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投资者还在为"通缩"何时结束而焦虑时,低迷的经济运行数据带来了更加悲观的预期,一场附着经济危机基因的"滞胀"阶段或将呈现。 2016年已过大半,我们对于中国宏观经济主基调的研判依然是变迁。所谓变迁,即"以往不在,未来没来",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而拉动经济回升的新商业趋势却并未形成。 然而,与年初时的判断所不同的是,这种情况可能比我们此前预判得更加严重。当前,经济阶段正从"通缩"向"滞胀"过渡,投资者需要引起重视。 在新形势下,财富管理对专业性的要求将会更高,投资者应寻求专业理财顾问的建议,制订与自身需求相匹配的财富管理方案。 经济的变迁时代已经来临 2010年至今,中国经济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通胀:拥抱泡沫 这是一个蕴含趋势性机会的经济阶段。该阶段的特征是:经济上行,资产价格上涨,拥有资产量较多的富裕家庭受益颇多。这也是一个货币效应带动下的资本增值过程,即泡沫的产生过程。但这是一个乐于拥抱泡沫的阶段,经济繁荣,企业盈利良好,投资市场呈现单边上涨的状态,整个社会仿佛都很享受并且受益于此。投资者陶醉于"直线靠速度"的投资与高回报率所带来的快感。在此阶段,通过1~2类趋势性财富即可实现资产的大幅增值(图1)。 通缩:价格震荡 这是一个具有短期金融危机特征的经济现象,持续时间在6~24个月。通胀会引发企业过度投资,这通常带来两个结果:产能过剩和过度负债。产能过剩导致工业品价格下降,企业利润下跌,隐形债务增加;过度负债带来实际债务上升,企业借贷、采购与投资动力减弱,银行也不愿轻易放贷,通缩由此产生。 该阶段的特征是:经济下行,资产价格缩水,不利于持有较多资产的富裕家庭;市场利率与物价下降;政府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以改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投资市场中,股价下跌、债券收益下降,资产价格与产品收益率短期的剧烈震荡,令投资者感到焦虑与失意。此时,考验投资者的是"弯道靠技术"的配置策略(图2)。 滞胀:中长期下行 这是一个具有经济危机特征的经济现象,持续时间为24~48个月。"通缩"较长时间延续即为"恶性通缩",可能使经济进入"滞胀"。与"通缩"相比,"滞胀"对各资产的影响范围更广泛,且持续时间较长。一些组织认为,可以靠行政命令和管制维持经济周期。而我们认为,虽然这些手段或许可以拉长、熨平周期,但周期依然会来,而且往往来得会更猛烈。 滞胀现象表现为:一方面经济继续恶化,整体的经济活跃度下降;另一方面,为刺激经济,宽松的流动性导致市场利率继续降低,货币贬值严重。与此同时,各类资产价格依然疲弱,并将在中长期内表现低迷(图3)。 理财策略以防御为主 在当前的市场下,投资者需要做的是理性面对和积极应对。 面对:"资产荒"不可避免 (1)优质资产明显减少。当前市场的资产规模接近百万亿元,产品众多,令投资者眼花缭乱,但低迷的经济环境增加了资产端风险,使得优质产品变得更加稀缺。 (2)投资回报率下降。权益市场受企业盈利下降的影响,债权市场受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市场整体的收益率出现了显著下行。 (3)资产极端风险集中暴露。产能过剩与过度负债为市场堆积了较多风险。在此环境下,风险开始集中暴露,且步步深入核心,一些大型央企也开始出现债务违约。 应对:降低杠杆+资产配置 (1)降低杠杆。目前的经济状况短期内不会结束,而且积重难返。企业与家庭都应及时修正资产负债表,降低负债率,避免盲目扩张与极端风险出现带来危机。建议增加现金类资产,保持整体资产的流动性。在特定阶段,流动性枯竭比缺少资产更加可怕。 (2)资产配置。经济转型,热点轮动切换加快,存在大量交易性投资机会。这类机会高频但出现时间短暂,捕捉这种机会的高手游戏并不适合多数投资者。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在这种环境下,"挣钱难,赔钱易"。为捕捉轮动机会,同时防范单一资产带来的极端风险,中高净值投资者应提前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 跨区域配置是当前资产配置的关注点,原因在于,国内各类资产价格震荡,投资环境不佳。从全球来看,新兴市场与复苏的经济体存在更多机会。此外,美国加息可能将提升人民币贬值风险。 (3)回归传统,增加投资性消费。在投资缺乏方向时,投资者可以考虑增加投资性消费,包括保障规划投资、教育规划投资、职业发展投资、兴趣爱好投资等。 与此同时,以黄金等贵金属实物资产为代表的低效传统类资产,在经济低迷的环境中往往会重新流行起来,中高净值家庭可考虑配置。 总而言之,投资者对产品的关注点需从超额收益转向基准收益,从固定收益转向波动收益。追求稳健的投资者可选择持有现金类产品,耐心积累低效收益;期待高收益的投资者可选择持有资产类产品,关注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耐心等待走出周期。 本文由金石智库供稿,文中配图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策研习社",金石财策拥有独立版权。本文包含的所有内容仅代表该方独立观点,只作为理财参考资料,不作为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