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它以其凝练的文字﹑丰富的情感﹑鲜明的意象得以传承,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卓越的表现技巧﹑深邃的民族精神影响和启迪着古今中外的广大民众。古诗文鉴赏教学,承担着对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高中古诗文鉴赏教学又是古诗文鉴赏能力从逐步培养到质的飞跃的一个关键。因此,及时有效地对高中古诗文鉴赏教学进行研究,有利于推动语文教学的深入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教学;古诗文;鉴赏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精粹,被公认为"艺术中的艺术,文学中的文学"它用最美妙的语言,最精炼的字词,最简练的结构,最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有无言之美,无尽之意。同时由于它的跨时代性,让高中生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而,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使古诗得到有效继承和发扬。古诗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学生學习和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提高自身的欣赏品味和审美层次的重要课程,但同时,古诗文鉴赏也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提高古诗文鉴赏能力呢? 对于古诗文教学,要根据诗词所描绘的形象,引导学生从品析词句人手,创设情境。在课堂上创设与诗词内容相关或相似的形象、情境或气氛,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使学生深刻体会诗词的内容及诗人的情感。在古诗文教学中,营造符合诗词的意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语文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诵读为主线,串联感受、理解、领悟与扩展,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吟诵能力、感悟能力、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示范引导,创设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合作,拓展创新,让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养和谐发展。通过自由的联想与想象感悟诗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情境创设法是语文教学中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因此,依照创设情境与自主感悟相结合的原则,两个方面各取所长, 以补其短。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色。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字句,展开联想,欣赏其优美的景趣。引导学生入境欣赏这样有声有色的描写,观其色,品其味,其趣无穷,其乐无穷。在古诗中,有许多形象隐含着深刻的意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认真鉴赏。教师有意指导学生在欣赏诗中形象的同时,鉴赏其中的意趣,这也是一种艺术享受。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有的是寓情于景,有的是情景交融,有的是直接抒情。吟咏这些古诗,可以给人以情的感染、情的陶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鸣。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表情朗读,可以使学生"目视其文,耳醉其声,心同其情"增强美感效应。古诗中有不少精当凝练、充满哲理的佳句,饱含着作者深刻的生活感受,思想容量极大。因而千古传诵,益人心智,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益。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这些如珠妙语,阐发其中的"理趣",探求并欣赏其哲理美。高中教材中的古诗有不少悲壮之作,或慷慨激昂,直抒胸臆;或悲愤满怀,借诗咏志。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吟诗明志,体会诗人的志趣,学习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强国富民之志。由此体会诗人的忧国思想和革新精神,树立报国的宏图壮志。 让学生借助节奏、语感和对字词的理解,注意情景交融,将自己从诗词中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并且结合自己的理解,体味言外之意和意境之美,从而能够更好地领悟诗词中的情感。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又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对朋友的慰勉之情,富于哲理。古典诗词的结构模式往往是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为抒情议论做铺垫,抒情议轮则是描写的升华。 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表达技巧和语言魅力 ,教学时抓住关键词句,精读精讲。表达技巧既包括比兴、铺陈、象征等各种表现手法,又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表达方式,还包括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全诗重在写景,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尤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异壮丽的风光,描绘出大漠雄浑的气势,也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感受。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内涵极其丰富,教师在教学古诗文时起到的是引导作用,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还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探索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的殿堂,去欣赏古诗的景趣美,鉴赏古诗的意趣美,体验古诗的情趣美,探求古诗的理趣美,领会古诗的志趣美,更好地理解、喜爱和发扬古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