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以大多数人的能力程度还谈不上抓风口


  01
  最近不知道咋回事。   和我聊转行的人特别多。写程序的,问现在写公众号能不能来得及;刚毕业的,问能否把拍视频作为发展方向;干了几年想转行的,好奇做自媒体拍视频是不是真的可以赚到钱。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好事。   一方面新事物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人人都希望踩准风口扶摇直上。   就像有阵子,突然特别多人去考MBA一样。很多人把一纸MBA学位证书当做包治百病、缓解焦虑的解药。   我有个程序员同事,28岁时大概是察觉到30岁的危机大门徐徐靠近,一时也不知道如何转型,于是花了十几万赶紧去考了个MBA。   准备跳槽时,傻眼了。   职业生涯没有如预期那般柳暗花明。   说句大实话,IT行业对MBA并没太多执念,它就是个锦上添花的学历象征而已。做技术,看你对主流技术是否熟悉、参与过什么规模级别的项目、有什么经验能力;做管理,往往也需要技术背景作为支撑。   只是同事太焦虑太迷茫,情急之下,只好跟风去做些什么。   后来大概是眼瞅技术型员工的"30岁危机"来临,光上上网课买买书的剂量已经不够了,网络上看到不少与自己有相同状况与心态的人,于是火急火燎地希望"读书深造"为职业发展铺路。   然而,单纯靠追风口实现预期目标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   这年头信息壁垒已经很小了,每个风口都浓眉大眼地站在大家面前,你看到的,别人同样能看到,你去做的事,很多人同样也在做。   差距在于两点:   1、你是否看到风口的本质;   2、你是否有把握风口的能力。   它们决定了截然不同的结局。   02:
  再说一件事吧,关于视频号。   这两年很多朋友踏入视频号领域,时常看到相关内容里有"一定要做"、"必须要做"、"绝好机会"之类的字眼。有时与一些自媒体小伙伴聊天时,他们往往说,视频是趋势啊,是风口啊,赶紧上车。   了解新形势肯定是必须的。   只是,如果每看到一个新机会就见风使舵地去追逐,大概率只是没搞清楚自己擅长点,以及缺乏定力的表现。   有个读者朋友说,他2016年开始写公众号,然后2017年写微博和知乎,2018年听说今日头条容易变现就开始写头条,去年还做过抖音,今年看到视频号这么火就马上又着手做视频号。   几年下来,每个都做得乏善可陈。   这种感觉估计很多人都有。   明明拼命地想抓住风口,可兜兜转转,好像什么都没抓住。   其实现在的人并不缺乏追逐风口的想法和执行力,反而在不断出现的新形态中,迷失自己,搞得越来越焦虑。   就说新媒体吧,不管形式再怎么变化,底层设施依然是内容,而内容最核心的依然是文字。   形式丰富固然是好事,但舍本逐末地去追逐形式上的风口,往往容易忽视那些本质的、不变的东西。   之前我看过导演李安的一段采访,他拍电影有个观点,简单来说:   不太在意圈子里流行什么。   比如手摇摄像机是不是更流行、低成本是不是显得更厉害、艺术片是不是比商业片高贵,李安说自己根本不吃那套,就只是在拍电影。   想干好一行,核心不在于了解多少新技术和新方向,而是你有能力牢牢抓住最本质的逻辑。   它们是安身立命的基础。   03:
  前几天,我一位做网络工程师的前同事说,觉得进入瓶颈期,考虑是不是转行换个工作。   这不是他第一次说想转行了。   他在通信公司做了5、6年,早些年他就说,通信行业已经没落了,没太多发展前途,最好尽快转到朝阳些的行业。网络工程师这个岗位也是吃青春饭,在公司里不被重视。   真的是行业限制你了吗?   是行业没落了,还是你混得不好呢?   坦白讲,多数人的职业发展,远远没到被"行业瓶颈"限制的程度。   瓶颈是再正常不过,总有些阶段,你一直努力没什么收获,职位没上升、薪水没上涨,也不知道未来路在何方。于是不少人希望通过转行,重启一把,看看能否蹭些行业红利。   听说AI应用很热门,结果发现专业和能力不匹配;   听说新媒体是趋势,结果做内容大半年了浏览量依旧寥寥;   听说区块链是方向,结果捯饬了半天连概念都没太搞明白。   追风口这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你认真观察不难发现:那些厉害的人和厉害的企业,有一些确实乘风而起的,但没有一个是隔三差五追风口的。   就比如说华为吧,内部有个《华为基本法》,其中第一条就是"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   做了几十年通信,过程中有太多的"风口"。做房地产、做互联网、做资本运作,但就像任正非所说: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二十多年来只是爬呀爬,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鲜花,没有被所谓的风口所左右,只是傻傻地走自己的路。   这是一种聪明的定力。   不断地在主航道上突破一个又一个瓶颈,解决一次又一次危机。直至将优势如滚雪球般地越滚越大,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   04:
  现在市面上很流行一个观点,选择比努力重要。   这话当然也没错。   比如同样是程序员,有人996好几年结果被公司裁员;有人搭着公司IPO东风实现财务自由。再比如同样买房,有人买了大城市的房子资产几年翻番,有人买在老家18线县城,房价不升反降。   可没有一条道路是容易的,哪怕你做的事情正当风口,前方都有无数的坑,你都有几百种理由打退堂鼓。   追风口,更多时候带有些偷懒的味道。   媒体经常说谁谁踩了这个风口,那个风口,给人一种只要追上风口就可以躺着挣钱的错觉。实话讲,以我们这代人的觉悟,最大的陷阱不是错过什么机会,而是太害怕错过机会,导致风口没踩准几个,反而过程中不断踩坑。   敏锐发觉、积极尝试新事物确实是件好事,但更重要的,是你要懂得判断这个风口能给你带来什么。   相比"追风口","反风口"能力要重要100倍。   抓住那些不变的东西,认清优势,深耕某个领域,你的优势才能形成叠加效应。   再说一句大实话吧,以大多数人的能力程度,谈不上抓风口。   那些"在风口上飞起来的猪",都不是什么普通的猪。如雷军说的那样,任何人在任何的领域的成功,都需要1万个小时的苦练。大家千万不要忽略今天在空中飞的那些猪,他们都不只练了1万个小时,可能练了10万个小时以上,这就是被大家忽略的前提。   所以说,别过分放大红利、趋势、风口之类重要性,而忽视了自己的实际水平。   这世上没那么多光彩夺目的风口,踏实做事,才是不变的风口。
网站目录投稿:涵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