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 赤脚,直接站于地面,触感会明显;不要站在厚垫子上,站不稳。 两只脚分开站立,两脚之间距离一拳头宽即可或以自己感觉可以长时间站稳宽度即可。 两只手放在前面,自然下垂,轻轻地将一只手搭在另外一只手的手背上,慢慢地闭上眼睛,嘴唇轻轻闭合。 首先,两个缓慢的深度呼吸: 呼气时,如理作意将胸腔、肺腔污浊的空气全部排出; 吸气时,如理作意将新鲜的空气一点一点慢慢注入胸腔、腹腔。 呼气、吸气时,头、腰、背获得自然挺直的状态,而不是僵硬且紧绷的直; 其次,呼吸完毕,觉知身体和心是否舒适: 如果感觉身体僵硬,继续缓慢地呼气、吸气,直到身体放松; 如果感觉心里憋闷,继续缓慢地呼气、吸气,直到心里舒畅。 观照目标: 观呼吸、观腹部起伏、观心跳、观色身展现的胀、酸、麻等苦受。 站禅实践: 一、站禅可以观呼吸 1、呼吸要正常,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如果太慢身体会沉重、昏沉; 如果太快会咳嗽、心慌、掉举,所以呼吸要调整得正常。 2、昏沉和睡眠时,此时需要换一种观察方法,如观呼吸时,从头到尾跟随呼吸,就是说增加观察的部位: 吸气时,觉知气息开始在鼻尖,然后到胸腔,又从胸腔到肚脐; 呼气时,觉知气息从肚脐到胸腔,之后到鼻尖。 此时应留意的所缘一共有3个地方,这种观察方法,可以对治昏沉。 3、掉举和追悔盖时,没有办法专注所缘时,就不可以使用观多处所缘的方法了,可以数息,如:呼吸一、呼吸二,从一数到十,如果还不行就再从一开始数,数十下。 数息的方法也不是一直要用下去,只是对治妄想多的状态而已,一旦心调整到了正常状态,就应回去观察呼吸触点或者气息进出的冷和热。 4、触:觉知气息进出鼻孔时的触感;觉知到气息进出鼻腔时,与触感的变化即生起、灭去。 5、冷热:觉知气息进入鼻腔的冷,气息出鼻腔的温热;冷和热也不是一成不变,也有温度的变化,变化就是生灭。 二、呼吸不明显时,就观站。 首先,觉知身体站立时,向上的挺拔感,向下的压坠感。 然后,觉知脚与地面的触点:站、触;站、触。 站禅感受: 1、站禅时,也会看到身体的很多变化:脚压向地面后很快就发热,很快小腿就开始胀、酸、麻等。 2、站的时间越长,身体好像被什么力量向下拉坠的感觉就越强。 3、开始站禅时,三五分钟就会开始摇晃,想站稳,可是身体不听指挥;再过三五分钟,晃动得如同波涛里的一叶扁舟,甚至有摔倒的趋势。 此时是禅修者的六根门打开了,烦恼进来很久了。 禅修者只需要觉知晃动三五次,然后让头和腰都直起,烦恼被觉知后,烦恼就没有机会进来,身体就可以站稳。 4、禅修者明明双脚踏着地面,有时候感觉身体很轻,似乎离开地面; 有时候感觉身体被点燃发烫; 有时候感觉冷得如同掉入冰库; 有时候感觉身体里有很多种颜色在晃动,这些都是身体在展现无常生灭的本质。 禅修者不要害怕、不要欣喜,将其当做所缘来观,很快都会消失,被另外一种感受或现象取代。 5、由于站禅让地、水、火、风的四大特征呈现得更加明显,一些阅读过并熟记过四大特征的禅修者,会忍不住一边观注感受,一边分析:这是地大,那是风大,还有火大,这是错误的禅修方法。禅修者只是简单地看这些变化,"单纯"地观察着身体上这些感受的生灭。 6、有时候,心和所缘在一起时,感觉身体在消融,感觉身体在变空,感觉自己漂浮在空中。 禅修者不可以沦陷于如此舒服的感受,稍微提起精进心,力度仅仅比舒服的感受稍微大一点即可; 如果精进心过强,就会破坏获得的消融感、空无感、漂浮感,从而失去定力; 如果精进心不足,就会进入昏沉睡眠状态的无明状态,也就是痴心生起。 对消融感、空无感、漂浮感等舒服的感受保持清醒的觉知时,发觉这些舒服的感受,不是一成不变,也是有微细的细腻的变化。 益处: 1、站禅时,心昏沉散乱时,容易被发现,所以心昏沉散乱的时候也会比较少,站禅比较容易获得定力。 2、站禅时,如果昏沉睡眠太重,禅修者可以单脚站立,很快就可以让昏沉和睡眠消失。 3、站禅促进血液循环,脉搏通畅,五脏六腑的气血也顺畅清澈,筋肉也都柔软滑润,身体自然健康。 4、多数成年人、身体虚弱者,习惯了张嘴,用口腔辅助鼻腔呼吸,虽然这样的呼吸很省力,但是长期胸式呼吸会导致腹部的大量气息,无法通过胸腔及时排出体外,淤积在胸部腹部之间。 禅修者观呼吸时,关闭口腔,只使用鼻腔呼吸时,大量气息进出狭长且窄的鼻腔时,空气滞留淤积在胸部过量时,体内气血不通畅,胸部出现憋气、头部胀痛、身心萎靡状况。 习惯以观呼吸为所缘的禅修者,体质偏弱的禅修者,过于精进的禅修者,禅修时经常觉得胸部憋闷,头部痛胀,精神萎靡等状况。 最快速的解决办法是:站禅+深度呼吸。 1、憋气 胸闷憋气、头部胀痛、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时,此刻身心处于非活跃状态,这个时候,口腔闭合,鼻腔缓慢深深地吸入一口新鲜的空气,然后憋气:紧闭双唇,关闭鼻腔,不再呼吸。 30秒或者60秒后,淤积于胸腔和腹腔的大量空气,会寻找出口,身心在此刺激下逐渐活跃,最后时刻,体内的空气冲破口腔和鼻腔的阻扰,排出体外的当下,胸腔、头部顿时舒畅,身心不再萎靡。 如此反复吸气和憋气,直到胸部不再憋闷、头部不再胀痛、身心不再萎靡,即可重新观呼吸。 2、深度呼吸 胸闷憋气、头部胀痛、精神萎靡等症状明显时,尽全力将大量的空气,通过鼻腔,快速且充分地吸入胸腔和腹腔; 再尽全力将胸腔和腹腔的空气充分且缓缓地通过口腔、鼻腔呼出体外; 如此反复,直到没有胸部憋闷感、头部胀痛、身体萎靡,即可重新观呼吸。 3、远眺 胸闷憋气、头部胀痛、精神萎靡等症状感觉不舒服时,望向远处的风景,同时也使心随着眼神往外送,注意力从胸闷、头痛、身心萎靡状态中转移,心因为大自然的景色而舒畅开朗起来,身体也放松,不再胸闷、头痛、身心萎靡,即可重新观呼吸。 禅修时出现身体不适时,有些禅修者经常会被暗示是业障或者不善业的结果,其实,能够禅修必然是我们善业成熟的结果。 禅修者细腻地关注身体的感受,出现胸闷或头胀或身心萎靡等状况时,调整禅修习惯,这些禅修时出现的身体不适问题都会解决。 禅修者最好跟随有经验的禅修指导老师练习,这样出现状况时,会及时解决,让禅修更顺利,快乐禅修,禅修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