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三大误区


  班主任工作既繁重又复杂,最能考验一个老师的耐心与智慧,也最能锻炼一个老师的能力。很多老师都是在当了班主任之后,才逐渐走向成熟的。然而当前,许多老师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仍存在误区。
  误区之一:科任老师的课堂纪律与我无关
  不少班主任认为,只要管好自己的课堂纪律就行了,至于其他科任老师的课堂纪律,那是他们的事,与自己无关。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一位美术老师,不擅管理课堂纪律,一上课学生就乱成一锅粥,相关班主任不但不过问,有时还冷嘲热讽,在一边看笑话。这些班主任都说,美术课的纪律是美术老师的事,与他们无关。
  我认为这种观点不对。虽然每位老师都有责任管好自己的课堂纪律,但现实中却并不是每位老师都善于管理,比如我说的那位美术老师。还有的老师虽然具备管理能力,但由于某种原因只求"安静",只要不影响其他人,他就"容忍"个别学生开小差。这两种情况都会对班集体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学生会因之不思学习,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并"传染"给别的学生,严重的还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
  所以,作为班主任,不仅要管好自己的课堂纪律,还要关注学生在其他老师课堂上的状态,要教育和约束好自己的学生,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而安全地上好每一节课。
  误区之二:学生在校外犯错误与我无关
  一次,五年级的一个女生向班主任告状,说某同学在家打她了。可是,该班主任不但不处理,还反过来斥责告状的学生:"在家发生的事,你不找他家长,找我干什么?什么事都来找我,我还忙不完了呢!"告状的学生只得嘟着嘴悻悻地走了。
  在家发生的事,真的就与班主任无关了吗?我认为这种认识也不可取。虽然有关条文规定班主任不需要对学生在校外的安全负责,但这并不意味着班主任也不需负教育之责。从逻辑上说,学生在校外的一切表现,都与其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密切相关。可以说,学生在校外的一言一行,正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反馈,表现良好说明教育有效,表现不良则说明教育存在问题,班主任就应该进行反思,以改进和加强教育。
  现在校园欺凌事件频发,而且有的还很严重。试想一下,如果前面说的那个打人的学生不受到批评教育,有没有可能继续打人甚至变本加厉?这样发展下去,造成严重后果难道不可能吗?彼时纵然事情发生在校外,但作为他的班主任,又于心何安?要知道,班主任其实只要张张嘴,学生就有可能变好,悲剧就有可能不会发生!
  因此,班主任应该树立正确认识,把自己教育管理的触角伸到学校的院墙之外,学生走到哪里,教育管理就应该跟到哪里。唯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误区之三:科任老师已经处理过就无需我再处理
  在日常工作当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就是学生在科任老师的课上违纪犯错,而科任老师也处理过了。这种情况,班主任还需不需要过问呢?有些班主任认为,既然是发生在科任老师的课上,那就与自己无关,更何况科任老师已经处理过了,自己再过问,等于多此一举。
  这种认识也有偏颇。我认为即使科任老师处理过了,班主任也应予以关注,进行必要的再处理。这绝对不是多此一举,理由如下:
  1、班主任有必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把握班级的所有情况。如果班主任对自己班级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不清楚,这就是一种失职,就无法掌控全局,无法防患于未然。
  2、班主任有必要了解科任老师的处理措施和结果,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把事情处理得公正、圆满,如果科任老师处理得不好,就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留下隐患,所以班主任必须进一步处理。而就算科任老师的处理没问题,班主任再多说两句,也是有好处的,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重视和关心,从而增强了教育的效果,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3、班主任需要思考事件中隐藏的问题,或是反思自己的管理漏洞。有研究灾难的专家说,一次大的灾难之前,通常会发生30次的小事故,或是会发生100次的预兆。暂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权威,数字是否准确,但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即事情发生之前都会有预兆,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班主任要认真对待每一次事件,斩发展苗头,堵管理漏洞,这样才能使班级更加和谐,更有活力!
  总之,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正确把握班主任工作的特点,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只有这样才能做得更好。
网站目录投稿:宛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