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几种修辞的理解判断


  写文章多用一些修辞,能使语言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感染力;读文章若能读到新颖别致,启人思考的修辞,就能很好的调动读者的思维,丰富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修辞方法种类多多,易混易淆、难于判断,根据笔者的积累、分析和总结,从四个方面概括,以便更好地理解所读文章中的修辞方法。
  一、比喻和借代的区别
  修辞是指文中的句子而言的。最常用的修辞就是比喻。大家知道,构成比喻的条件必须具备两点: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其二,这两种不同的事物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大家也知道,比喻的种类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借喻又往往和借代相混淆,那么如何区别两者呢?现举例如下:(1)、将军还不满足,在筐的上面又加了一个馒头。(2)、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句(1)中的喻体是"馒头",句(2)中的代体是"一针一线"。为何这样断定"喻体"和"代体"呢?因为喻体"馒头"和句中筐中加几锹后凸起的土堆形状相似。若能转换成明喻的,就是借喻,句(1)能转换成明喻,句(2)不能,显然句(2)是借代。借喻强调的是相似性,而句(2)中的"一针一线"是用部分代替整体,强调的是相关性。
  二、对偶、对比、排比和反复的区别
  这四种修辞,尽管区别难度不大,如果不进行分析,有时也易混淆。如果从结构、句数、字数和内容上相区别,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偶结构相同,对比不一定,排比相同相似,反复相同;对偶句数两句,对比两句或两句以上,排比三句或三句以上,反复两次或两次以上;对偶字数相等,对比不一定,排比不一定,反复相等;对偶内容相对相近,对比相对,排比相关,反复相同。
  三、互文修辞的理解
  文章中有一种修辞为互文或曰"对文互义"或曰"互文见义"。其特点是其相邻近的上下文,上文包含下文要出现的词语,下文包含上文出现的词语;上下文的意义互相渗透,互相贯穿,互相补充。这些词语或句子,都不能孤立地解释,而必须上下文贯穿起来解释才合情理。如王昌龄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杜牧的《泊秦淮》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民歌《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朝晖夕阴";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都是这种修辞。运用互文这种修辞,语义互相补充,语言更加简洁。如解释"秦时明月汉时关",必须这样解释:"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只有上下句词义互相渗透地理解,才能真正地解释出合情合理的诗句内蕴。
  四、通感是修辞,而不是表现手法
  文学家善于把不同的感官所及融为一体,而让所摹之声,所绘之象,所生之情,移而接之,沟而通之,传难言之感,达难言之意,这样的修辞有人称之为"移觉",钱钟书称为"通感"。林逋在《山园小梅》中的诗句"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作者视觉所及,本是"寒"梅,却说是"暄"妍(暄,有暖和之意),这是作者爱之而觉其亲,亲之而忘其寒,爱屋及乌地转而感到寒梅的暄妍了。这就把视觉和触觉沟通起来的通感。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香"仿佛是"歌声",岂不费解?可这是"嗅其味而类其声"的通感,"视其色而类其声"的感觉器官意念的移位。人的五官具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也就是人的耳、目、鼻、舌和身的功能,它们有各自的部位,各自的功能,彼此不能替代,但由于人体条件反射的关系,彼此也能互相通联。当眼睛看到冰糕,身体、舌头就会感到冰凉;眼睛看到新开的玫瑰,鼻子里就有芬芳的感觉;看到琳琅满目的鲜水果,嘴里就会有一种甜甜的唾液涌出。如成语"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便是视觉与味觉沟通的通感。
  随着文本的不断出现,学者的不断研究总结,新的修辞可能还将不断"应运而生",难以区分的修辞也可能还有许多。视力所限,现存的修辞难以区分的还有许多,疏漏之处不可避免,仅以上述几例窥知修辞整体的"全豹",也有不全之嫌。行家见谅,读者见谅。
网站目录投稿: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