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如今,时代在快速发展,而互联网技术也不断完善。图书馆管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保持管理模式的灵活性和弹性,使其能随着互联网技术升级而改进创新,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图书馆早已熟悉互联网背景下的管理模式,在"互联网+"出现后,图书馆应在互联网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寻找管理创新途径,使服务及产品内容等符合新模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管理;转型 进入21世纪,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图书馆的生存环境。云端计算和大数据的出现及普及,将图书馆带向了一个异常复杂又微妙的状态。如此种种使图书馆从静态演变为动态,即从一个信息的收集和传播场所,逐渐转为向外扩散知识资源,促进知识的开放共享,并把阅读主动权交由读者。在"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需要思考如何借助这一时代东风,更好地进行跨领域可利用资源的整合。同时积极探索其转型路径与发展策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优化馆内行政服务机制,改变固有传统模式,实现图书馆的稳步发展。 一、"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的特征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旨在充分发挥各主体中互联网的集成及优化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社会各领域主体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新的发展形态。简单地讲,"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与各个领域相结合,使各领域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实现增值。图书馆在"互联网+"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跨学科、跨专业高效结合。图书馆因其特殊性,使得图书馆能够提供不同学科、专业和领域相互交叉的复杂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图书馆应当在跨专业、跨学科领域保持积极的态度,应用"互联网+"最新理念,推进学科发展、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建设。(2)科研创新平台。"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应该以科技创新为重要发展目标,以自身的优势,不断追求创新,推动科研的发展,使其成为集协作、跨界、创新为一体的科研创新平台。(3)交流、合建的原则。在推动图书馆"互联网+"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读者的体验,开发交流平台,让读者和馆员能够及时交流,推动用户积极地参与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创新中来,使图书馆服务更加人性化、合理化。同时,图书馆的长远发展,需要读者的支持,加强读者交流,满足读者需求,提高读者支持度与参与度,为图书馆建设保持长远的活力,也为打造"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新型模式添加动力。(4)生态开放。改变传统制约,由人性决定创新。传统的馆式服务,"在互联网+"的推动下,需要集PC互联网网站、手机智能网站、移动APP、微信平台、OA办公系统、终端智能交互机、后台大数据为一体,转变为一个完整的、良性的、高效的生态圈。成为真正意义的"互联网+"图书馆。 二、圖书馆管理的转型路径 (一)融入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审视"互联网+图书馆"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图书馆发展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互联网思维所提出的思维,与图书馆管理服务结合,主要体现出的特征是平等开放、高效互动、方便快捷、用户体验和免费模式等。特别是用户思维、大数据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和跨界思维这五大思维是"互联网+图书馆"必须具备的,即以用户需求为核心,运用大数据来实现图书馆信息数据的价值,通过改善图书馆与社会公众的关系来提高用户对图书馆的信赖度。同时为用户提供平等、开放、共享的图书馆管理服务平台,整合图书馆公共服务资源,重构管理服务价值链,创新管理服务新模式,对图书馆进行跨界融合,重新审视图书馆的发展和出路。 (二)以信息技术为支持,落实数字资源建设 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面临着一定发展机遇,这是转变图书馆发展方式并提升其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尊重信息资源的价值性,并以信息技术为支持,为资源传播与共享提供载体,满足读者对于信息资源的查询和获取需求,并提高图书馆服务的便捷性和时效性,这是推进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下快速发展的有效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下,要加大力度推进数字资源建设,就是在图书馆网络系统平台上打造一个数字化的图书馆,通过激光扫描、影音资料、电子文本等方式,将纸质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上传至电子图书馆中,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免受时空与地区的限制,此种情况下图书馆资源价值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三)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读者信用体系 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要针对读者的信用状况进行采集和评估并进行监管,让读者能够自觉的规范自身的行为,履行其作为一个读者对图书馆的承诺,从而更加便利的获取文献资料。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的借阅记录等原始依据建立相应的自用征信平台,并结合征信平台数据对有失信行为的读者进行惩处,对信用良好的读者进行奖励。这种信用管理模式能够很好的结合图书馆的管理实际,让图书馆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能够相应的提升图书馆的信用管理成效。但是,自建征信平台的弊端是,这个平台跟外界的连接相对比较狭窄,很难对读者的失信行为进行评判并起到威慑作用,而且跟其他征信体系分离开来,有待积极完善。其次,利用互联网+技术,让第三方征信平台与自建征信平台结合。这种信用管理模式是以上两种模式的融合,能够集合两者的优点,并对读者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还能够结合图书馆的状况优化读者管理工作。 (四)建立具有专业素养与知识的管理团队 "互联网+图书馆"不再是简单的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和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服务,其本质是内在组织结构、管理服务模式的变革,图书馆的运行需要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信息技能的学科馆员服务队伍。只有提高馆员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加深度地解读用户,及时满足用户的信息和服务需求,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深入的学科服务,满足用户专业化、多样化的知识信息需求。同时,馆员将图书馆的服务、技术资源、工具等要素与用户紧密结合,通过有效发挥互联网技术的驱动作用来提升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只有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才能够以信息专家的角色,提供嵌入式学科知识服务,为用户提供学科化、个性化、知识化、泛在化的服务,也能够实现图书馆馆员的价值。 三、结束语 "互联网+图书馆"是图书馆行业最新提出的发展模式,虽然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但其对图书馆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互联网发展的大潮中,必须要适应图书馆的转型,给予重视并积极探讨其发展路径。在未来发展中,图书馆机构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图书馆服务进行创新,集成图书馆资源,并虚拟地将全社会的图书馆信息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提高图书馆信息的集中利用程度,形成整体化的图书馆利用服务体系。另外,要加强图书馆馆际合作开发信息和资源共享的工作,形成资源共享的机制,弥补各图书馆自身资源不足问题。 【参考文献】 [1]黄亚平.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创新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07). [2]TechTarget数据中心.运用RFID标签加强数据中心环境监控.2017-11-29 [3]宋晋秀.国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误区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07). [4]张淑侠.高校图书馆采选工作优化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07). [5]许芳芹.高校图书馆如何提高对于高等继续教育的服务[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