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如何急救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具体急救措施要视其情况而定: 一、当溺水者救上岸后清醒,有呼吸有脉搏: 此时建议呼叫120,陪伴,给其保暖,搓搓其手脚,然后直接等待救援人员或送医院观察。 二、当溺水者救上岸后昏迷(呼叫无反应),但有呼吸有脉搏: 建议立即呼叫120,然后将溺水者头偏向一侧,清理其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再等待救援人员。期间还需密切观察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心肺复苏。溺水者口中有时会有泥沙等异物,这些异物可导致气道梗阻,影响后续的人工通气,故需要进行清理。 三、当溺水者救上岸后昏迷,而且无呼吸有脉搏: 这是一种类似"假死"状态,患者喉痉挛,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仅给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恢复呼吸后,可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 四、当溺水者救上岸后昏迷,无呼吸又无脉搏: 这时让附近的人打急救电话,然后自己先立即溺水者的清理口鼻异物,然后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即采用A-B-C心肺复苏的急救顺序。不能干等着急救人员,那是来不及的。 1、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尽量保持肺脏与外界相通,避免误吸窒息。具体方法: (1)仰头抬颏法。左手手掌按住病人的额头,右手食指和中指抬起病人的下颏,使头后仰大约40度左右。当怀疑有颈椎损伤时,应用此法。 (2)仰头托颈法。左手手掌按住病人的额头,右手四指伸过后颈部,用右手"虎口"处托起颈部。当有口腔异物的时候,要抠出气道内异物,称为清理呼吸道。(家庭急救时,可以在后颈部和肩部垫上薄枕,头部轻轻下压后仰,同样可以开放气道。当病人牙关紧咬,存在自主呼吸时,可以用筷子撬开口腔,用牙垫撑开,防止咬破口唇和舌。 2、人工呼吸 只有开放了气道,才能判断是否有自主呼吸,才能开始做人工呼吸。施救溺水者,人工呼吸很关键。由于溺水的根本是因为气道痉挛而造成缺氧,所以人工呼吸就成为施救关键。 (1)口对口 开了气道后,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封闭患者的嘴周围(婴幼儿可连同鼻一块包住),向患者口内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吹气量1000毫升左右,直到胸廓抬起,停止吹气,松开贴紧患者的嘴,并放松捏住鼻孔的手,将脸转向一旁,用耳听有否气流呼出,再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为第二次吹气做准备,当患者呼气完毕,即开始下一次同样的吹气。 若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呼吸,则要进行持续吹气,成人吹气频率为12次/分钟,儿童15次/分钟,婴儿20次/分钟,但要注意,吹气时吹气容量相对于吹气频率更为重要,开始的两次吹气,每次要持续1~2秒钟,让气体完全排出后再重新吹气,一分钟内检查颈动脉搏动及瞳孔、皮肤颜色,直至患者恢复复苏成功,或死亡,或准备好做气管插管头。 (2)口对鼻 当患者有口腔外伤或其他原因致口腔不能打开时,可采用口对鼻吹气。开放患者气道后,头后仰,用手托住患者下颌使其口闭住。深吸一口气,用口包住患者鼻部,用力向患者鼻孔内吹气,直到胸部抬起,吹气后将患者口部张开,让气体呼出。如吹气有效,则可见到患者的胸部随吹气而起伏,并能感觉到气流呼出。 3、胸外按压 紧靠患者胸部一侧,为保证按压时力量垂直作用于胸骨,抢救者可根据患者所处位置的高低采用跪式或用脚凳等不同体位。正确的按压部位是胸骨中、下1/3。 具体定位方法:抢救者以左手示指和中指沿肋弓向中间滑移至两侧肋弓交点处,即胸骨下切迹,然后将示指和中指横放在胸骨下切迹的上方,示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即为按压区。 将另一手的掌根紧挨示指放在患者胸骨上,再将定位之手取下,将掌根重叠放于另一手手背上,使手指翘起脱离胸壁,也可采用两手手指交叉抬手指。抢救者双肘关节伸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压,下压深度为4~5厘米,按压频率为80~100次/分钟,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对儿童进行闭胸心脏按压时,按压部位与按压频率与成人相同,但按压深度为3厘米,动作要平稳,不可用力过猛。如胸外心脏按压的对象是婴儿,其操作与成人及儿童有一定区别。婴儿的按压部位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交界点下一横指,抢救者用中指和无名指按压,按压深度为2厘米,按压频率100次/分钟以上,不可用力过猛。 整个操作是:2-5次人工呼吸—30次胸外按压—2-5次人工呼吸—30次胸外按压,随后进行2:30的循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第一时间为溺水者提供充足氧气。当然,切记同时要呼叫120,并持续复苏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注意:心肺复苏指南急救顺序是C-A-B即: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但救溺水者的顺序则确应是A-B-C,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因为溺水者是窒息缺氧性心脏骤停,供养是首要目标,所以应才采取A-B-C顺序。而C-A-B顺序多是基于心源性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