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合作式思维读后感精选


  《合作式思维》是一本由[加]大卫·萨维奇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合作式思维》精选点评:
  ●首先,翻译者的文本也很差;其次,通篇都是空话、套话甚至是废话,60%的内容花在描述为什么要合作,但其中又有90%是大多数读者都已知的事实。剩下40%内容想要讲述如何做,但仍然未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工具、方法,基本统统是空话。
  ●合作是种能力,更是一种思维
  ●企业要发展,就需要各部门之间紧密合作,也需要管理者引导自己的团队成员见互相合作,很有启发。
  ●美国式废话:我很厉害,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你照着来就行。
  ●里面点有几个关于领导的点不错,就是例子不是特别好……
  《合作式思维》读后感(一):合作式思维——如何有效掌控、激活群体智慧,实现组织目标,让1+1>2
  在合作的社会里,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排下,如何将人们从日常工作中拉出来,去完成跨部门协同的工作;如何建立成员对合作机制的信任,在稳定的合作中建立新关系,并产生良好的决策;如何通过问责,使团队在目标与责任下进行领导,使成员明确自己的目标及规划,并保持与组织目标一致;或许很多时候我们都太过急于行动了,没能停下来问问自己,我是谁,我们是谁,我的目标和意向是什么,我们的目标和意向又是什么,也忘了去向组织成员倾听和学习。本书通过一些案例介绍了合作中一些原则和方法,还是值得一个群体参考的。
  《合作式思维》读后感(二):给自己的书评
  1.合作可以让我们从他人的视角和专业知识中收益。
  2.通过以下步骤对跨部门小组的核心合作工作进行评估:1.定义工作目标;2.衡量业绩并确保对其问责;3.确立领导方法;4.合理利用资源
  3.合作失败的原因:自我、不和谐、怀疑、缺乏参与
  4.合作必备条件:交流沟通、承诺、共同目的、多样性
  1.处理横跨组织部门和供应商的碎片化状态
  2.增强合作力度,实现成本效应,在竞争对手和外部压力面前保持领先
  3.创造有凝聚力的企业合作战略,减少或消除重复工作,降低成本,并部署一套通用工具来满足最终使用者所需
  4.在企业层级上使用系统方法来优化合作
  5.为企业的跨部门合作进行组织成熟度评估及合作准确性评估
  新的商业模式
  1.看到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2.认识到我们的环境、社区和经济收到的长期影响
  3.不再将自己视为单独个体
  4.不再将企业受到的影响视为独立事件
  5.日常工作中,抓住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合作的步骤
  1.设置意向,诚实地表明目的
  2.以开放心态吸引他人参与
  3.接受冲突,寻找勇于持不同意见的人
  4.寻求多样化,引进多样化视角
  5.进行合作设计,想象成功
  6.在尊重与信任下共同参与
  7.深度倾听,认识到什么是人们想说,却没有表达出来的
  8.在愿景下合作,利用集体智慧
  9.在目的和责任下领导
  10实现合作,推动能源转型,共享美好未来
  合作创新并不是一堆人坐在屋子里不停地进行头脑风暴,也不是漫无边际的集思广益。合作创新最重要的是创建一个广阔的人才库,把那些互补的、必备的技能和知识聚集在一起,并以此打造精华产品或者解决问题。
  接受多样性关键是不让老队员负责所有的重要项目和工作。同时,新增成员的多样性也必须保持平衡。
  《合作式思维》读后感(三):单打独斗是走不远的 合作才是王道
  感谢小站的赠书《合作式思维》 (。・∀・)ノ゙ 特此书评一篇 以示感谢
  从本篇书评开始 会采用新的模板形式来写书评 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更多有用的信息
  1.本书基本信息:
  类型:畅销/管理
  出版:17年8月
  大小:16开
  定价:45.00元
  赠品:无
  2.本书手感/排版:
  书还挺厚的,大概有一个多5角硬币那么厚吧。
  手感不错,稍微有些大,拿起来还是有些小重的。
  封面封底都是白色,配合黑色的标题和文案,封面上的图挺有意思的,一群小鱼组成了一个大鱼,在追着一只鲨鱼跑,要把鲨鱼吞掉。
  很形象的和标题呼应,赞一个。
  整本书的设计非常简单,没有腰封,没有书签,只有一个外封。
  但就封面来看,还是很容易引起注意的。
  内页的设计也挺简洁,纸质不错,就是稍有透页,不过不影响阅读。
  内页整体是黑白的,表格和插图比较多,不过也是黑白的。
  整体的排版设计不错,格式统一,字体正常,段落和行间距较大,阅读体验不错。
  3.本书写作手法/技巧/风格/思想等:
  首先作者对合作思维的这个观点,我是比较认可的。信息社会发展迅速,单打独斗是不可能长久立足于头部的,一定要合作,并且是多维度合作,才会脱颖而出,并长久保持。
  作者开篇,抛出两个问题,我是谁?我们是谁?引人深思,在团队中的位置。一个团队是否成功,不在于人数的多少,而在于目的是否一致。适当的筛选出合伙人也是身为领导者的必备节能之一。
  书中有一个评估组织的合作生态系统表,单独就其中的问题看,我都曾思考过,但是从来没有这么系统性的一次思考,记录并打分。
  书中还总结一套,合作的10大步骤,颇有引导会议的形态,其中第7点——深度倾听,认识到什么是人们想听、却没被说出来的。这点我认为很重要,也很难去引导,大家状态不对,便很难完全放开自己,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这样对整体判断有很大的影响。接下来,作者就则呢引导打开自己和团队成员,列举了许多方法。
  有了方法,心态和思维也需要一起提升。合作就要有合作的者的原则,作者总结了9项合作原则,我想我会把它们贴起来,时刻警醒自己。
  在不久的将来,合作,一定是最高效的方式。高度合作型组织拥有过硬的高管团队和多样化的视角,足以应对一切商业挑战,此外,当机遇降临时,还会拥有更多更广泛的可选战略来实现目标。当然,这需要时间,可能会使很长一段时间,不妨从现在就开始锻炼自己的合作思维吧。
  每个章节前和结尾都会有一些名言名语,和四五个问题,很能发人深省。
  很适合年轻的创业团队学习,以及升到初中级主管/经理/组长这种领导职位学习。
  最后摘抄几段书中比较喜欢的文字做结束吧:
  "合作可以让我们从他人的视角和专业知识中收益。"
  "当我们的手下比我们自己还要了解手头工作时,我们不能只是告诉他们要做什么,如何去做。我们要询问、倾听和学习。"
  "你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其有点和专长。通过认真倾听、沟通,交流彼此想法和资源,可以实现不同凡响的项目成果,这是仅靠个人力量永远无法实现的成功。"
  《合作式思维》读后感(四):合作决定成败,思维决定出路
  合作决定成败,思维决定出路
  画出最大同心圆,激发奋进正能量。"日益提高的专业化程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持续性现象,这种现象使得对合作的需求不断增加。"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Northwestern"s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教授本杰明•琼斯(Benjamin Johns)针对跨越30年、总计超过1900万篇科学论文的研究发现,"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个人组在许多领域击败了团体组。如今情势倒转。相较于个人,团队始终具有较高的本垒打概率","在每一方面,团体组都击败了个人组。"他以造飞机为例。1903年,莱特兄弟俩就把飞机送上了蓝天。而今造一架大飞机,单发动机一项就有数十人、上百人的研发团队,这还不包括操纵装置、液压系统和机体本身,等等。这就意味着,一架现代化飞机不可能再单凭一位航空通才就能独立建造,而须通过各类专家、各个团队共同合作才能把飞机送上蓝天。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工厂或办公室团队。"不管是对你自己、对他人,还是对世界来说,合作是一个增强人际影响力的好机会"(克里·伍德科克),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单独一个人几乎不可能成就伟大的成就。
  "夫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事物发展不会一成不变,深化开放是不断的探索过程,尤其需要与时俱进的合作式思维。正如全球领导力大师大卫·萨维奇(David B.Savage)在新著《合作式思维》中所言,"合作可以让我们从他人的视角和专业知识中受益。"首先,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系统性的挑战,这些挑战远超现在政府及社会的解决能力范围,诸如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破坏、水资源短缺、青壮年大规模失业、天生贫穷与不平等等问题,这就需要不同的组织、部门乃至国家间,达成以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合作才能解决;其次,这是一个创业时代,更是一个合伙人时代。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十项全能。在资深企业观察家武帅看来,"创业需要的是一个系统,而非某一个人的才干。"他认为,"单独的一个人不可能具备创业需要的所有技能和资源",并且"一个人对市场的思考和理解必定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些涉及到专业领域的方面更是问题"。通过透析阿里巴巴、360、腾讯、小米等独角兽企业成功的法则,他在"创业圣经"《不懂合伙,必定散伙》中用创业故事讲述了"合作"的本源,并向我们展示了"合作"的样子。
  世事如棋局,善弈者谋势。"当我们身处困境时,我认为思考是继续合作的关键:我们的合作最终能深入到什么程度?在我们合作领域中,我们的极限成就是什么?……当我们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时,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也已完全不同。"正如无国界调解员(Mediators Beyond Borders)创始人肯·克洛克所言,虽然"这些互动合作有许多最后并没有开花结果,但我认为它创造了更多互动的机会,让你产生‘等等,我们应该谈谈’的念头"。我们认为,发展或竞争的最高境界就是合作。从家庭到政府,合作已被视为一种基础的解决方案,视为一个包含了创新性、多样性、包容性以及数据分析的整体。当然,合作也有其自身的位置和定位,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金油"。作为合作型组织领导者,不但需要一系列不同的工具来应对不同状况、不同对象,更需要在组织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统一的工具。在《合作式思维》一书中,萨维奇以翔实的案例展探讨团队案例的重要故事和教训。他认为,未来取决于合作。一是将正确的人置于正确的位置,并借此促进合作、解决冲突、战胜困难;二是以更加灵活和更具创新的方式展开合作,以及解决团队面临的主要问题。
  合作是一种生活方式,萨维奇认为,"合作能够让我们超越个体,极力我们产生远超我们个体能力的创新思维。"正如武帅所言,"很多创业企业之所以失败,最大的原因并非对手过于强大,其原因往往来源于内部。"武帅强调:不是所有"好哥们儿"都能成为"好合伙人"。再好的"哥们儿",也得尊重契约精神,这是合作的基石。而与合作进程紧密相连的是团队的人际关系建设。领导变革和合作创新专家克里·伍德科克指出,"合作,是我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的最佳渠道……合作为创新和勇气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从而在不断地交流、变革中引领整个世界的前进。"在《合作式思维》中,萨维奇不但发掘了合作背后的真正原因,还深度地阐述了合作的准则。他认为,合作不是简单地在一起工作,而是一种领导方式,一种组织文化,即"合作是高度多元化团队与公司内部或外部单位共同工作,目标是通过促进创新、加强客户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来创造价值,同时通过科学技术在虚拟及现实世界进行高效率沟通"。
  合伙人精神,至少要包括积极向上、团队协作、相互信任以及在困难面前的毫不妥协等基本要素。纵观中国式合伙,最让我们感到痛心的莫过于"利益让信任一文不值"。武帅在《不懂合伙,必定散伙》中追问:"合伙企业都是由价值观推动的——那么问题是,合伙人追求的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呢?"他认为,利益取舍之际,正是考验合伙精神之时。通常来说,我们走到一起,就某个项目或计划展开合作,并要亲眼见证丰硕的合作成果。我们就必须撑起我们的团队、我们的公司、我们的家庭,我们不仅要对失败全权负责,还有责任确保团队内的积极学习与分享,这就是合作的价值。萨维奇认为,"合作就是在一起持续不断地学习",这"是将人员投入转化为工作成果的推动因素"。透过其在《合作式思维》中所讲述的"合作三故事",我深刻地认识到,"群体成员的合作方式"比"获得工作成果"重要些,而"实现更多人价值观的氛围"又比"所有成本法目标"更为重要得多。如果合作的目标清晰,且合作双方又都对工作目标充满激情和动力,那么双方不但能显著高效地合作,还更易于取得更有价值的工作成果。
  蒂娜·斯皮格尔(Tina Spiegel)说过,"可持续性是由合作过程不断强化的,而合作的车轮则由人类彼此间的联系、人类及其面临问题之间的联系所驱动。"在《U型变革:从自我到生态的系统革命》一书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著名学者奥托·夏莫(C.Otto Scharmer)和凯特琳·考费尔(Katrin Kaufer)告诉我们,为了进行系统变革,我们需要做到三种"开放":开放思维(以挑战我们的设想)、开放心灵(做到真正聆听他认)、开放意志(放手预设目标与计划,专注于真正所需与可能)。合作需要开放性和大量工作才能完成系统变革。在《维基经济学: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一切》一书中,新经济学家和商业策略专家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和安东尼·威廉姆斯(Anthony Williams)是这样描述创新型思考、全球性思考以及合作创新的要求:保持开放(开放的平台、开放的开发者、以及开放的思考)、平等合作(与合作伙伴)、分享(资源以及创意),以及全球化运作。"发展合作化社区,意味着要放弃一些控制,要做到责任共享、运作透明……企业领导者们要学习新的技巧组合,用来强调信任感、履行诺言、推动巨大变革、分享与合作伙伴们共同做出的决定。"萨维奇认为,"开放"不但弥补了绝大部分变革的盲点,"在对系统进行改良的同时,(还)在企业内部及外部关系网中发展彼此的信任感"。
  回望是层峦叠嶂,放眼是风光无限。萨维奇认为,要用开放的心态接受他人的观点。"如果我们能够改变我们旧有的心意和看法,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从分裂、挫败和指责中解放,进而转变为一个和谐统一的世界。"合作得好,会创造出一个丰富的、健康的、可持续的未来;合作的不好,往往会导致挫折、失败和资源的浪费。这就是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当我们从指挥-控制型领导方法,转变为合作领导时,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运作标准和商业模式。在《合作式思维》里,萨维奇不但对比了"新""旧"商业模式的运行特征,还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对象推荐了"你的模式"。正如法瑟姆邮轮(Fathom Cruise Lines)总裁塔拉·拉塞尔(Tara Russell)所言,"合作需要非常谦虚的姿态。在每段合作关系中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内容,意识到这一点对成功的合作来说十分重要。"当然,合作是个系统,也有着基本的运行程序。在《合作式思维》里,萨维奇把合作分为"设置意向,表明目的""接受冲突""进行合作设计""带着尊重与信任参与合作""深度倾听"和"在目标与责任下进行领导"下"实现合作"等十大基本步骤。从实践看,通过这套系统的应用,大多数组织很快就进化到新的商业模式。
  这是创业的时代,更是合作的时代。马云、周鸿伟、马化腾、雷军……,众多创业先锋好像在一夜之间完成了丛"人人创业"到"人人合伙创业"的转型。用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的话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有数据显示,有超过51%的企业死在创业初期,又有90%的企业死在没有找对合伙人。身处于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既有传统体制的束缚,也有对新事物的热切追逐。一方面,创业必懂合伙实战策略。不懂合伙就创业,必然会受到市场和对手的无情碾压。在《不懂合伙,必定散伙》中,作者武帅通过大量的创业故事,针对合伙(或合作)中常见问题给出了详尽的解决办法。创业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火种能够变成很大的事情。另一方面,"合作可以让我们从他人的视角和专业知识中收益。"未来取决于合作,取决于从"我"到"我们"的思维转变。在《合作式思维》中,萨维奇站在发展趋势的制高点,以企业发展战略角度解读了"合作式思维"。"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顺应开放大势,把握合作大局,既是"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路径之选,也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大发展的必由之路。
  原载2018年5月19日《上海证券报》第4版"书评",7月19日《内蒙古日报》第11版"悦读",2018年《现代国企研究》8月上,发表时有删节。欢迎转载,期待赠书。
  http://news.cnstock.com/paper,2018-05-19,999200.htm
  http://szb.northnews.cn/nmgrb/html/2018-07/19/content_8663_45080.htm
网站目录投稿:冬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