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首届全国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在京启动,主题为"安全用妆,点靓生活"。 随后不久,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管"APP上线!而在2018年,我国已备案的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达130多万个,持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已有4700余家。 "化妆品监管"APP具有化妆品数据查询、专题科普、投诉举报等多种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扫码和搜索,便可查询化妆产品的备案编号、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编号等相关信息。 以后小鲜肉们想知道手里的化妆品是否正规,动动手指就能查阅。通过App,大家可以方便获知近期国家药监局监测、监督的假冒伪劣、不合格化妆品信息,这对帮助消费者避免"踩雷"有很大的帮助。 过往种种假货多,"刷单"也可导致入刑 2月份,重庆女子在朋友圈卖"三无"减肥药,检出有毒有害成分获刑7个月。 3月份,江苏某被称为大牌彩妆的口红可能产自地下工厂,成本仅2元,1天生产1万支。 而且这些非法工厂一般都位于居民楼或废弃厂房内,平时大门紧闭,若事先不能得知内部消息,外人根本看不出端倪。 化妆品造假的方式让人防不胜防,以下造假方式令人咋舌。 1、回收空瓶 不少人甚至猖狂地在网上出售空瓶和回收空瓶,特别是一些大牌护肤品的热门产品,有的人甚至直接在官方旗舰店的商品问答下面求空瓶。 如果消费者买到这样的假货,从外观根本就看不出真假,得用了产品才知道。 2、一半真一半假 上一年张辛苑就买到过"前半部分是真后半部分是假"的蓝鱼子面霜,她说用一个星期之后才发现下面一层是硬硬的猪油膏,可真让人防不胜防。 口红也有不少如此造假的,为了混淆消费者,口红上半部分是真的,下半部分才是假的。这不禁令人哭笑不得,如果造假之人将这份"用心",用到其它正经事情上或销售策略上,说不定会卖得更好。 3、真假混卖 某宝上一些卖假货的代购店,都不是全部卖假货,可能觉得这样太容易掉马甲了。所以他们喜欢真假货掺着卖,如果碰到这样的店铺,消费者买到手的是真货还是假货,只能靠运气了。 4、小票造假 有些代购会以小票为依据,力证自己买的是正品,但是现在小票造假也多了去了,所以小票并不能说明他卖的一定不是假货。 5、利用PS造假品牌授权书 有些店家会说自己是官方指定代售点,或者说自己是官方授权的,证书他们也有,他们老板让他们P过品牌授权书,以及各种资质证书。 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如果不确定的话可以直接咨询品牌官方,给官方发邮件询问、打客服电话咨询都是很简单的事。 《电子商务法》颁布,整治电商环境。 面对泛滥的造假现象,国家也不是干瞪眼的。 今年1月1日起,我国电商领域首部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要求个人代购和微商也须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依法纳税,违法将面临最高200万元的罚款。 《电子商务法》是我国电商领域首部综合性法律,由于关系到亿万消费者的"买买买",前后历时5年,3次公开征求意见,4次审议之后才正式出台,针对舆论关注的个人代购、卖假货、刷单、大数据杀熟、捆绑搭售等都做了相关规定。 代购、微商、网络直播纳入范畴。 《电子商务法》第九条:电子商务经营者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 "刷屏"禁止 《电子商务法》明确不得编造评价,不得删除评论。不少卖家存在利用"返利"、"小恩小惠"诱导消费者给好评,同时买"水军"刷好评。很多消费者购买了质量有问题的产品,反映真实的差评却在评论区"消失"了。今后这种情况将得到改善。 《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第三十九天:不得删除消费者对其平台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评价。 总的来说,《电子商务法》针对的不是个人,而是电商平台,平台需要为假货和侵权的泛滥担责,对平台的施压,可以由上至下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达到打击假货和侵权的个体商家的目的。 而随着"化妆品监管"APP的上线,配合《电子商务法》,国内电商环境将慢慢转向正规化, 好产品将会逐渐透过假货的"雾霭"呈现给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