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红楼梦中李纨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介绍


  一直以为李纨是十二钗中最无特色、最不起眼的一个,细细品来,又像隔着纱、隔着雾一般,纵使反复推敲判词,也是晦涩难明。关于她的为人,对她的评价,历来莫衷一是。笔者这里试着从几个方面解读一下这位珠大嫂子。
  一、李纨的矛盾性格
  李纨一出场,作者是这么介绍的"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李纨真的如槁木死灰一般吗?笔者认为不是。要起诗社,李纨说"雅的紧!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前儿春天我原有这个意思的";诗社第一期,李纨建议咏白海棠;诗社罚宝玉,李纨罚他去栊翠庵折红梅,这是何等的有雅趣;黛玉开玩笑说探春得贵婿该喝酒,探春让李纨打黛玉,李纨说"人家不得贵婿反挨打,我也不忍的",这是何等地有情趣?
  李纨的槁木死灰和李纨的鲜活雅趣是矛盾的,其实,李纨身上的矛盾不止这一点,还有她的热心肠和冷心肠的矛盾。李纨,在兴儿口中她是"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在下人眼中她是"多恩无罚的"。凤姐因为吃醋打了平儿,最关心平儿的除了宝玉,就是李纨了。探春和赵姨娘闹矛盾,李纨也是不住的劝。再如放风筝,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对黛玉的关心溢于言表。这些都说明了李纨是个热心肠的人,然而,李纨又确确实实是个冷心肠的人,掷花签,李纨说"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闹学堂,她的儿子贾兰说"不与咱们相干",而那人是他的亲叔叔宝玉;就是在吃鹿肉的时候,李纨也表示"你们两个要吃生的,我送你们到老太太那里吃去。那怕吃一只生鹿,撑病了不与我相干"。这些都表明了李纨的冷心肠,就是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而判词里的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也表明她只顾自己,没有帮助别人。
  二、李纨矛盾性格的原因
  李纨的槁木死灰和鲜活雅趣是矛盾的,李纨的热心肠和冷心肠也是矛盾的。作者为什么塑造了一个性格矛盾的人物呢?这个人物的矛盾是合理的吗?笔者认为是合理的:
  其实,作者在小说中也给出了答案。且看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众人来到稻香村的一段文字:
  说着,引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像一洗皆尽。贾政心中自是喜欢,却瞅宝玉道:"此处如何?"众人见问,都忙悄悄的推宝玉,教他说好。宝玉不听人言,便应声道:"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
  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今见问"天然"二字,众人忙道:"别的都明白,为何连‘天然’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作者借宝玉之口说出了稻香村的问题——虽然看上去天然,但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也就是看上去天然,其实遭到了人力的雕琢,一点都不天然。对人来说,天然应该指的是人物的真性情、真感情,天真、纯洁等等。对比李纨的性格,应该也是如此,李纨的雅趣、情趣是她的天然,而槁木死灰是人力的穿凿对她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她进入了大观园,没有了人力对她的影响,她就更多的表现出雅趣的一面;而人力对她的影响,包括她读的书——《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包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贾母王夫人因素喜李纨贤惠,且年轻守节,令人敬伏"等等。
  看一段原文:
  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
  注意"因此"两个字,这说明,李纨的槁木死灰不是她的"天然",而是前面读的书、所受的教育导致的。
  同样地,李纨的热心肠也是她天然的一面,而冷心肠就是人力的影响了。年轻守寡,孤儿寡母,时时让她感觉能依靠的人只有自己,最亲近的人只有儿子(通观全书,贾兰也没有受到宝玉那种众星捧月的待遇,尤其是王夫人,基本没有关心过贾兰,只有一次,还是把贾兰的奶妈撵走。另外,作为婆婆,王夫人和李纨在前八十回里几乎没有对话,这也说明了李纨的一些状况),所以,她的冷心肠,她的不问别人的废与兴,甚至后来做出损阴鸷的事情(一般认为是没救巧姐),也就很好理解了。
  三、作者对李纨的态度
  那么,作者对李纨这个人物的态度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作者对李纨更多的是尊敬和同情,而没有认可,也没有喜欢。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作者借宝玉之口说出了自己喜欢"天然",而不喜欢"人力穿凿扭捏而成"。通观全书,作者对秉持"天然"的人物是有偏爱的,比如黛玉、晴雯、尤三姐、龄官等等。这些可以看出作者对李纨是缺少喜欢的。从判词里也可以看出来,李纨的守寡——"桃李春风结子完",是"枉与他人作笑谈"的一部分。而李纨的冷心肠,不救人,作者更是认为损了阴德,是导致贾兰夭亡的原因——"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而这可以看出作者对李纨是缺少认同的,因为如果是认同的话,肯定不会说"枉与他人作笑谈",而会说"他人笑谈又如何"这样的话。
  当然,作者对这个人物是否公平呢?王熙凤一生做了无数坏事,而就做了一次好事,作者就说她"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而救了巧姐;李纨一生只做了一件错事(没救巧姐),作者就说她损了阴鸷,导致贾兰夭亡。这应该来说是不公平的,如果考虑到作者在李纨这个人物形象上寄托的深意,应该也就能理解这种不公平了吧。
  四、李纨的深意
  作者虽然不认同守寡,认为这是"枉与他人作笑谈"的一部分,认为这扭曲了人性,让人槁木死灰。但是,可怕的是,除了作者,所有人都认同守寡,从贾母王夫人(贾母王夫人因素喜李纨贤惠,且年轻守节,令人敬伏),到一众下人,甚至李纨自己,对于守寡也是认同的(她的花签上写的是"竹篱茅舍自甘心")。但是李纨的内心深处,明明是不认同或者说不愿意守寡的,看一段原文:
  李纨道:"你倒是有造化的。凤丫头也是有造化的。想当初你珠大爷在日,何曾也没两个人。你们看我还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见他两个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爷一没了,趁年轻我都打发了。若有一个守得住,我倒有个膀臂。"说着滴下泪来。
  这表面上是说没有臂膀,其实泪水更多的还是因为没有另一半吧?掷花签那一回,还有这样的文字——李纨笑道:"人家不得贵婿反挨打,我也不忍的。"与其说她说的是黛玉,不如说她更多的说的是自己。这些都可以看出她内心深处是不认同或不愿意守寡的,可明明内心深处不认同,为何又"竹篱茅舍自甘心"呢?这和李纨所受的教育有关,也和当时的主流价值观也有关。李纨从小受的是什么教育呢?
  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
  从小熟读这些书,认同守寡就不难理解了。而主流价值观呢?——"贾母王夫人因素喜李纨贤惠,且年轻守节,令人敬伏"。也就是主流价值观都认为守寡是对的,是让人敬伏的,是受人尊敬的。而当自己的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一致的时候,是会让人更加认同自己的价值观的。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李纨会认同守寡没有任何问题。那么,问题在哪里呢?恰恰在于"价值观"本身!遵照主流价值观,会让人槁木死灰,会让人违背自己的"内心深处",还让人认为这是对的(竹篱茅舍自甘心),这是不是太可怕了?就像朝鲜领导人去世了,朝鲜全国人民都痛哭流涕,我们都知道很可笑,可是朝鲜人民不觉得可笑,他们还认为自己非常对呢!这是不是一样可怕?
  错误的价值观确实很可怕,主流价值观"裹小脚","守贞节牌坊",泯灭人性,让人槁木死灰了。而且已经成了"真君子没有,而伪君子遍地",看宝钗的话——
  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遭塌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
  "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而不是哪个人的问题,贾雨村这种由好变坏的读书人很有代表性,然而,他更有普遍性。这就难怪作者借宝玉之口说读书人都是禄蠹。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说和整个社会世道人心的变异是有很大关系的。
  也难怪宝玉说"除‘明明德’外无书,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只为后世混编纂出来的书,让整个社会成了污浊不堪的社会,而混编纂出来的价值观也已经成为邪恶的了。
  所以作者为什么对李纨不公平呢?只因她做了一件错事就说她损了阴鸷,让她死了儿子。这应该不是作者对李纨的批判,而是对造成李纨做这件事的原因的批判,也就是对主流价值观的批判。作者就是要用这明显的不公平,来表达他不能直接说的话,作者的思想是深刻的,作者的安排也是巧妙的,但作者应该也是绝望的——"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作者应该也没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社会是作者想象中的香丘了吗?如果不是,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袭人、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
网站目录投稿:灵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