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已进入倒计时,在考生和家长紧张备战的同时,不少商家也瞄准了高考商机:普通的笔、蜡烛、内衣和鞋子……只要能与高考攀上关系,都成了近期热卖商品,不仅价格比同类商品更高,而且销量也不用愁。更有甚者,连算命看风水、开光做法事等迷信"服务"也搭上了高考便车,颇受一部分考生家长追捧。(6月5日北京青年报) 高考,一考定终身,考生及家长"压力山大",实属正常。一些商家借这个时机,顺应消费者心理,打造一些高考特供产品,是市场跟进需求的正常行为,也与学生、家长图个吉利,可谓是"两情相悦",本无可厚非。 但这些文具、衣物等的价格,却令人生疑。比如有的文具,平日里几块钱就可买到,而在高考前夕,仅因为这些讨喜的字样,就可以要二三十的价钱;一些往常的普通内衣,因为在制作过程中有了高考的名义凭借,价格也是一路虚高。 我国的价格法规定,在经营者的价格行为中,赋予其根据市场供求,自由定价的权利,但经营者定价的基本依据是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高考前夕的这些商品,有量身定制的成本,价格向上浮动,也可理解,然而大幅度、成倍数的价格上涨,溢出的这一部分,不仅不合理,甚至还急需物价部门出面核定,规范价格。 高考前夕能涌现出祈福商品,力证了我国当下市场捕捉消费动向的敏锐度。和很多"节日""假日"经济类似的是,高考前夕,提防一些商家的漫天要价,也应进入物价部门的监管视野。为高考,学生与家长都比较浮躁,孩子念书十年寒窗,父母养子含辛茹苦,在鱼跃龙门的关键时刻,对这些消费上明摆着的不合理支出,相信大多数人都不放在眼里。可花高价买来的这些商品,很可能货不比价,名义上买到的是祥瑞,是吉利,但却还可能存在程度不一的质量问题,比如文具用起来不顺手,孩子的贴身衣物穿起来过敏等。如此,这些本图祈福的商品,浪费钱不说,还可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考试发挥,得不偿失。 另外,诸如在线看风水、做法事等迷信活动,在高考前夕借机附身复活,甚至受到追捧,则更应引起深思。高考是一场自家孩子参与的考试,考试结果只能取决于孩子的能力水平,与外人无关,这是一个很基本的常识。高考前夕家长们投向迷信,倒向风水,无疑是高考带来的压力过大所致。家长丢弃基本常识,选择老祖宗的观星象、看风水、做法事等迷信活动,是疏导压力、克服紧张精神的表现,但同时也助推了骗人把戏的风行一时。 无论是有关部门展开联合行动,在线上线下消灭高考迷信活动,还是物价局规范高考特供商品价格,严把质量关,高考最终作用于学生及其家长的压力,都需要得到及时与合理的疏导。心理学上总结归纳的压力疏导办法,无非是从疏导压力和隔断压力作用这两种方式着手,而家长对高考平心静气、坦然处之的表现,也对考生有着减压的成效。 各种形式的过度祈福活动,不仅对孩子高考产生不了任何帮助,反而是在配合参与市场的投机行为,最终会不断加热高考这个压力锅,既让自己紧张兮兮,也进一步施压于孩子,使其考试发挥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