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误区——形式上的虚化企业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建立或改善企业文化?如何才是有实际价值的企业文化?不论是在炒作过程中还是等待下一个周期,企业文化往往在模仿跨国企业的过程中,走入误区,流于形式:一、企业文化现状1、口号式文化包括企业宗旨、企业目标、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等,视是而非的文字游戏,如果确实是能指导经营或员工行为,尚有一定的价值。不幸的是大多是如"团结、高效、务实、创新、效益、效率、积极、进取、品质、节约......"空洞的词汇,现实地考察一下,这些词汇在员工心目中有什么意义,除了在企业的墙面上的大幅醒目的字体外,对员工的实际影响有多大?即使企业可以要求员工每天晨会,象念毛主席语录一样,朗诵多遍。另外一些如"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真诚到永远"、"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等等,似乎有相对明确的内容,但如果缺乏基础制度和习惯支持,只不过稍微长一点的一句话。2、刊物式文化包括企业内部网站、企业内刊、壁报等,是企业导入"文化"最常用的手法,领导在内部媒体上发表一些自以为煽动性的文章,再要求员工投稿,谈谈他们的日常生活、好人好事,甚至一些散文、诗歌等等,就以为企业"文化"了,企业的办公室也将此作为一项重要的业绩来抓。除了办公室人员外,有多少员工会持续关注这些读物呢?,看过这些读物后,又能对他们的心态和行为有多少影响呢?用五、六十年代的方法教育现在的人,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又如何去感动别人。3、娱乐式文化包括旅游、聚餐、生日会、联欢会等等,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吃、喝、玩、乐,管理者最大的理由便是通过娱乐增进员工的交流,有利与员工的团队协作。殊不知,娱乐完毕后,大家最多谈论2-3天,关于那天谁喝多了、谁抽到奖了等等,其对协作的作用没有什么起色(有矛盾的还是有矛盾,因为在那种场合他们并没有单独交流的机会,也没有斡旋人会在那种场合有时间去安排沟通的机会)二、为什么要建立或改善企业文化其实,不管提出企业文化与否,任何一个企业都客观存在,不是说提出建立企业文化以前,企业没有文化,为什么要改善或提炼企业文化?虚妄的企业文化往往基于这样一些理由建立:1、赶时髦别的企业都在搞,肯定有用,不搞的话,会不会落伍。 企业文化的构建建立企业文化,不仅对于私营企业或民营企业是一个问题,对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外商投资企业、外企驻京办事处、也不论是大公司中公司水公司,都是一个值得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少数组织虽然用语言或文字制定了本企业组织文化,但寥寥几句,难以概括企业文化的真实内涵,而与之相驳的企业行为又使企业文化变得软弱无力。 大多数企业没有文字上的组织文化,组织成员依靠对组织行为的观察和洞悉,通过个人的推断和理解来形成概念,再指导个人行为。 所以建立一个企业的组织文化,不能仅限于在文字上、在部分人员的思想上、在口头上的制定和规范,更重要的是通过管理者的行为来证实企业文化的存在和有效性。 心理学研究证实,人的行为语言对他人作用要大于口头或文字的语言。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一但组织成员对该组织的文化形成不良印象,再想改变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如何建立企业文化,不是一件在笔头上可以解决的问题,而首先要在外显的行为中体现。举个例子,某公司员工守则第一页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第七条是"公司成员之间应互信、互谅、相互尊重",这是对公司成员人际关系的标准的阐明。而在随后的规章制度中,条款苛刻,违反劳动法条例,大量使用诸如"不得"、"禁止"、"扣款"得词语,管理者将自已高高凌驾于员工之上,没有将自已作为组织成员之一,充分体现出对员工的不信任和不尊重,不仅如此,在面试时就要求新员工接受规章制度,否则不予录用。这已与第一页所提出的企业文化的第七条背道而驰,在今后的组织运作中应贯彻哪一种企业文化?是第一页第七条还是在规章制度中体现出来的企业文化? 所以建立企业文化要从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着手,将各项工作执行过程中的指导思想提炼出来,看看是否有利于组织的发展。 用第三者的眼光怎样看组织是不是健康呢?让企业CEO最烦恼的是人事问题,如果企业的人事问题是健康的,企业就是健康的。因此下面是组织健康的"四能"标准: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机构能设能撤、人员能进能出。所谓的干部就是企业的管理层,干部能上能下就是企业进行人事调整时,必然有人上,有人下。在上下的时候,干部能对企业忠诚,服从企业的安排,有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新岗位上努力工作,使得公司的震荡减低到最低。同时在岗位变化的时候,干部的待遇也随着岗位的变动而变动。很多时候公司要组成临时团队来处理例外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就需要设置临时机构和成立临时组织,一般是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因此做完事情以后,机构要能及时撤消。不要因为某个人的安排问题,而设置机构,或因为某个人的问题而不能撤消机构,这样都不是健康的组织。有些企业规定了人员淘汰的比例,可能是员工总数的5%,也可能是10%,甚至有些公司还有强制淘汰的指标。在员工离开的时候,公司希望他们到其他公司,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明确表示,如果这里还有机会就欢迎他们回来。这样企业中的人才是有进有出,不断地有新鲜血液刺激组织成长,这样的组织就是健康的。 企业文化譬若水势,可载舟亦可覆舟。企业在适应环境、变革发展的过程中,总是感到被无形的东西牵引着,影响其执行的效率。这种牵引犹如水势,"冲浪者"需因势而为,由此可领略到顺势带来的畅快轻松,而处于逆势则会让人感到被动气馁。江钻股份有限公司以长江自喻,旗下10多家控股公司恰恰好比江上行驶的轮船。船速与水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江钻为成员企业所造的势就是公司文化的整合和强势资源系统的建立,为成员企业的创业发展带来机会,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按照成员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求,江钻需要赋予控股子公司在经营上的自主权,重点在财务和高级管理人员上进行监控,避免成员企业完全游离于江钻之外,以适应江钻资源整合与品牌强化的需要。石油工业战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江钻的创业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江钻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尤其是在自主发展的摸索和实践中,实施全面创新战略,逐渐形成了日趋稳定的公司文化理念,和以此为核心而开展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江钻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财富。这些统称为江钻文化。而后,江钻进一步把企业文化融入管理理念系统,并充分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首先是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博取管理经典理论,江钻设计提出以"研究管理与科学、行动与成功、激励与效率、卓越与价值四方面关系"为内核的SME管理模式,和基于"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发展,行使股权赋予其经营权责,通过信息交流途径,运用以发展战略和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的绩效管理体系对其绩效进行评价和激励"的"人、权、信、绩"集团化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行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刻地影响着江钻人的管理思维方式,较好地解决了集团化运作中的问题,为江钻的长远发展摸索出了有效的管理运营模式。 关键词:内容企业文化美容公司,构建企业文化建设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