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针灸 穴位解读 手 六 百 穴 二 二 部 【 取 穴 】 手背向上 上白穴:食指掌骨与中指掌骨之间,距掌指关节近端5分处。 中白穴:无名指掌骨与小指掌骨之间,距掌指关节近端5分处。 下白穴:无名指掌骨与小指掌骨之间,距掌指关节近端1.5寸处,即中白穴上1寸处。 内白穴:中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掌指关节近端5分处。 外白穴:中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掌指关节近端1.5寸处,即内白上1寸。 分白穴:中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距掌指关节近端1.5寸处,即上白上1寸处。 【 归 经 】 分白、上白:入心、肺、肾三经。 外白:入肺、胃二经。 内白:入肺、脾二经。 下白:入肝、肾二经。 中白:入肾、膀胱二经。 【 穴 性 】 上白:疏风泻火,滋阴明目,疏经镇痛。 中白、下白:疏经活络,利水消肿,利道下焦。 内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外白:疏风解表,舒经活络。 分白:疏风泻火,滋阴明目。 【 主 治 】 上白、分白:结膜炎、角膜炎、眼酸胀、近视眼、散光、心绞痛、弱视、迎风流泪、背痛、腰痛、坐骨神经。 中白:膀胱炎、急慢性肾盂(肾)炎、坐骨神经痛、骨刺、腰酸腰痛、背痛、头晕、眼散光、肾虚耳鸣、脑鸣、重听、四肢浮肿、偏头痛、脊椎炎、退化性关节炎、小腿痛、闪腰、岔气。 下白:中白主治,兼治肝胀痛、牙齿酸。 内白:慢性胰脏炎、脾肿大、痞块、牙齿肿痛、牙龈炎、腰痛、坐骨神经痛、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白癜风、紫癜症。 外白:内白主治,兼三叉神经痛、口齿神经痛、肋间神经痛。 【 针 法 】 直刺3~8分。 临床上常用六针齐下,为加强倒马针法。 【 配 穴 】 治头部病症,配三顶、足三火。 治背痛、腰痛、坐骨神经痛,配上白、灵骨、大白、腕顺。 治急慢性肾炎,配下三皇。 治肝痛,急性肝炎,配肝门穴。 治角膜炎,结膜炎,眼睛红肿,配珠圆、水腰、止涎。 治弱视、近视,配下三皇。 【 说 明 】 下白穴非十四经之液门穴,正确位置在液门穴下五分。 中白穴上一寸为中渚穴,有人误以中白为中渚,实为错误。 【 经 验 】 中白穴为董氏奇穴的重要穴位之一,其主治范围很广,其入肾经,对骨骼方面疾病,常取用此穴,搭配下白穴效果更好。 小编原创制作的知识图卡 可以保存到手机里随时复习 小编真人亲手示范扎针 勇敢地自己扎自己 苦逼地自己拍自己 打赏才能鼓励! 满地打滚~滚~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