。简单取穴:耳垂前0.5~1寸处。作用:扶正通络。
主治:面瘫,口腔溃疡,下牙痛,口臭。
6,翳明
定位:在项部,当翳风穴后1す。
简单取穴:正坐,头略前倾,先取风穴,当翳风后1寸,乳突前下方即是作用:通络明目,安神。
主治眼病,头痛,眩晕,耳鸣,失民,精神病。
7.安眠
定位:在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之中点处。
筒单取穴:在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之中点处。
作用:安神。
主治:失眠,偏头痛,精神病。
8,定喘
定位:大椎穴旁0.5寸。
简单取穴:俯伏或俯卧,先在后正中线上定取第7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穴,大椎穴旁,开0.5寸即是。作用:宣肺定喘。
主治:落朸,肩背痛,上肢疼痛不举哮喘,咳嗽,荨麻疹,慢性支气管爻,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肩肖神经痛。
9.夹脊
定位: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
简单取穴:俯卧,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四陷旁开0.5寸,左右各17穴。作用:通利关节,通调脏腑。
主治:上胸段穴位主治心、肺、上肢疾病;下胸段穴位主治胃、肠、肝、胆疾病;腰段穴位主治腰、腹及下肢疾病。
10,腰眼
定位: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简单取穴:俯卧或正坐,先按取两边髂前上棘,两髂前上棘水平两线与后正中线交点处相当于第4腰椎棘突,棘突下方凹陷旁开3.5寸。
作用:壮腰补腎。
主治:腰痛,糖尿病,尿路感染,妇科疾病,肾下垂,睾丸炎,腰肌劳损及软组织损伤。
11.腰痛点
定位:在手背,当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处,一侧两穴。
简单取穴:俯掌。在手肖侧,当第2第3掌骨及第4、第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2穴,左右共4个穴
作用:通利关节。
主治:手背红肿疼痛,头痛,猝死,痰
壅气促,急性腰扭伤,小儿急慢惊风。
12.八邪
定位:第1至第5指间,指蹼绿后方赤白肉际处。
简单取穴:微握拳,第1~5指间的指缝纹端。
作用:清热散风。
主治:手背肿痛,手指麻木,头项强痛,咽痛,齿病,目病,烦热,毒蛇咬伤。
13.四缝
定位:第2至第5指掌侧,近指关节的中央。
简单取穴:展掌,在第2~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横纹中点。作用:清热消积。
主治:小儿腹泻,咳嗽气喘,疳积,百日咳,肠虫
14.十宣
定位:在十指指尖端,距指甲游离0.1寸
简单取穴:仰掌,十指微屈,十指尖端去指甲游离绿0.1寸处。作用:清热苏厥。
主治:指端麻木,咽喉肿痛,雪迷,晕厥,中暑,热病,小儿惊厥
15.膝眼
定位:髌韧带两侧凹陷中。
简单取穴: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外膝眼即犊鼻穴。作用:通利关节。
主治:膝关节酸痛,鹤膝风,腿痛及其周围软组织。
16.胆囊
定位:阳陵泉直下2す。
简单取穴:正坐或侧卧,阳陵泉穴直下2寸附近的压痛点。作用:消炎利胆。
主治:下肢萎痹,胁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