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大碗茶的风尚,在汉族居住地区,随处可见,其目的主要在于解渴,所以,大道两旁、车船码头、半路凉亭,直至车间工地、田间劳作,都屡见不鲜。这种饮茶习俗在我国北方最为流行,尤其早年北京的大碗茶,更是名闻迩遐,中外闻名的北京大碗茶商场,就是由此命名的。 大碗茶多用大壶冲泡,或大桶装茶,大碗畅饮,热气腾腾,提神解渴。这种清茶一碗,无须做作的喝茶方式,虽然比较粗犷,但它随意,不用楼、堂、馆、所,摆设也很简便,一张桌子,几根条凳,若干只粗瓷大碗便可,因此,它常以茶摊或茶亭的形式出现,主要为过往客人解渴提供方便。 大碗茶由于贴近生活,所以受到人们的称道。即使是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的今天,大碗茶仍然不失为一种重要的饮茶方式。 由于茶性纯洁,茶树多籽。在婚俗中汉族人民常把茶用来象征纯净、无瑕的爱情和"多子多福",应用于婚庆礼仪之中。古代汉族先民认为,茶树只能直播,移栽不能成活(现代科学已打破这个神话),故称茶为"不迁",在婚姻恋爱中象征坚贞不渝的爱情;茶树多籽,汉族人家传统观念祈求子孙繁盛、家庭幸福,于是多在婚礼中作为"聘礼"、"彩礼"。 汉民族订婚,男方要向女家纳彩礼,而在南方则称为"下茶礼"。江南婚俗中有"三茶礼"。所谓"三茶礼"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从订婚到结婚的三道礼节,即订婚时"下茶礼",结婚时"定茶礼",同房时"合茶礼"。另一种解释,则是指结婚礼仪中的三道茶仪式,即:第一道白果(银杏),第二道莲子、枣儿,第三道才真的是茶。不论哪种形式,皆取爱情不移之意。 大碗茶用于婚礼,大约自宋代开始,当时求婚要向女家送茶,称作"敲门"。媒人又称"提茶瓶人"。结婚前一日,女家要先到男家前去"挂帐"、"铺房",并送"茶酒利市"。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中亦有:"我女已亡故三年,不说到纳彩下茶,便是指腹裁襟,一些没有。"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亦云:"花花彩轿门前挤,不少欠分毫茶礼。"《红楼梦》中亦载,凤姐对黛玉说:"你吃了我家的茶,‘为什么不给我家作媳妇!"可见,茶作为婚姻的表征由来已久。江苏婚俗,茶在许多场合都是必备之物。男方对女家"下定",又称"传红"。先由媒人用泥金全红送去女方年庚"八字",男方则要送茶果金银。其中,茶叶要有数瓶甚至上百瓶。迎亲之日,新郎舆马而来,至岳家门口却要等待开门。待进得门来,又要走一重门,作一个揖,直到堂屋,才得见老岳公及左右大宾,然后饮茶三次,才能到岳母房中歇息,等待新娘上轿,此谓"开门茶"。 湖南、江西皆为产茶胜地,茶在婚礼中也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浏阳等地,有"喝茶定终身"之说。青年男女经介绍如愿见面交谈,由媒人约定日期,引男子到女家见面。若女方同意,便会端茶给男子喝。男子认为可以,喝茶后即在杯中放上"茶钱",两元、四元、百元不定,但一定要双数。喝过茶,这婚姻便有成功的希望了。湖南沉江等地,则用"鸡蛋茶"来表示对婚事的意见。无论女方去男家,或男方去女家,都要请茶、吃鸡蛋。女方去男家,男方如中意,拿出三个以上的蛋,不中意拿两个出来。 女方看是三个以上便高高兴兴的吃了,说明双方皆有诚意。男子若去女家,女方看中了,也要请吃茶吃蛋,看不上,只供清茶,不供茶蛋。 浙江湖州与湘赣婚俗茶礼有许多相似之处,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吃茶"或"受茶";结婚仪式上,渴见长辈要"献茶",以表儿女的敬意。长辈送些见面礼,称为"茶包"。北方女孩子出嫁三天要回娘家,叫作回门。浙江一些地方却是在第三天由父母去看女儿,称为"望招"。至时,父母要带上半斤左右的烘豆、橙皮芝麻和谷雨前茶,前往亲家。两家亲翁边饮边谈,称为"亲家婆茶"。 生儿育女是婚姻的继续,也离不开茶。浙江湖州,孩子满月要剃头,需用茶汤来洗,称为"茶浴开石",有长命富贵、早开智慧之用意。总之,茶是纯洁的象征,茶是吉祥的象征,用茶祝福新人未来生活美满。茶是亲密、友爱的象征,我国人民把茶礼用于夫妻礼敬、儿女尊长、居家和睦、亲家情谊、多子多福等多种美好的祝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