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议、展览及考察 2017年的玉器市场,跌宕起伏,回想起来,还是有些东西值得记住的。 1.夏商时期玉文化展览和学术研讨会 2017年,纯粹的玉器研讨会少了,但还是有几次值得记录。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四川成都金沙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及会议。"玉汇金沙——夏商时期玉文化特展"于9月24日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幕,这是该馆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等ll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为观众系统展示了全国夏商时期12处重要考古遗址出土的玉器精华250件组,可谓夏商玉器最大规模的首次集中展示。与此同时,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开馆十周年之际,来自国内外40余家文博研究机构、80余位玉文化研究专家齐聚一堂,举办了"夏商时期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2.玉器专家考察且末玉矿 且末位于新疆阿尔金山,是南疆昆仑山、阿尔金山沿线出产玉料最多的地区。金山玉矿、天泰玉矿是且末县最大的玉矿,每年出产数百吨玉料,也是中国境内出产玉料较多的玉矿。8月,北京大学教授王时麒、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施光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杨明星、新疆和田玉行业协会会长于明等十数人,应金山玉矿、天泰玉矿投资人王守成先生邀请,到且末金山玉矿、天泰玉矿考察。专家们在矿区居住数日,调查了玉矿的原始资料,采集了大量标本。这次考察为进一步研究新疆和田玉矿的地质情况,提供了一手资料。 3.中国当代玉器走向世界 10月4日,大英博物馆正式收藏上海玉雕师翟倚卫的白玉雕"别寻方外去"牌(2013年百花奖金奖)、扬州玉雕师杨光的碧玉雕"活环沉香炉",以及苏州玉雕师杨曦的白玉雕"秋语江南之一"摆件(2014年子冈杯金奖)和流动乐章系列之白玉雕"莲相"摆件(2015年子冈杯金奖)、苏州玉雕师马洪伟的青玉雕"角"爵杯、苏州玉雕师俞挺的碧玉雕"薄胎茶壶"(2015年子冈杯金奖)6件中国当代玉雕作品,并举办"中国当代玉雕与世界的对话"论坛活动。应大英博物馆要求,翟倚卫还创作了名为"春之韵"的过程性白玉作品,于10月5日入藏并陈列在Alleyne中国玉器廊玉器雕刻方法展区。 据悉,这是大英博物馆首次收藏中国当代玉雕师的作品,也是世界主要博物馆首次大规模收藏中国现当代玉器。 二、古玉市场 古玉市场交易境内境外两重天。 1.拍卖交易 2017年古玉最重要的两次拍卖均在香港。10月3日,苏富比"中国艺术珍品"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槌,清乾隆御制白玉瓜棱式羊首掐丝珐琅提梁茶壶以7547.5万港币创中国玉器交易纪录。虽说以前的拍卖也有过玉制宝玺成交过亿的记录,但原则上讲这些宝玺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玉器,而是属于国之重器。对一般意义上的玉器而言,这件玉壶的价格是古玉拍卖的最高价。11月23日香港佳士得秋拍的"养德堂中国古玉器"专场再创1.5亿港币成交记录,其中,百万以上拍品成交32件。 这些玉器之所以拍得理想,与流传有绪不无关系。白玉瓜棱式羊首掐丝珐琅提梁茶壶,最早为美国名媛米莉森·罗杰斯(Millicent Rogers)所藏。养德堂主人杨俊雄医师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收藏,既有新石器时期玉器,也有西周至秦汉时期的玉器,藏品質量高,参加过高规格的展览,出版过相应图书:1993年1月在台北鸿禧美术馆举办"养德堂古玉特展",出版《养德堂古玉特展》;1995年10月参与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民间收藏中国嘉德2017年6月19日拍卖家藏玉联展"群玉别藏",收录出版的《群玉别藏》;1999年10月台北故宫博物院集结金华堂、震旦文教基金会、养德堂等四家收藏的232组件玉器,举办"群玉别藏续集"特展,出版《群玉别藏续集》。 其他拍卖价格较高的古玉有巴黎苏富比春拍的清乾隆御题和田白玉桃鹤如意和清乾隆碧玉雕老子出关图插屏、香港苏富比秋拍的清乾隆御制白玉"自强不息"铭交龙钮宝玺等。 内地古玉拍卖市场不温不火。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市场没有开放之2017年8月新疆和田地区巴扎故。既然不允许高古玉拍卖,那么,高古玉收藏群体自然没办法在内地买货了。内地古玉拍卖基本上专注于明清玉器,偶尔有点宋元玉器充个配角。 内地稍具规模的拍卖行都有古玉专场,数额不大。按理说,专注明清玉器的拍卖,质量应很高才对,事实并非如此。2017年春秋两季大拍,古玉质量平平,稍好点的是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北京翰海的玉器拍卖有着优良传统,虽说近年拍品质量有些下滑,还是好过其他几家。其他拍卖行上拍的古玉,能有几件到代、无疑问的古玉就不错了。体量稍大的玉器看起来总有种似是而非的感觉。没有疑问的多是小玉件,价格很高,拍到手图个真而已,若想升值,恐怕得等几年,有点令人进退两难。 有几家公司稍有特色。北京诚轩所拍古玉量不多,物美价廉。春拍的清乾隆黄玉雕双联瓶断代准确,成交价62万多元;秋拍的清早期黄玉雕龙符牌成交价仅12万多元。古天一秋拍,来自日本藏家的玉器并不让人动心,倒是部分标注"明清"的玉器有意思,所标时代与其时代不符,买家比拼的是眼力了。需要说明的是,拍这些东西还是有后遗症的,拍品所标年代与实际年代不符,买家要重新确定年代,拍品等于没有流传有绪的记录,一切从零开始。 其他有玉器专场的拍卖行,拍品真假相间,考验着买家的眼力。古玉买家要有专业素养的火眼金睛,否则,不易真正踏入古玉圈。这也算是中国古玉拍卖的时代特色吧。 2.市场交易 拍卖市场如此,古玩市场又如何呢?市场交易已到了冰点状态。 古玉市场行情一年比一年差,商家亏损。如今,在古玩城开店的有两种人。一是新人。古玉生意不好,一批古玉店倒闭,又有新人进来。这些新人以收藏家为主,需要渠道将收藏变现,看到古玩城有空余铺位,就进来开店。因多是经商人士,开店的新人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不单纯靠卖古玉赚钱,开店也是尝试。二是旧人借债度日。能坚持下来的古玉商家,除了特别有实力者外,其他人多借债度日。中国债务问题突出,也体现在古玉行业上,一些古玩商以古玉作抵押,借钱度日,每年还些利息,尚勉强应付。如此操作,终难免债务危机的爆发。就算抵押的古玉有些价值,一旦还不上钱,拿到市场上出售,有几件能卖得掉?这还是在抵押品值点钱的前提下,如果抵押品不值钱,后果不堪设想。 3.民间交易 除了上述两种渠道,民间私下交易还是有的。有些人热衷古玉,无论是为了收藏文化还是将来的价值增值,他们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但个人的认识有限,需要与人交流学习,多年下来,形成了类似微信朋友圈的古玉收藏圈子,每个圈子的成员相对固定,不同圈子之间往来较少,即使偶有往来,也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别人的古玉。因为互相信任,圈子成员互相交易的古玉数额还是蛮大的。真伪好坏,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三、新玉市场 新玉市场的情况主要包括翡翠、和田玉、玛瑙等主要玉石品类 (一)原料 1.翡翠 翡翠市场一头高一头低,高的是原料市场,低的是销售市场。翡翠原料价格一直在飞涨,虽说2017年涨幅小于前几年,但原料的供应还是极度短缺。上半年的情况还好,原料价格涨幅不是很大,下半年的原料拍卖又开始紧张起来了。特别是12月的公盘,出现了即使是性价比极不合理的玉料也大有人抢购的状况。翡翠原料风险极高。据说,2014年缅甸翡翠公盘,一块重达233千克的标王,起拍价6000万欧元,按当时汇率计算,约合人民币5.28亿元。这块料切开后,只有表面很浅一层绿色,甚至连一支满绿的手镯都切不出来。 2.和田玉 与翡翠相比,和田玉的原料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 (1)籽料。这几年价格转向平稳,而2017年的市场却是在起伏中度过的。年初,有迹象表明,市场有所回暖,商家都准备大干一场,好将这几年低谷期所积攒的斗志都爆发出去。的确,过了年以后,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收紧,加之股市也无起色,开始有资金进入籽料市场,各个市场时不时地爆出大单,大有籽料重霸天下的意味。7月15日,西泠印社2017春季拍卖会上,重1565.2克的和田玉籽料拍出了1127万元成交,平均每克7200元,创近年和田玉籽料公开拍卖的纪录。8月,在新疆和田的巴扎(集市)上,一块只有9克的和田籽料,以45万元成交,每克5万元!好景不长,令人振奋的情形只维持了几个月,买家就无影无踪了,商家又在苦日子中盼着明天。 到了9月份,风云突变,和田地区原料产地管控加强,一段时间无籽料产出,导致籽料价格陡涨。到了11月份,好的籽料价格在源头标价更是涨了一两倍。然而,整个下半年,籽料的标价上去了,成交却下来了,即使偶有成交,价格也是极低,并没有高过涨价前。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 年初的涨价,是因为2016年房地产调控后,部分资金无太好的出路,在看到这时的籽料价格的确低廉后,遂进入籽料市场,但这部分资金并不是理性有序地准备长期进入,而只是短线行为,导致籽料市场交易放大,价格有所上涨。由于没有后续资金的支持,涨价只能是昙花一现。 9月份以后的原料价格奇高,应该只是一时的情形。在全国环保一片紧的大环境下,和田地区也不例外,对产出籽料的河床、河滩限令禁挖,导致和田地区一籽难求。其实,和田地区籽料的缺乏不能代表全国范围内的原料都紧张,这些年,和田出产的籽料数量每年多在几十甚至上百吨,这些籽料大多沉淀在民间。即使是和田地区籽料的产量,也没受太大影响。截至9月份,和田地區的籽料已出产了一大半,也有十几吨,比起往年少几吨,在全国这么大的市场上,应该不会引起什么波澜,更不会引起籽料价格成倍上涨,这种籽料大幅度上涨的情况,多少有些人为扩大的因素。 (2)青海料。青海料是和田玉玉料市场的主力品种,2017年也不例外,意外的是价格比往年有了提高,特别是高端玉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往年好的玉料能达到1万元1千克就不错了。2017年的青海料,2万元1千克的情况比比皆是。当然,低端的原料还是有的,价格也没涨多少,只不过是较往年少些罢了。 (3)俄料。俄料也是中国玉器的主要玉料品种,价格较为稳定,即使上涨,也较为平缓。2017年的情况大不一样,俄罗斯原料供应商大幅度地提高了玉料出矿的价格,他们认为中国玉料进口商从他们那里进口玉料只是运到中国就能赚到很多钱,这钱赚得也太容易了,因此他们直接将矿山玉料价格提高一倍。即使是俄料矿山价格提高了这么多,玉料进口商虽说无奈,但也要吃饭,所以上半年还在进料,但国内接受不了这么高的价格,最后只能降价甩卖,结果大幅度亏损,下半年就没人进口俄料了,市场上虽还有俄料流通,多是前几年的库存,不知道这批玉料售罄以后会是什么局面。 (4)韩料。韩料属于低端玉料,矿山产量稳定,本不应该紧张,但是2017年玉料进口受阻。价格虽说没有大涨,但由于原料供应短缺,多少也涨了一些,涨幅大约在20%50%吧。 3.析木玉 在玉石原料方面,最具特色的是被称为"析木玉"的原料。析木玉是产于辽宁海城的一种玉料,成分是透闪石,也可以称为"和田玉"。析木玉近年在市场上频频出现,但成交较少,多在辽宁,最多也就在东北范围内流通,很少进到中原销售,没有在市场上形成多高的关注度, 2017年析木玉活跃,关注度大为提高,价格上涨,克价多在几千至万元左右,直逼和田籽料的价格。析木玉颜色纯正,细腻度好,最初是上海玉雕师倪伟滨先生发现了析木玉的优点,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超凡的治玉功力,做出了一批以析木玉为原料的旷世之作,所售作品价格较高。然而,倪伟滨析木玉作品价高是因为他对析木玉料具有独到的见解,作品的价值所在是倪伟斌先生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技巧。所以,不应该简单地把倪伟滨析木玉作品的价格除以所用析木玉原料的克数,然后就按所得克价来卖料了。高价的情况会持续多久?我们拭目以待。 4.玛瑙 玛瑙以南红玛瑙、战国红玛瑙为代表。热了几年的南红,这两年价格下滑。这只是价格的回归,好的南红玛瑙并没有降价。四川凉山地区的瓦西料,颜色纯净、温润细腻,适合雕刻,是南红的主力品种。这也表明,人们认识某种玉料料性的过程是不断完善的,最终会找到玉料的最佳用途。战国红多产于辽宁和山西,2017年,内蒙古等地的战国红玛瑙大规模进入市场,价格适中,颜色靓丽,成为战国红的又一来源。 (二)市场 销售市场不温不火。 1.翡翠 市场销售差强人意,按常理来讲,在原料供应紧张的情况下,肯定会引起国内翡翠成品价格的上涨,不说大涨多少也该涨点吧。然而,事实刚好相反,2017年翡翠成品的价格不但没涨,反而降了,普品降了20%30%,高档品甚至跌了50%。这一方面说明经济形势不好,东西卖不出去,商家降价是为了出点货,回笼点资金,另一方面则说明前几年的翡翠成品价格实在太高了,远远超出人们的购买力了,2017年的价格下降也算是正常的价格回归。 2.和田玉 2017年,和田玉的销售市场同样不尽人意。 (1)拍卖市场。拍卖越来越成为新玉销售的一种方式,市场的认可度已大为提高。经营和田玉的拍卖行,博观、正道等专业拍卖行坚守正业,力争将主业做大做强,也有西泠印社拍卖等综合性拍卖行,领军中国拍卖界的中国嘉德的新玉拍卖则格外引人注目。 具体来看,博观、正道两家专业和田玉的拍卖公司做得都很专业,拍品的选择非常到位,价格的定位也有针对性。博观的价位略高些,面对的是较高端的收藏群体,正道的价位稍低些,针对的是大众收藏人群,由于定位明确,市场反响较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西泠的新玉拍卖一如既往,除了一颗籽料的拍卖引起较大轰动,其他的玉器拍卖中规中矩。倒是中国嘉德的新玉拍卖颇为引人注目。中国嘉德有新玉拍卖传统且长期坚守,大英博物馆收藏的翟倚卫白玉雕"别寻方外去"牌2014年11月20日曾在中国嘉德上拍,可见嘉德人的国际视野。2017年春拍,中国嘉德新玉拍品风格转换,"天撷英华——当代玉石雕刻艺术家专场"成交率37.88%,成交额73.83万元,业绩不甚理想;秋拍的情况好多了,特别是上海玉雕师倪伟滨的白玉雕锦灰堆摆件拍出了322万元,也算是秋风中的暧阳吧。 (2)销售市场。相较2016年,玉器销售情况不乐观。年初时有波销售热潮,商家以为和田玉的第二个春天来到了,互相奔走相告,也的确有不少大单成交。可惜,好日子只维持了一两个月,买家就不见了。大单没有了,摆摊的玉商勉强度日。到了年底,各玉器市场出现大批撤店现象。 具体来看,作为全国最大的批发市场,河南镇平市场也是中国玉器行情的晴雨表,虽说也有高潮,例如5月份的市场暂短回暖,但全年多数时间都处于低迷状态。即使有电商的销售额支撑,全年的成交额也较2016年降低了20%30%,折射出全国各地市场都处低迷的现实,上海、苏州、北京的市况都差不多,市场内多数时间是店员数量多过顾客数量,哪家店里一天之内来了几拨客人看货都成了新闻。因此,商家要么撤店离场,要么举债度日,要么勒紧裤带,市场一片萧瑟。 2017年的市场低迷,既有外部大环境的原因,更有其自身的原因: 第一,作品一成不变。玉料贵是现实,然而,太重视这个现实,太把玉料当回事,这玉器作品就没法做了。玉器从古到今,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文明的载体,是因为使用者多重视由玉料琢磨而成的玉器本身的人文观念和社会功能,而不是单纯看重玉料本身。当下,玉器的造型和文化已成次要因素,玉料倒成了主要因素。玉雕师一定要将玉料利用达到最大化,所做作品多是在最大限度保留材料的基础上稍事雕琢,有个样子罢了。至于体现的是什么文化理念,对中华文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根本没人考虑。一些玉雕师多以堆砌古代玉器纹饰为创作思路来雕琢,有些纹饰既无清晰的文化表达,也与表现材料特质没有关系,甚至不能令人有美的感受,最多也就是个符号而已。人们戴着这些配饰,把玩着这些把件,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心灵启示和品德陶冶?别说买家不知道,恐怕就连创造者也不知道。这样一来,这些器物只是价值符号而已,还不如直接收藏玉料了。如果大家都收藏原料,这和文化,特别是玉文化又有什么关系。 第二,购买力提升速度有限。如今玉料的价格已很高了,制作成玉器的价格更是不菲,已经不是寻常百姓能玩得起的东西了。前些年,玉料价格不是很贵,万儿八千元还可以买到不错的玉件,因而,无论懂玉,还是不懂玉的人都可能随手买点小东西,这个购买群体只是普通珠宝消费者而不是玉器收藏者,对玉器也没有太多的关注,他们的购买行为随意,但占市场份额比重大。这几年的情况大不相同了,买玉的人已成为专业户了,要么是专业藏家,要么是职业商家。 专业藏家经过市场磨练,有相当锐利的眼光,市场价格底线摸得很透,不见性价比极高的东西不会出手的。如今,玉料价格涨起来了,别说涨几倍,就是涨一倍,这些人当中的大多数人也买不起。退一万步讲,就算买得起,他们的心理也不会平衡。 职业商家是购买玉器的另一支重要力量,但他们只是中介而已,没有几个边买卖便收藏的商家,即使有这个心,也不一定有这个实力。玉器价格的上涨,他们的商品价格也得上调,藏家买得少了,生意很难做。玉器作品涨价,对他们来说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关门,要么咬牙坚持下去。 第三,藏家固化现象。我们现在需要正视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藏家固化现象。造成藏家固化的原因,首先,是价格逼出来的。试想,一件玉器的价格只有几千元钱,人们不会太在意地就买下了,当然,买家买时可能抱着升值的目的而购买。一件玉器的价格太高,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时,人们的购买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更多地会考虑这件玉器的投资价值。和田玉是一门有一定门槛的学问,需要人们在和田玉的大范围内弄清楚韩料、俄料、青海料、和田山料及和田籽料等区别,否则稍不留神就会走眼,这个走眼的代价就是金钱的损失。还是那句话,花钱少的时候怎么都好办,大不了几千块钱打水漂了。玉器价格高了,那种随性购买的人不能说没有,但是太少了,更多的人是慎之又慎,捂紧口袋,根本不买东西。这就太恐怖了,没有新资金流入,单靠市场的老油条在混,东西卖给谁57这样会使市场越来越小,最后成为少数人自娱自乐的小天地。 第四,摆件增多。2017年的玉器作品"百花齐放",造型多呈鲜花盛开状,主要用于观赏。这些玉器多利用材料的不同颜色,巧雕成观赏性极强的摆件。单独看这样的玉器没什么不对,但在展会上集中展示味道就有些变了。利用原料的不同色彩进行巧雕,这样的玉器也是中国玉器大家族的一员,历史上就有过许多巧雕的优秀作品,在今天玉器百花齐放的时代,更应有她们的地位。问题是,这类作品的比例大了,会使人误以为这就是玉器作品今后的方向,难免有误导的成分在内了。 纵观8000年承载中国玉文化的玉器作品,大多以能够触摸的形式而存在。玉器的觸感是玉器审美的独有形式,这是区别于其他艺术品审美的特点之一,更是玉之五德——"仁"之所在。历史上,不只手可盈握的手把件,就是大一点的摆件如案头文房四宝等,也是可以用手把玩的。玉器具有触感的美的享受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相比的,这是中国玉器的精华所在。现在的这些玉雕走上了所谓更具观感的雕塑作品之路,与具有触感美的传统玉器差别巨大,无疑将失去追求中国玉器触感美的收藏人群。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笔者相信,这些问题将会在中国玉器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克服,最后达到平衡。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会不断提高,具有触感美的玉器数量增加,都会使玉器行业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2018年的来临,玉器行业会有更多的利好出现,玉器的春天终究会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