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尔雅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最早解释词义的训诂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尔雅》三卷二十篇。今本十九篇。
  《尔雅》的作者和成书年代,过去一直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周公所著,成书在西周;有的认为是孔子或其门徒所著,成书在东周;有的认为是汉儒所著,成书在汉代。现在一般认为它并非一人一时之作,大约是在战国时期,由众多学者采集训诂材料整理汇编而成,汉代又作了增补。汉代刘熙所撰《释名》云:"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可见《尔雅》的命名,就是指解释词义近于雅正,合于规范。
  《尔雅》按语义分类,以释义为主,类似于后代的百科辞典。其共收语词四千三百余个,共二千二百余条,按语义的不同分列在十九篇中。这十九篇大致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解释普通语词,包括《释诂》、《释言》、《释训》三篇。《释诂》主要解释古代的语词,《释言》主要解释当时的常用词,《释训》解释描写情貌、状态的词,多为叠音词和联绵词。第二部分是解释关于社会生活的语词,包括《释亲》、《释宫》、《释器》、《释乐》四篇。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方面。一是《释亲》,解释亲属称谓,涉及人际关系。它又细分为宗族、母党、妻党、婚姻四类。二是《释宫》、《释器》、《释乐》三篇,涉及人类制作的器物。《释宫》解释宫室和道路的名称,《释器》解释各种器物的名称,《释乐》解释音乐的名称。其余十二篇是第三部分,专门解释关于自然事物的语词,它又可分为两方面:一是涉及天地山川,《释天》,解释有关天文的名称,包括四时、祥、灾、岁阳、岁名、月阳、月名、风雨、星名、祭名、讲武、旌旗等十二类;《释地》解释有关地理的名称,包括九州、十薮、八陵、九府、五方、野、四极等七类;《释丘》解释自然形成的高地,包括丘和厓岸两类;《释山》解释有关山岳的名称;《释水》解释水流,包括水泉、水中、河曲、九河四类。二是涉及植物和动物。《释草》解释草木植物,《释木》解释木本植物,《释虫》解释昆虫,《释鱼》解释鱼类,也包括爬行动物在内的其它水生动物,《释鸟》主要解释鸟类,《释兽》解释兽类,包括寓属、鼠属、 属、须属四类,《释畜》解释家畜,包括马属、牛属、羊属、狗属、鸡属、六畜等六类。《尔雅》的分类,反映了秦汉时期人们对事物分类的认识,所以我们说它是古代的一部带有百科性质的辞书。
  《尔雅》主要是采用义训的方法来解释词义的。如果同汉代出现的其他几部训诂著作,如重在形训的《说文解字》和重在声训的《释名》比较一下,这个特点就会看得更加清楚。所谓义训,就是用当代语解释古语,用通行语解释方言,用常见的词语解释生僻的词语。《尔雅》的释义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将许多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集中在一起,再用一个通用的词加以解释。如《释诂》第一条:"初、哉、首、基、肈、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它先罗列具有相同意义的十一个词,然后用当时通行的"始"这个词加以解释。《释诂》、《释言》、《释训》三篇多采用这种方式。再如《释言》:"还、复,返也。"《释训》:"明明、斤斤,察也。"如果有的词具有多义,就再列一条或数条,重新组合,以求词义的解释全面而完整。如《释诂》:"乔、嵩、崇,高也。""崇,充也。"又:"㪉、郃、盍、翕、仇、偶、妃、匹、会,合也。""仇,雠、敌、妃、知、仪,匹也。""妃、合、会,对也。""妃,媲也。"第二种,将意义有关的词汇集起来,分别加以解释,以示区别。例如:《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籩,瓦豆谓之登。""鸟罟谓之罗,兔罟谓之罝,麋罟谓之罞,彘罟谓之羉,鱼罟谓之罛。"《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仍饥为荐。"《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小渚曰沚,小沚曰坻,人所为为潏。"《释亲》以下十六篇有不少地方采用了这种释义方式。第三种,《释鱼》:"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释鸟》:"鹳,鶝鶝,如鹊,短尾,射之,衔矢射人。""凫雁丑,其足蹼,其踵企。"《释兽》:"罴如熊,黄白文。""魋,如小熊,窃毛而黄。"《释畜》:"駮,如马,倨牙,食虎豹。"除以上三种,《尔雅》还有其他几种释义方式。一是互训,即两个意义相同的词互相训释。如《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二是递训,即几个意义相同的词展转训释。如《释草》:"唐蒙,女萝;女萝,菟丝。"《释鱼》:"蝾螈,蜥蜴;蜥蜴,蝘蜓;蝘蜓,守宫也。"三是反训,即用同其本义相反的词义训释。如《释诂》:"徂,在,存也。""徂"本有"往"义,又有"存"义,此处训解与其"往"的本义正相反的"存"义。此外,有的地方也采用声训。例如:同音为训的,《释诂》:"叙,绪也。""晋,进也。"双声为训的,《释诂》:"迓,迎也。"《释言》:"徵,召也。"叠韵为训的,《释诂》:"登,成也。"《释言》:"流,求也。"
  《尔雅》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训诂专著,突破了以往随文释义的格局,开创了训诂学史的新阶段,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正如郭璞在《尔雅注》序中所说:"夫《尔雅》者,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咏,揔绝代之离词,辨同实而殊号者也,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钤键,学览者之潭奥,摛翰者之华苑也。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莫近于《尔雅》。"《尔雅》的重要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尔雅》的编排体例,为后世辞书的编写提供了楷模。汉代出现的《方言》和《释名》这两部训诂著作,在编排体例上就明显模仿了《尔雅》。后代参照《尔雅》按语类分类编排的体例,并以"雅"命名的辞书,有《小尔雅》、《广雅》、《埤雅》、《尔雅翼》、《骈雅》、《通雅》、《拾雅》、《别雅》、《叠雅》、《比雅》等多种,人们把这类书统称为"雅书"。第二,《尔雅》采用的释义方式和训诂用语,为后世的训诂学著作所继承。其释义方式已见于前,其训诂用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释词在前,训释词在后的,一般用"某,某也"或"某,某";另一种是训释词在前,被释词在后的,一般用"某为某"、"某谓之某"、"某曰某"、"某者,某"等。后代的辞书编纂和文献注释都少不了这些释义方式和训诂用语。第三,《尔雅》的词义训释,是阅读古代文献和研究古汉语词汇的重要资料。作为一部先秦词语的汇编,《尔雅》保存了许多前代传下来的故训,这对于理解先秦儒家典籍和其他文献有重要作用。正因如此,汉代人十分重视《尔雅》,把它和《论语》、《孟子》、《孝经》同列于学官,作为阅读古书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到后来人们又把它摆在和经书同等的地位,列为十二经和十三经之一。《尔雅》不仅对阅读古代典籍很有帮助,而且由于它总结和整理了古代的词语,加以类聚群分,对于古汉语词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它的编排和训释,可以看出它所汇集的词语已分为通用词和专用词,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较为完整地展示出古代词汇的面貌。后世学者要比较、辨析同义词,了解词义的发展演变,都可以参考《尔雅》。第四,《尔雅》内容广泛,包罗万象,有助于我们认识古代社会。如《尔雅》对有关建筑器物、天文地理、动物植物以及亲属称谓的词语都作了系统的整理,体现了古人对人类社会和自然事物的认识,这些对于了解古代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都是很有用的材料。总之,《尔雅》是我们学习古代文献,继承文化遗产的重要工具。
  《尔雅》在编排和释义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在分类上有不够科学的地方。例如将旌旗的名称列入《释天》、蛇等爬行动物列入《释鱼》、船的名称列入《释水》,而不是归于《释器》,再如描写情貌、状态的词应收入《释训》,但"暀暀、皇皇、藐藐、穆穆,美也","关关、噰噰,音声和也"却归入了《释诂》,还有"鹣鹣"的名称在《释地》和《释鸟》中都有出现,归类显得混乱。这些都给后人按类查检《尔雅》带来了一些困难。其次,在释义上有模糊不清的地方,特别是将一些意义并不相同的词罗列在一起,用一个字加以训释。如《释诂》:"育、孟、耆、艾、正、伯,长也。"这六个词都用一个"长"字加以训释,而实际上"育"是长养的"长","正"、"伯"是长官的"长","孟"是排行老大的"长"("伯"也可作排行老大的"长")"耆"、"艾"是年长的"长"。这些不同的意义,却只用一个"长"字解释,就显得太笼统了。再如"栖、迟、愒、休、苦、㕟、齂、呬,息也。"其实,"栖"、"迟"、 "愒"、 "休"、 "苦"是止息的"息",而"㕟"、"齂"、"呬"是气息的"息",意思也不一样。由于《尔雅》受这种只用一个字加以训释的释义方式的局限,读者不易掌握词义的差别,可能造成理解上的误会。
  《尔雅》问世以后,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重视,出现了许多研究和注释《尔雅》的著作,最著名的传世著作有晋代郭璞的《尔雅注》、宋代邢昺的《尔雅疏》、清代邵晋涵的《尔雅正义》,郝懿行的《尔雅义疏》等,这些都是学习和研究《尔雅》的重要参考书籍。
  《尔雅》的版本有《尔雅》经文同郭璞注文合刻的经注本,《尔雅》经文同郭璞注、邢昺疏合刻的注疏本,详见《尔雅注疏》条。《尔雅》白文有唐石经《尔雅》三卷,后人有摹刊本,但不易见到。
网站目录投稿:翠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