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关家庭教育的讨论中,"宠爱"一词多被贴上贬义、负面的标签,其实这种认识有失偏颇。早先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古训,近有"千万不要把小孩子宠坏了"的告诫。只是没有人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相:小孩子生来就是让人宠爱的!永远不要怕宠孩子,关键在于家长是不是真的会宠孩子。所以,怕把孩子宠坏了,主要是家长错把"宠爱"等同于"溺爱"了。 如果家长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应该学会宠孩子。只要"宠爱有道",就不必担心把孩子"宠坏"。我们总是尽力地宠爱自己,甚至宠爱动物,为什么不能宠爱弱小、纯净、天真、可爱的孩子呢?小孩子就如一张可画可改的白纸,家长只要认真地跟孩子讲道理,孩子就会听家长的。 如果家长一直深深地宠爱着孩子,自己也会被孩子深深喜爱和信赖。得到孩子喜爱和信赖的家长,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孩子更会言听计从。这就需要家长尽可能地呵护、疼爱、抚慰孩子;尽可能地满足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尽可能地少批评或者不批评孩子,即使必须批评孩子的时候,也要紧跟着表扬几句;尽可能避免打骂孩子,对于那些"气急""盛怒"之下的行为,事后要向孩子道歉和解释。 宠爱孩子的关键在于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走进孩子心灵,真正地理解孩子。许多家长总是俯视孩子,习惯以成人的视角看待孩子的问题,以成人的标准评价孩子的行为,使爱和教育严重错位。 只有当家长蹲下来,将自己的心置换到孩子的内心时,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对孩子做出的"荒诞"行为自然不会大惊小怪,对孩子所犯的"错误"自然也就能够宽容理解了,宠爱也便自然产生了。由此不难发现,对孩子的宠爱教育,不是一种过于感性的简单溺爱教育,而是基于理解以后的理性选择。 每个孩子,甚至每个成人,骨子里都是渴望被"爱"和"关注"的。特别是在众人面前,孩子更渴望成为"关注"的中心。实际中,孩子求得关注的愿望,常常被当作"无理取闹"和"惹是生非"而受到批评。其实,希望得到关注的孩子,自尊心、自信心都很强,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工作岗位上,更会成为不断进取的人,因为他们总想以此保证自己处于时刻被关注的位置。 所以,问题并不在于一个孩子是否成为关注的中心,而在于家长和社会如何对待这个中心,在于如何将孩子求得关注的欲望加以正确引导。 作为家长不仅要理解孩子渴望成为被宠爱的"中心",更应该理解孩子缺少"标准"。 家长积累了多年的成长经验,"度"的概念在头脑中根深蒂固,清楚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做到什么分寸。比如同孩子开玩笑时,知道怎样做才不会过火,不会伤害孩子。但是年幼的孩子还没有生活经验,还未形成"度"的概念。所以,孩子的许多玩笑行为,往往被家长视之为"胡闹"。如果家长不是理解孩子头脑中缺乏"度"的概念这个问题,而是将孩子的玩笑当成恶作剧,甚至当成"破坏"来批评和惩罚,就会伤害孩子的情感。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创新精神的原动力。家长只有"宠爱"孩子,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进而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小孩子总喜欢舞弄棍棒、搞破坏性实验,由此经常惹怒家长。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是对陌生世界的一种探索与尝试,只不过他们头脑中尚没有轻重、距离这些微妙的概念而已,所以,损坏物品并不是他们的本意,一切皆源于好奇。 当然,孩子"损坏物品"的行为是不当的,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家长用"宠爱"的胸怀,平心静气地跟他们讲道理。但孩子总归是孩子,并不是家长跟他把道理讲一次就能够不再"旧错重犯",而是在家长讲了道理之后,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时候需要家长理解,同样的道理可以讲两遍、三遍、四遍……大人有时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又怎能苛求孩子一次改好呢? 有人也许会反对说:这不是要把孩子宠惯坏了吗?对于习惯于强制管束方式的家长来说,"宠爱"孩子可能就是惯坏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从自幼培养民主精神、平等意识、乐观态度的角度看,这恰恰是孩子所急需的。 用孩子的话讲:你可以和我平等地讲道理,但不可以居高临下地命令和强迫我。这也是对孩子进行宠爱教育的核心所在。 从另一个角度看,宠爱就是一种欣赏,一种鼓励。而在欣赏与鼓励下长大的孩子,会是自信、不断追求上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