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工人化"管理 为了应对90后员工价值观多元化和工厂内技术工人普遍较多的现实,英特尔成都工厂近两年开始实行"去工人化"管理——引入英特尔在全球盛行的开放、创新思维,鼓励技术工人与工程师"二元互动",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和建设性对抗,一般员工可以指出上级或老板的错误和问题,并与他们坐下来探讨如何更好地解决。 当然,这种建设性对抗并非没有边界。英特尔将成都工厂内的3500多人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经理会为组员们的创新意识构建边界,这与谷歌的小团队管理方式十分类似,此举有效减少了管理层级的设置,降低团队内部协调的成本,增强了基层员工的存在感。新生代员工很喜欢这种与管理层平等互动的方式,并且都亲切地称呼总经理卞成刚为"卞哥"。此外,为了让员工有更加充分的表达权,卞成刚还开通了"卞哥信箱",无论员工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给"卞哥"写信,而"卞哥"无论多忙,都做到有问必答。英特尔还鼓励员工参与志愿者活动,主动到农村、学校、敬老院、地震灾区做服务,加强员工的社会化管理。 员工娱乐部 近几年,珠三角的一些工厂新设了一个部门——员工娱乐部,这个部门不同于大多数工厂常见的"员工俱乐部",而是一个专人经营的职能部门,其职责就是极尽所能哄员工开心,为员工提供快乐氛围,进而产生归属感。如果员工不快乐,这个部门的人就要下岗。他们不仅负责卡拉OK室里最新流行歌曲的实时更新,图书馆里漫画、玄幻小说、时尚八卦杂志的及时上架,更要满足不同员工的切身需要。比如,如果工厂里男工多,其宿舍旁边就要设有游戏厅,对于优秀员工的奖励是免费玩1小时的最新游戏X-BOX;如果工厂里以女工为主,则要请有经验的女工教年轻女工如何找男朋友,如何谈恋爱,如何育婴;每月还要搞小型party娱乐员工,主持人恨不得都能当电视台主持人,做脱口秀……"员工娱乐部",既娱乐又教育,深受员工欢迎,员工的流失率因此低了很多。 "弟子规"效应 一家北京企业连续3年组织员工背诵《弟子规》,每周安排讨论,然后在每年年底用一场演讲比赛来总结学习成果。作为奖励,公司会把进入决赛员工的父母从全国各地请到北京,让他们在现场听一听孩子们的演讲,并游览首都的风景名胜。 开始的时候,出于好玩或者是为了给父母争取一个免费旅游的机会,年轻人踊跃报名。但是,随着学习和交流的深入,他们一次次地被别人的故事感动,同时也从自己身上发现了更多的可能性。他们开始主动帮助身边的同事,在工作中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对于家庭困难的同事,大家伸出援手,并且互相鼓励;他们开始给父母写信,给家里寄钱,开始关心长辈的生活和身体……在比赛的那天,选手们感人至深的讲述将会场变成了一片爱的海洋,每个人都能从中感受到力量。看到以前青涩不羁的孩子变得成熟、阳光,父母们掉泪了,也放心了……直到他们上车离开的那一刻,还紧紧拉着孩子的手,叮嘱他们要学会感恩,更努力地工作,加倍回报企业和社会。 微信营销小组 一家企业为了应对竞争,在公司的90后员工中建立了一个微信营销小组。公司先让他们各自选择不同的方向建立公众账号,并允许他们每天有2小时的工作时间可以用于账号运营,同时约定:3个月以后,粉丝最多的一个将会成为公司的官方账号,给予其资金和人员的投入。结果,年轻人的热情空前高涨,各显神通,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帮助,最后他们不但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且整合出一支优秀的团队,在短短数月内就学会了如何调动公司内的各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