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盛益隆老北京油酥芝麻烧饼


  "盛益隆"芝麻烧饼,好吃、易做、投资小,可摆摊、可开店,经营灵活。不能让人一夜暴富,却能让你稳健发财、持久赚钱。
  投资千元就开业
  操作简单赚钱容易
  加盟"盛益隆",几千块就行,不用东拼西凑筹钱;也不用担心自己从不下厨、不懂厨艺,盛益隆总部手把手培训;你更不用担心不懂经营,总部有数十家店供你考察学习,照样做就能成功;你还不必担心这个生意不赚钱,一个烧饼才8毛钱,一份豆腐脑1.2元钱,人人消费得起。总店一年赚10万元,400多家加盟店分布在黑龙江、江苏、北京、天津……各个生意兴隆、顾客排队,你差啥不赚钱?!
  不怕尝不怕比
  亲自免费体验、满意后再加盟
  "盛益隆"烧饼味道是一绝!不信?人家总店欢迎你随时去调查,你当场让他们做,全程监督,做好后当场品尝,味好不好,有没有特色,当时就知道。"盛益隆"烧饼色泽金黄,看着就有食欲,外面一层芝麻,增香还保健,层次多,外酥里嫩,肉馅鲜香、豆陷糯香;豆腐脑嫩滑,老汤沁人,尝一回保你就上瘾!
  "盛益隆"烧饼,老太太孩子都能吃,消费群很广。不像其他烧饼,里面没有层次,跟发面饼似的,老人小孩咬不动。不少开过烧饼店的老板,见识"盛益隆"的绝活后,心服口服地加盟开店。
  "盛益隆"老板李国印做这生意10年了!选面、和面、调馅、熬汤,都有窍门。别看做法简单,这是多年苦心尝试的结果。
  再比比利润。8毛钱的烧饼,一个赚4毛钱,一半的利!每袋面出350元的烧饼,扣掉馅、汤等成本,至少挣180元。烧饼一日三餐皆可,没有消费空白期、没有淡旺季,每天轻松卖2袋面粉,一天就是360元,再加上豆腐脑,每天赚五六百没问题,一个月纯挣一万多。
  好吃还便宜,"盛益隆"生意能不火?赚钱快还稳,难怪能开400多家加盟店。
  经久不衰无淡旺季,一日三餐都能吃
  特色烧饼赚长远钱,风险无忧把店开
  烧饼的历史近千年,它已在人们心目扎了根,不像一些流行食品,火一段时间就消失了。面食行业尤为如此,近年如山一饼、南瓜蛋糕、板栗糕、黑米糕等,风靡一时,说倒全倒,消费者新鲜劲一过就不买了。
  做烧饼用的面、油、糖、芝麻、豆沙当地市场都能买到,不用担心材料被限制,随用随进,不用担心材料压货导致资金短缺,当天卖的钱就可以进货用几天,所以说无风险,投资小,利润大。
  烧饼长盛不衰,有特色的"盛益隆"更是倍受欢迎,四季皆食、一日三餐卖,回头客多,成本和利润是对半的。加盟"盛益隆",投资几千元,等于得到了个一辈子稳当赚钱的事业。
  开店摆摊均可
  经营灵活咋干都赚钱
  做《盛益隆老北京芝麻烧饼》的烤炉是李国印自己精心研制的烤炉,经济适用,下面有轮子,可以在店里经营,也可以流动经营。哪人多就过哪儿,人能站下那么大块地方就能开张做生意。如果觉得位置不好,推着就换个地儿。
  烤炉上面烙下面烤,一炉30-40个,生饼放入炉中,4分钟就熟了,效率极高。顾客随到随取,这样就不会有跑单的情况。要知道,人们最烦的就是等,特别是早上。
  德州王先生以前做服装生意,在"盛益隆"学了一个星期就回去开店了。小店18平方米,夫妻俩雇了一个员工,月利润1.7万元。做服装生意,每天都得在店里,还得四处淘货,家里的事帮不上忙,生意时好时坏。开烧饼店,自由多了,能顾家能赚钱,夫妻感情和谐,赚钱又快又省心!
  边学边做可变化
  做出符合本地口味的烧饼
  "盛益隆"制作间宽敞明亮,可容纳30多人。3个专职老师手把手带学员。一般3-5天即能掌握,和面、做饼、烙饼、烤饼,学会为止。"目前,加盟商最小的19岁,最大的66岁。只要你能保证有2人操作,不怕吃苦,你就大胆的做,每月最少能挣八九千元钱。"李国印说。
  "盛益隆"教的是技术,不是工序。掌握了技术,一通百通,制作其他烧饼也不成问题,不用担心产品单一化,一次投资,终身受用!老师帮助学员调制口味,以适应当地消费习惯。设备都是老师调整好的,回家后直接能用,加盟商无忧创业。
  选项目先要看长久性,只有人人都能认可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加盟商才能做长久。"盛益隆"是小本投资的创业平台,不像其他餐饮项目需要购买很多设备,开店装修,费用很高,对于没有经验的投资者,首选投资小、稳健经营,只要不辛苦,挣钱是没有问题的。
  相关链接:为庆祝郑州分公司成立,推出如下优惠。
  3800元+200元=烧饼技术+设备+豆腐脑技术
  3800元+500元=烧饼技术+设备+加肉烧饼技术
  公司出新产品时,加盟商享受5-8折优惠,实现多元化经营。
  "盛益隆"老北京油酥芝麻烧饼
  地址:山东济南市天桥区北坦大街济安街世宏商务中心3#309室
  全国连锁加盟电话:400-0900-679
  18764095177 0531-81916359
  郑州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二马路鸿森大厦1419室
  郑州:0371-86211609
网站目录投稿: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