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留下青春记忆不是毕业生挥霍的借口


  又到了毕业的季节,校园里弥漫着离别的情绪,同时也催热了毕业经济。毕业消费成了众多学子"致青春"的必选项目,聚餐、拍照、旅游一个也不能少,而不低的费用则考验着家长们的荷包。(6月12日海峡导报)
  毕业季已然成为学子的"烧钱季"。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崽用爷钱心不疼",少有节俭意识。报道说,以前大学生拍个性照习惯租衣服自己拍,但现在很多学生直接找工作室,工作室提供服装、造型,学生们只需摆造型。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现在的商家嗅觉很灵敏,一看到商机他们马上投其所好,有的还乘机哄抬价格。
  "再不疯狂就老了",年轻学生在毕业时为自己的青春留个纪念无可厚非,但留下"青春记忆"不是大肆消费的借口,"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警句任何时候都不过时。何况大学生们大多无收入,即使家庭供应充足,"钱不是自己随水漂来的",而是父母辛劳所得。
  要大学生毕业季少烧钱,关键要从学生这方着手,学校和家庭通力合作,恰当引导学生消费。
  毕业记忆里,学生希望留下的是"曾经"的那一幕。但在"地球村"已是事实的当下,回母校、同学聚会也很方便,完全没必要停留在过去的拍照、聚餐的形式上。学校可以引导孩子们变一变,譬如,记忆的定格,可以以班或组为单位开展一次"校园重走""个性展示""殷殷告别"活动,学校集体拍摄照片并在后续嵌入学生在读期间那些特别的记忆以后,把制作完成的电子相册、MV等打包发送给个人。这样做不但省却大量的开支,还能化静为动,何乐而不为呢?
  学校的最大功能就是育人,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弱化。尽管学生要毕业了,但不能因为他们即将要告别校园和老师,就做老好人任其自由。适当的教育要继续,适当的纪律要坚持,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醒大学生们"克勤克俭"。
  对家长来说,不要一味地掏钱,其他什么都不管,这会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和不良消费习惯。在毕业季到来之时,家长不妨与孩子一起做个规划,来个预算,按略高于预算"拨付"费用。这样既能为孩子的毕业记忆保障弥久如新,又不至于浪费挥霍。
网站目录投稿:安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