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称《新加九经字样》,文字学著作。一卷。唐唐玄度撰。成书于唐开成二年(837年)。 唐玄度,唐文宗时任乾林待诏,朝议郎,其余不详。大历年间,张参曾作《五经文字》,对当时通行的文字加以刊定,到太和年间,此书已"传写多久,或失旧规。"唐太和七年(833年),玄度受命,参照其它字书,对《五经文字》补漏校正,并从经书中选取了该书未收的字,四年后成书,定名为《新加九经字样》。 全书收字四百二十一个,按部首排列。共分七十六部首。有些字在偏旁上不好归属的,定为杂部。此书在考定形体、注释意义、体例编排等方面,大都跟《五经文字》相同。惟《五经文字》的注音方式是反切与直音并用,此书注音不用反切,采用直音。遇到没有同音字来标注的,采取以平、上、去、入四声之转来标音。其缘由,作者在自序中说:"谨依《开元文字》,避以反言,但纽四声,定其音旨。" 书前有牒文一篇,阐述了作者刊定字体的原则:此书在总体上依据《说文解字》,但考虑到古体不易通行,所以就不完全采取其写法;如果依据当时的通行文字,又考虑到其传写多讹,难以将其定为正体,也不宜采用。于是"与校勘官同商较是非,取其适中,"意欲使其所刊定的字体,既符合正体,又能够通行。 此书的作用能够使读者知晓某些文字古今写法上的差异,其中保留了一些文字的古音古训,对研究汉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研究晚唐语音也有价值。 此书当时与《五经文字》同刊于碑石。现有石刻本,在西安陕西博物馆碑林。木刻本有《小学汇函》本、《后知不足斋丛书》本。此书收入《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微波榭丛书》、《青照堂丛书摘三编》、《玲珑山馆丛刻》、《古经解汇函》、《丛书集成初编》。此外《正谊斋丛书》收有《重编九经字样》一卷(清·孙偘编勘)。清人孔继涵撰《九经字样疑》一卷,收在《微波榭丛书》、《青照堂丛书摘四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