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的一天,在群商云集的上海,一个叫徐德琼的商人格外兴奋,他的商行里也是一派繁忙景象。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知悉徐老板的商业筹划,但大家都从他的面部表现猜到本商行即将有大事发生。 这天,徐德琼早早洗漱后,从众多伙计中挑选出一些忠诚可靠、精明强干者,亲自带着他们精选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这些年间,他对蚕丝生意,始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终于以"荣记湖丝"的精良品牌蜚声商界。此次,他将面临更加严苛的考验,一旦成功,他的事业将为之海阔天空,而一旦受挫,遭到负面言论的将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因此自己如履薄冰,也要求大家凡事小心翼翼,不能有丝毫闪失。 终于,徐德琼和伙伴们一共精挑细选出12包"荣记湖丝",以最快的速度运至伦敦,那里有一次极为隆重、绝不可错过的博览会,连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都向全世界广发邀请函。 初来乍到,西方人并不看好"荣记湖丝",虽然中国的丝绸闻名世界,但谁敢保证但凡中国商人的蚕丝都是稀世珍品?既来之则安之,徐德琼做好了长期"备战"的准备,他一边安抚着急躁叫屈的伙伴,一边耐心地等待,寻机让自己的蚕丝脱颖而出。 此次来伦敦可谓机遇难得,自己敢为天下先,大胆而牢固地抓住了这次机会,在其他商人眼里也算"异想天开"吧。来到伦敦后,方知"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国丝绸世人皆知,但那只是整体上的美誉,尚需要后来的每一位商人在美誉之上再加美誉,精明的西方人绝不会因为中国丝绸在历史上的信誉而忽略现实的检验。自己既然来了,就要用过人的耐力和诚信来让西方人敞开大门,欢迎一如既往甚至更加精良的中国蚕丝。 徐德琼深信自己和伙伴们过硬的眼光,经过万里挑一方才远渡重洋的"荣记湖丝"绝不会砸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信誉招牌,更不会有辱于中国蚕丝的光荣和梦想。 那时候,中国的商人还不太注意商品的外包装,"荣记湖丝"的装潢也很简单,徐德琼也认为自己有一颗诚信的心或者勇敢的心就足够。然而,西方人并不这样看待,他们在讲究质量的同时,也在意外观,结果徐德琼的湖丝在很长时间内鲜有人注目,过问者寥寥无几。这更让同行者心急火燎,却手足无措。有人建议马上换包装,徐德琼制止了大家,称如此手忙脚乱地换包装,反而弄巧成拙,得不偿失,因为外人会对这种突然的变化产生顾虑和警觉,认为你果真败絮其中,才如此在意人们的评论而且匆忙换掉最初的外观。既然我们以朴素的本相示人,以内在的质量接受时间和所有人的检验,那么就始终如一,坚持到底。 此次博览会历时六月,正可以做到"路遥知马力"。后来,徐德琼褪去一部分"荣记湖丝"的外包装,历经半年之久,它们依然簇新如初,经过重重考验的精良品质令人惊叹,可谓"金玉其中",无人争锋。人们对来自中国的"荣记湖丝"口耳相传,有口皆碑。徐老板的信誉招牌越擦越亮,他的湖丝崭露头角,很快在伦敦站稳了脚跟,同行的伙计们不由喜上眉梢,做事更加兢兢业业。 伦敦的此次博览会正是日后的世界博览会,当时还叫"万国博览会"。在最后的工艺评奖中,"荣记湖丝"力挫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一举夺得金、银大奖。评委们一致推该湖丝为"会中第一","中外人无异词";女王维多利亚亲自为之颁奖,并赐赠"翼飞美人"执照一份,允许"湖丝"进入英国市场。这是中国产品首次在世博会上取得金奖,商人徐德琼也由此开创了中国在世博会的历史。 商业头脑敏锐的徐德琼马上描摹下"翼飞美人"的图案,以此做为"荣记"产品的商标,并广为宣传。此后,"荣记湖丝"畅销海内外,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