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西汉酷吏张汤是忠臣还是奸臣张汤人物介绍


  张汤是西汉酷吏,他曾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关于张汤是忠臣还是奸臣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有一些争议的,可能不能简单的做出评判。那张汤曾帮助汉武帝推行盐铁专卖,打击富商,剪除豪强,因此颇受信任。但张汤最后结局并不好,他是遭到诬陷,导致被杀。今天就借此机会,和各位讲讲张汤的故事,看看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好奇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了。
  攀龙附凤
  小张子承父业"为长安吏",深知如果按照正常晋升程序,熬到退休也混不出名堂。要想出人头地,必须剑走偏锋,出奇制胜。
  正巧,九卿之一的田胜因违法乱纪被朝廷逮捕关押在长安。小张得知他是当朝丞相田蚡的亲弟弟后,使尽浑身解数,上蹿下跳为他洗脱罪名。田胜在哥哥暗箱操作和小张的极力洗白下得以安然出狱,并因祸得福获封周阳侯。他知恩图报,亲自带小张拜访长安权贵,"遍见贵人。"田蚡又征召他为丞相史,继而推荐他给汉武帝担任御史,专司处理诉讼案件。
  张汤首秀非常成功:陈皇后失宠后心理失衡,竟然唆使女巫以巫术诅咒汉武帝。东窗事发后,汉武帝震怒,定性为"陈皇后巫蛊案",交有司彻查。张汤穷追猛打,刑讯逼供,最终将涉及此案的嫌犯一网打尽,以此被晋升为太中大夫,并"与赵禹共定诸律令",一跃成为朝廷法令的制定者,登上一个更能大显身手的舞台。
  法律专家
  张汤因汉武帝偏爱儒学,遂投其所好,奏请研习《尚书》、《春秋》的博士儒者补任廷尉史,以便遇到有疑问的法律条文时,请他们依据《尚书》与《春秋》的思想原则予以评断,使之符合儒家思想。此举深得汉武帝欢心,视其为股肱之臣。
  张汤上奏疑难案件时,总会预先向汉武帝说明断案原委。凡是被汉武帝肯定的做法,他就明确规定以此为法律依据,以显示皇帝英明。一旦奏事受到汉武帝斥责,他总会花言巧语为自己辩解。
  他善于揣度圣意,以汉武帝的好恶作为判案依据。如果汉武帝有意除掉某罪犯,张汤便立即令下属深挖余罪定死刑;如果汉武帝有意宽宥某罪犯,张汤便指示下属挖空心思从轻发落。
  张汤判处豪强毫不手软,审理平民则相对宽大。他对待高官小心谨慎,一视同仁善待旧友子弟,遵照礼节拜见公卿。因此,张汤断案虽然不算很公正,但他的一些做法还是获得称誉。因此,他的粉丝既有像他一样的酷吏,也不乏品学兼优之人,丞相公孙弘就曾"数称其美。
  双面人生
  张汤在奉诏处理三王谋反事件时,排除阻力一查到底。汉武帝认为涉及案件的严助和伍被人才难得,指示张汤网开一面予以释放。张汤坚决原判:"严助图谋不轨,千方百计亲近交结出入皇宫的陛下近臣。伍被更是为淮南王谋反出谋划策。此二人必须严惩,以儆效尤!"汉武帝被说服,同意判处二人死刑,并将张汤晋升为御史大夫。
  张汤在审理案件时的确有几把刷子,凭借聪明才智侦破过不少大案要案。但是,在此过程中,他也趁机排挤涉案大臣,以此捞取政治资本。他还善于玩弄智谋驾御他人,"为人多诈"。因此,他在踩着同僚尸体步步高升的同时,也埋下失败的种子。
  时值"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苦百姓流离失所,全靠官府救济。汉武帝为解决官府库存空虚现状,有意垄断市场以充盈国库。张汤对汉武帝的心意心知肚明,主动跳出来"请造白金及五铢钱,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为配合政策顺利实施,张汤还以法律形式颁发"告缗令(动员民众交纳税收和揭发偷漏税的法令)"。
  汉武帝还与张汤研议发行所谓"白鹿皮币",规定亲王贵族至长安朝觐皇帝时,必须购买一张价值四十万钱的白鹿皮币。颜异时任大司农(相当于今财政部长),坚决反对这种变相勒索敛财方式,惹得汉武帝极为恼火。适逢有人诬告颜异持不同政见,汉武帝遂将其交由张汤处置。张汤审不出结果,索性以莫须有的"腹诽罪"判处颜异死刑。
  从此,丞相成为摆设,"天下事皆决于汤。"张汤主持的财政改革使得"百姓不安其生,骚动。"官府主持的生产部门不按市场规律办事,无法获利。官吏们又习惯吃拿卡要,难免雁过拔毛侵吞渔利。张汤采取严峻刑罚,把这些人严格依法惩办,导致"自公卿以下,至于庶人"都对张汤满腹怨言。但因汉武帝将张汤依为臂膀,只能忍气吞声,静待时机。
  明枪暗箭
  张汤最初担任长安小吏时,曾利用职权与商人们合谋取利,与长安富贾田甲等人暗中往来密切。田甲虽只是个生意人,却"有贤操"。张汤发迹后,田甲曾多次当面义正辞严指责他"行义过失。"张汤倚仗汉武帝宠信,置若罔闻。七年后,终于因民愤极大,被罢免御史大夫职务。
  以李文为首的政敌们立即发扬痛打落水狗精神,挖空心思企图从他的奏章中找到黄色反动的文字,都未能得逞,于是改变目标,企图从张汤的亲信下手找到突破口。
  正巧,张汤的心腹鲁谒居为了拍主子马屁,唆使他人上奏揭发李文图谋不轨。汉武帝为考验张汤,令他全权处理此事。张汤清楚这是心腹鲁谒居在表忠心,顺水推舟将李文判处死刑。他得知鲁谒居患病后,亲自探访,并其按摩双足。赵王将此事告到朝廷,怀疑二人有阴谋。汉武帝终于对陈汤起了疑心,令廷尉彻查此事。
  鲁谒居因病重一命呜呼,连累其弟被逮捕入狱。张汤企图为他开脱罪名,便在审讯时假装不认识,公事公办。鲁谒居的弟弟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怨恨不已,破罐子破摔上书告发张汤与哥哥有阴谋,同时诬陷李文等大臣图谋不轨。汉武帝大怒,指示将此案移交酷吏减宣处理。
  恰在此时,汉文帝陵园的下葬钱被盗,丞相与张汤相约同往金殿谢罪。当丞相向汉武帝谢罪后,张汤自忖此事纯属丞相失职,与自己没有一毛钱关系,自始至终一言不发。汉武帝命令御史彻查此事,张汤落井下石,奏报丞相知法犯法,吓得丞相魂飞魄散。丞相府三位长史忍无可忍,决定联手除去张汤。
  三位长史都是先前地位高于张汤的前辈。张汤为小吏时,见到他们即行跪拜之礼,飞黄腾达后,时常故意羞辱他们。他们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于是合伙谋划:"张汤与丞相相约向皇上谢罪,却转身出卖丞相;现在又欲以宗庙之事弹劾丞相,这是明目张胆企图取代丞相!我们必须揭发他!"
  他们说干就干,立刻逮捕审讯张汤的友人,刑讯逼供逼迫他们承认与张汤勾结囤货居奇获取暴利。汉武帝面对供词满腹狐疑:"张先生,为何朕有何打算,商贾们都了如指掌,趁机囤货居奇?显然,必定是朕的身边人与他们相勾结!"张汤自认为光明磊落,根本不做辩解。汉武帝却由此陡然生疑,派酷吏减宣以八项罪名质问张汤。
  宣素与张汤不和,趁机公报私仇,威逼利诱他认罪伏法。张汤却气定神闲,坚决否认八项指控。张汤的老上司赵禹奉诏诱供,面责张汤:"这么多年来,经过您手审讯被处死的人,不论有罪无罪,至少成百上千!如今您的罪名证据确凿,皇上很想给您一个体面的谢幕机会,您怎么如此不开窍?"
  张汤终于明白,唯有自杀才是唯一解脱方法,于是上疏谢罪:"张汤无尺寸的功劳,从一个小小的刀笔吏起家,承蒙陛下恩宠,得以位列三公!但是,臣的忠心苍天可鉴,所有对臣的指控均属无中生有!设计陷害臣者,便是丞相府三位长史!"写完后,张汤"遂自杀。"
  张汤死后,遗产不到五百金,且均来自皇上赏赐,没有任何不正当收入。张汤的侄儿想要厚葬他,被张汤之母制止:"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乎!"老太太用牛车装载张汤的遗体下葬,"有棺无椁。"汉武帝闻之深受感动:"非此母不能生此子!"且令将三位长史判处死刑,逼得"丞相青翟自杀。"
  张汤是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说他贪赃枉法似不为过,但死时清廉到遗产不足五百金;说他阿谀奉承曲意逢迎,他又敢坚持原则顶撞皇上;说他是令人痛恨的酷吏,他又扫黑除恶同情百姓;说他利用职权把法律玩弄于股掌之中,他又毫无私心一心一意为国家敛财:说他排除异己妄自尊大,他又不结党营私危及皇权。
  也许,真正有血有肉的立体人物,才是历史中最真实的影像!因此,张汤究竟是大奸似忠的酷吏,还是刚正不阿的贤臣,后人只能站在自己立场上见仁见智!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网站目录投稿: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