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探究


  【摘 要】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其财务风险管理水平高低直接会对服务效率以及服务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研究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具有实践指导价值。鉴于此,本文以投资评审中心为代表的事业单位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运营管理特点,从分析此类事业单位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的积极意义出发,总结和阐述了当前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强化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以期能够对事业单位有效改善其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投资评审中心;财务风险管理
  一、财务风险概述
  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单位因负债而引起的到期偿还压力的财务不确定性,广义的财务风险则主要是指单位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受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造成财务绩效不达预期,单位的总体价值缩水或者产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从全面性的角度考虑,本文以广义的财务风险为研究对象。一般来说,财务风险具有四个基本特点,即不确定性、客观性、收益与损失共存性和可控性。
  二、事业单位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的积极意义分析
  事业单位涉及的行业较多,不同行业具有的特点差别也比较大,投资评审中心作为一个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其具有轻资产的特性,并且所承担和开展的工作主要以财政性投资项目的审查和效益评价为主,本文以其作为具有相似特点和业务的事业单位代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行业参考价值。
  从总体上来说,此类事业单位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的积极意义主要有:一是开展财务风险管理有助于将事业单位潜在的财务风险因素纳入到其日常运营管理中,从而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从而为单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二是开展财务风险管理能够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统筹性和规划性,从而在客观上能够促进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管控和监督职能,从而为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性提供保障,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三是开展财务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事业单位资金在流转过程中的风险,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当前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的独立性增强,其面临的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加,在此笔者结合部分事业单位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的实践以及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对其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和重视度不足
  由于事业单位自成立之初就与行政部门之间保持着较高的关联度,加上受管理体制的影响,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在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方面普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即认为事业单位虽然形式上独立,自收自支,但是实质上还是有财政资金兜底,在运营管理过程中根本不存在财务风险,因此对于财务风险的内涵、特点、类型以及成因等缺乏全面、清晰的认识,在管理实践中也难以融入财务风险管理的思想;二是受财务风险意识淡薄的影响,难以对财务风险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以及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策略。
  (二)受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的影响而增加了单位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防控既是内部控制体系的五要素之一,同时也是內部控制实施的主要目标之一,其健全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高低,从而间接对财务风险管理产生了影响。在实践中受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的影响而增加了单位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一是受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的影响,单位在投资、筹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内部牵制,从而造成与之相关的财务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足,进而引起单位产生流动性风险、资本保值增值率难达预期以及资金的安全性等方面的财务风险;二是受内部控制活动的执行力不足因素的影响而增加了财务风险发生的机率,即在财务风险管理实务中,虽然部分单位也建立了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但是由于没有将这些制度实质落实,从而弱化了单位内部控制机制的管控有效性,造成单位在资金支出过程中出现财务失衡、资金使用不合规等方面的财务风险。
  (三)受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影响而弱化了监督强度
  必要而有效的监督能够与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形成合力,从而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力管控。在实践中,事业单位的监督主要依赖于两个渠道,一是财务预算,二是内部审计,但是从实务来看这两个渠道在操作过程中经常存在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监督失效或者监督力度不足的问题。监督强度缺乏保障必然难以对财务风险管理形成有效的促进作用,从而客观上影响了财务风险管理的效果。
  四、事业单位强化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结合上文所述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建议从如下角度采取策略来强化其财务风险管理:
  (一)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为财务风险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既是事业单位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进行财务风险事前和事中管理以减少经济损失的最有效手段。在实务中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思路可简述为:首先是对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选取原则以及主要指标的分类和名称进行明确,选取原则可以针对性、互斥性和体系性为基本原则,而主要指标类别则建议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量能力以及成长能力四个类来设计,并对各类指标进行二级识别指标的细化设计;其次是结合准则层、目标层和指标层,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确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评分标准以及相应的权重,并设定不同的财务风险预警等级;最后是结合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以及事业单位的相关财务信息计算财务风险得分情况,并据此判断财务风险等级,根据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风险偏好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二)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可以采取的一些强化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结合上文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来强化财务风险管理:
  一是提高单位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度和重视度。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推进,事业单位的运营管理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财务风险的存在也是客观必然的,因此单位管理层必须要转变认识,提高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度,不仅要建立起严谨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并且在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带头遵守和执行。
  二是对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可以从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优化,提高筹资、投资的决策审核机制,提高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来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可以从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来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从而在客观上为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依托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共享技术消除信息孤岛,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对监督产生的弱化作用。事业单位可以依托当前广泛应用的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共享技术,一方面通过加强财务预算与实际执行数据的实时对接来实现对单位财务数据的动态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另一方面则可以将财务数据与内部审计实现数据对接,强化内部审计的全过程性,提高监督强度。
  五、结束语
  本文结合投资评审中心类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实践,总结了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以及一些具体的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措施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为事业单位改善其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苏玉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总会计师.2018.07.
  2、刘司永.试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06.
  3、李飞飞.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探讨.[J].财会学习.2017.09.
  4、姚永红.新时代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的重要性.[J].财经界(学术版).2019.09.
网站目录投稿:又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