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顺境自成


  这是一个非常"精英"式的采访环境:坐落于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院内,优雅静谧,空气中流淌着隐约的咖啡香味。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的姜军副教授就坐在我面前,格子衬衫解开的领口和亮亮的笑眼却透露出属于学者的不羁。
  他出现在这里,因为参与了中国银行针对海外高管的一次"特训",内容涉及财务、税务、监管、风险等。在"十一五"期间,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曾为中国银行提供了标的超过200万元的课程产品,姜军是这个项目的牵头人。这次成功的合作促使双方在"十二五"伊始便签订了一揽子合作计划,整个培训项目层次多级、内容广泛。这是学院的培训服务首次从非金融领域向金融领域拓展,姜军称之为"战略期权"。
  姜军拥有不同于大多数财务专家的求学路径:他初学农业技术,耕过大学的试验田,能认识300多种野生植物;后学农业经济,转而研究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三农问题;毕业后进入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因优异表现被财政部选中,派往英国学习金融;回到学校,边工作边学习,潜心研究财务管理和公司金融。消耗掉整个青春,换来4张学位证书。
  摆在他面前的是两份考卷:一份是作为社会人的必答题:我想做什么?用他的话说,"人是战略性动物,你需要给自己的一个战略定位。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想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包括曾经的我。"另一份是作为知识分子的选答题:中国市场和企业需要什么?"我意识到,要在市场经济中解决问题,核心是经济和金融。经济是人类文明中的皇冠,而金融则是这顶皇冠上的明珠。"
  在读书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姜军不讳言其间的痛苦与弯路,也曾迷茫,想过放弃,但总归还是"能进则进,退而不舍其后进之心","我用超过10年的时间搞清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公司金融。"如今的他,"谈不上入室,但已经登堂,跨进门槛,看到了这个学科里的广阔天地"。他认为,中国企业中最短缺的能力,就是对公司金融的整体把握。
  姜军的博士论文题目是"过度并购的计量问题",这篇论文引发巨大争议,他不仅面临多次超过15人规模、被称为"地毯式挽救"的批判,而且还因此推迟半年毕业。但姜军更愿意从正面解读这件事:"首先,自己的学术能力不够,没有给出句号式的结论;其次,这个问题真的很难,正因为难,没人肯碰,它更有创新价值。"他笑着说:"创新一小步是先进,创新一大步是先驱,创新很大一步就是先烈,而先驱和先烈总是要牺牲的。"
  但他仍坚持,工商管理是试验式的学科,既然企业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应该是自己研究的重点。这一观点实际上也秉承了学院的战略定位和教学理念。这家只有15年历史的教学机构同样认为,如果没有与企业实践的结合,就没有学院存在的必要。
  这不意味着他与所处组织之间的一切都"亲密无间":作为学者,他的绩效考核指标更多是理论导向的,而他的教学理念则是实务导向的。姜军尽可能在实务导向下写出有理论价值的文章,但一个人可以支配的时间和经历总是有限的:走访企业多一些,必然意味着检索和做模型的时间少一些,"兼顾"二字,他只能尽力而为。他把自己定义为草根学者:接地气,从市场和企业需求角度考虑问题。
  同时,作为一名非常"活跃"的学者,引发争议总是难免,姜军希望自己尽量做到"荣辱不惊","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对方的评价,扭转对于自己不利的局面,尽量为自己创造‘顺境,毕竟,那比逆境更利于一个人的成长。"
  他对知识分子常常会产生的"怀才不遇"心态持批判态度,并认为,人和组织不契合的时候,逃避和抱怨都不可取,重要的是调整心态和诉求,并尽量反作用于组织,"所谓‘怀才不遇的人,多半就是没有价值,或者不能恰当表达自己的价值。"
  在学术界,这样的声音并非主流,但姜军毫不在意。"我从来不是一个传统的、阳春白雪式的知识分子。"
网站目录投稿: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