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上心理辅导课时,我们首先要做一个练习。大家闭上眼睛,去听、去闻,去感觉皮肤,1分钟之后,让他们报告听到了什么。然后,睁开眼睛再看一下这个环境,哪些是他们刚才闭上眼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 比如那盆绿色植物,有人注意到了,有人没注意到。有人会说,我原来以为屋子里有4个人,其实有8个。他/她就会发现,他们看了,但没有看全。实际上,没有人能真的看全。通过这个练习,学生们认识到:我们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全知全能,我们知道的远没有想象的多。 我知道我不知道 人类是太骄傲的一个物种,以为我睁开眼睛,世界就全部在我的头脑里,在我的认识里。其实你睁开眼睛,很多东西都被你漏掉了,你根本不知道。举个例子,你不知道你的头发、指甲是怎么长出来的;心脏在你紧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看见一个陌生人的时候,你的应激系统是怎么做的;下楼梯时,你所有的关节、骨骼、肌肉、神经是怎么配合的......你对你身体的90%,甚至99%都不太了解。不知道但并不等于不进行。你虽然不知道心跳,但它每天都在自行跳动。我们的心灵和潜意识比我们的意识要聪明多了,它在自动地去做事情。 我们对自己的了解,比起不了解的部分,太少了—未知是巨大的。所以,我们才有自我认识的必要。有句话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我不知道。最高境界是什么?我知道我不知道。只有承认生活大部分是未知的,你才愿意打开你自己。只有知道我对大部分都不清楚,我今天和你在一起,发现对这个问题还是有想法的;明天和他在一起,发现对那个事情挺感兴趣的。一次次,一步步,我才会逐渐发现自己不知道的部分。 越近越看不清 记得《过把瘾就死》里面说,多清楚的字,离近了,都看不清楚。若说认识自己,你离自己那么近,怎么可能看得那么清楚?你怎么能看见自己走在远处摇曳的身姿呢?所以,有的人看了拍的摄像之后说,我是这样的吗?完全不能相信。 当你知道自己不知道之后,你就愿意听别人说,你是怎么样的。你是确定的,但你又是局限的。你永远不可能看到你的后脑勺,这就是你的局限。我们自己看自己,相当于一个杯子从内部看自己;别人来看你,相当于从外部看。这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说一个杯子既有内侧面,又有外侧面,所以这两部分都是它。 比如,你的家长说你很聪明,但是在团体里,你的同学就会说,你怎么那么笨啊,连别人想要跟你说句话,你都看不出来。如果你不了解还有你不知道的东西,你就会说,我才不笨呢,因为我妈妈说我聪明。你就没有机会知道,在一个同伴的群体里,当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你不能觉察,就是笨。 健康未必快乐 当一个人更多地认识自我,包括知道自己知道的部分,也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部分,你会发现那个人变得很平和,你跟他在一起会觉得舒服。当然,他跟他自己在一起也很舒服。 能够接受从不同的视角看自己,这样做至少能对自己的认识更多一点,更全面一点。也许从心理健康角度说,一个人更了解自己,是更健康的。但是我又有一点担心,有些人会觉得,更健康就意味着更快乐。其实,更健康有时并不意味着更快乐。因为有的人每天父母都说他/她天仙一样聪明,没有说不好,他/她感觉很快乐。但当他/她和别人在一起时,别人说他/她社会方面很弱智,他/她就不会那么快乐了,但对自己的认识其实是更全面一些,社会适应性会更好。因为一个只知道自己优点的人,很可能在同人打交道的时候,特别不恰当。他/她会非常骄傲,在别人痛苦的时候,大概也没有能力去体会别人的痛苦。时间长了,沟通可能会有问题。 转自:http://www.psycofe.com/read/readDetail_23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