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繁荣与贫穷的根源:为什么国家会失败?》,被知识界公认为是一本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研究宏观社会发展的重要著作。在作者看来,合适的模型是通过政治制度的架构来解释经济的繁荣与衰退。 "广纳型"VS"榨取型",政治学划分能否用于企业分析? 一个社会若能将经济机会与经济利益开放给更多人分享、致力于保护个人权益,并且在政治上广泛分配权力、建立制衡并鼓励多元思想,作者称为广纳型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国家就会迈向繁荣富裕。反之,经济利益与政治权力若只由少数特权菁英把持,作者称为榨取型制度,则国家必然走向衰败,即使短期之内出现经济成长,却必定无法持续,因为菁英为了保有自身利益,会利用政治权力阻碍竞争,不但牺牲多数人的利益,也不利于创新,阻碍了整体社会进步。 以小见大,是一种智慧,从国家治理反观公司管理,或有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可借鉴。书中对国家制度进行的二分定义——"广纳型"和"榨取型",是否可以套用到企业制度的划分中去,是进一步讨论的出发点。《世界经理人》社群的用户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如用户"heyihy"便认为"企业和国家的差别太大,反映国家的问题不能直接用到企业管理上!";但更多的用户则认为两型划分可以运用到企业分类中去,认为"广纳型"的企业就是"关心员工的收入、成长和发展,更要与员工分享利润,人人当家做主","榨取型"的企业就是"权力集中在少数中高层手中。" 两型分类是否可用于企业,我们或可从马克斯·韦伯的"支配形式"定义中部分找到答案。他将组织的(权力)支配形式分为三种"理想型"定义:魅力型支配(家族和宗教)、传统权威支配(宗主、父权、封建制度)、以及官僚型支配(现代的法律和国家、官僚),而最后一种支配方式是最为理性,最有效率的。因此国家、企业组织朝这一方向演变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然而现实是,环顾全球,许多国家还远未达到韦伯所称的"理性"状态,但处于组织结构第二层级的企业,其向"官僚型支配"的演进却更加彻底。由于公司章程等的普遍应用,企业内部组织层级都有明确的划分,形成由上而下逐层控制的体系,企业人的职务分工明确。 因此,或可认为,企业组织是国家的"微缩版",同时也是较国家组织得更严密、更理性的"增强版"。从这一角度出发,对企业进行"广纳型"和"榨取型"的分类不仅适用,甚至更加适合于解释企业兴衰的原因。 而且,著名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对《为什么国家会失败?》一书的批评中便指出,对国家来说,"广纳型"和"榨取型"的二分定义太过模糊,一个国家既可能有政治上广泛平等分配权力的"广纳"机制,但也可能在经济上有制约私人产权、压制企业家精神的"榨取"机制,如1991年之前的印度;反之,也有可能一个国家的公民在政治上并不享有充分的参与权,但市场经济却进行得非常彻底,民众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得到良好保障,如新加坡。 所以,接下来我们可以更"大胆地"套用"广纳型"和"榨取型"的定义,一窥企业兴衰的奥秘。 "两型"企业谁更成功?简单划分并不合理 用户都认为,不能用两种制度简单地区分企业的好坏,"这要看企业处在什么阶段",在企业初创期,人员、绩效都不稳定,"需要‘榨取型’模式管理来迅速积累资本、打好基础,不然无法生存下去。"而在企业渡过初生的脆弱期后,"就需要经营人心,朝‘广纳型’企业发展,这才是企业最大的成长动力和希望!" 马克思曾说,"资本"来到这个世上,"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意在说明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发达市场经济体的资本"原罪"属性或已不再明显。但在中国,由于经济是由计划向市场转轨、由全盘国有向多种所有制转轨的过程中,人们的契约观念不深入、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不完善、政府职能转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发展,因而有可能造成企业要寻求发展,必须采取"榨取型"的非常手段的现象。"penguine"就谈到他的感受:"如果企业规规矩矩纳税,5年内100%会死掉。"此说虽有失偏激,但仍可看出中国企业选择"榨取型"体制谋求生存发展的无奈之处。 "广纳型"模式更有益企业成功 更多参与讨论的经理人认为,"广纳型"才是成就企业的合理体制,这与《为什么国家会失败?》的结论一致。如"YaQing"就认为,"不管什么样的企业,如果能将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结合,想不成功都难。"在他看来,"以人为本"是企业成功的至关重要一步,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 确实,就如作者阿斯莫格和罗宾森所言,一个社会若能将经济机会与经济利益开放给更多人分享、致力于保护个人权益,并且在政治上广泛分配权力、建立制衡并鼓励多元思想,国家就会迈向繁荣。更具体而言,这符合了最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亚当·斯密对自由经济的论述——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会使社会总福利最大化;同时,也符合了制度经济学大师,诺贝尔奖得主科斯关于产权的判断——完善的产权对经济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企业来说,"广纳型"就意味着通过公平对待员工、合理奖惩、利益分享等各种方式发挥员工的能动性,设计合理的流程机制,让每一个人的行为既能为自身的利益、同时又能为企业发展的利益服务。 多面因素共同决定"为什么企业会失败" "为什么企业会失败?"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榨取型"的公司更容易失败,"广纳型"的企业更趋向成功。但影响企业发展成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任何过分概括的论述都会有失偏颇。企业管理专家时庆便根据自身经验认为,"‘广纳型’和‘榨取型’公司和企业的失败没有根本的因果关系。许多广纳型企业在危机中决策失误、转型缓慢、资金链断裂而倒闭;而有些把人看成是生产线上的工具的一些公司,却活得很好!" 从时庆的评论中可以看出,企业成败的其他一些因素起的作用丝毫不亚于企业内部体制是否够人性化、够"广纳"。比如,用户"单独不变实有"就举出几条无关企业是"广纳"还是"榨取"的失败原因:一、创业阶段对未来的目标不明确;二、成长发展阶段公司流程、管理混乱;三、做大后心浮气躁,对企业道德没有始终如一。 为什么企业会失败?——这一问题拷问着众多的企业家和学者。为了让企业基业长青,中外的管理者使劲浑身解数,试图建立成功的范式。但现实是,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成功秘诀,无数企业成功的同时,也有无数的企业正在消亡,对"为什么企业会失败"的探索仍然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