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清康熙瓷器赏析之二


  康熙时期的瓷器造型比较多样,品种也丰富,新创烧品种层出不穷。大器浑厚,小器精巧玲珑,巧夺天工。不单单官窑瓷器,民窑瓷器也快速发展,青花瓷器与五彩瓷器广泛流传。开始创烧了粉彩与瓷胎画珐琅瓷器。瓷器胎土淘炼精细,所以胎体糯米白,而且细腻,非常坚硬,细密似玉。釉面细润,胎釉结合紧密,浑然一体,会有一种硬质感。有坚白釉、粉白釉、亮青釉瓷器,器型多敦厚古拙,有厚重感,修胎规整。
  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珐琅彩瓷器是从铜胎掐丝珐琅演化而来,康熙珐琅彩色浓重,从色彩搭配、纹饰布局到款识内容和样式,均摹仿当时铜胎画珐琅的效果。
  康熙 素三彩龙凤纹棱口盘
  康熙五彩绚丽多姿,驰名中外,而素三彩作为康熙的彩瓷之一,虽然用彩方面没有五彩那么丰富,但它在清朝宫廷用瓷中地位很高,非同凡响,这主要是由于素三彩精细的工艺和高雅的艺术品位。
  素三彩始创于明正德时期,以黄绿紫三色绘制图纹的釉上彩,因不施红彩,而以黄、绿、紫三色为主,辅以少量白、黑二色作为图案搭配,色调冷艳、素雅,因而得名。加以明黄色为地,则为皇室专用颜色,是宫廷等级之标志。
  此素三彩龙凤纹棱口盘,匠人先于素胎盘内刻绘龙凤纹,灵动逼真,并以钴青书康熙年制款,仅器底施以透明釉,先经高温窑烧,后于素烧区域涂奶白色不透明釉,以深棕绘龙凤纹、折枝花卉轮廓,填以各色彩料,再经二次低温窑烧,方可成器,且体量如此巨大而无开裂变形,极为不易,也可见彼时窑工烧造工艺之精。
  盘体量硕大,其口为棱形,成型考究,端庄大气。盘心内绘火珠燃烧,绿色两条龙凤上下飞舞,气势逼人,四周祥云缭绕,形制庄重。盘口绘折枝花卉,排列舒朗,与内壁紧凑之龙凤纹图案相互呼应,独具匠心。
  康熙 青花婴戏图青釉碗
  此碗胎体厚重,足底露胎,碗外壁施以青釉,釉色纯净丰腴,温婉俏丽;釉色随光变幻,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淡雅宁静,釉色青中带白、白中闪青,加之瓷胎极薄,碗内所绘青花婴戏图纹饰,迎光照之内外皆可映见,温润古朴,典雅华贵。
  碗形制尽仿慕古,工匠制作颇费心力,应为御前用器。康熙一朝多好仿古瓷,为追宋瓷娴静典雅风韵,瓷工们耗费大量精力于釉层发色之上,如此碗青釉烧造发色极不稳定,可呈此纯正豆青釉色十分难得,碗内绘如此精妙之青花婴戏图纹饰愈加珍贵,该碗流畅自然,釉色渊雅深美、温润如玉。
  署"中和堂"款的,皆为康熙早期器物,"辛亥"、"壬子"或"癸丑"干支纪年的,分别为康熙十年、十一年和十二年所制。……"中和堂"是圆明园中康熙皇帝所居的殿堂。这些署干支纪年款的中和堂器,就其制作精细的程度,结合康熙初"不尚尊号"的时代背景来鉴别,当非一般的堂名款器,而应为康熙早期的官窑产品。
  康熙 豇豆红团龙团凤太白尊
  太白尊为康熙朝新创的文房名品,因造型酷似李白饮酒之尊而得名,传世品见有豇豆红釉、白釉品种,其中以豇豆红釉为康熙红釉中最名贵的品种。
  由于所施铜红釉敏感易变,烧成难度很大,故只由官窑少量生产,仅供宫廷使用,且无大件器物,其呈色半由天成,经常隐现深浅不同的斑点,正所谓「满身苔点,泛于桃花春浪间」、「莹润无比,居若鲜若黯之间,妙在难以形容也」。
  本品釉面微泛点点红斑,特征明显。侈口小巧,外翻如唇,口部留白呈灯草边;短颈溜肩,鼓腹呈半球形,腹部暗刻四团龙凤暗纹,龙纹清晰。底部浅圈足修整圆润,胎质润白坚致,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其款字笔笔有神,顿挫皆见章法。通体施豇豆红釉,造型轻灵秀美,色泽纯正匀净,淡雅宜人,是康熙豇豆红釉瓷器的典型代表。
网站目录投稿:沛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