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专项资金积弊


  记者在做这期专项资金的采访时,受访者都会滔滔不绝地列举出好多现实存在的问题。但记者在整理采访材料时发现,在纷繁复杂的问题背后,都是由三个主要问题演变而来的。具体有项目的不确定性、支配权与绩效不匹配性、审计监督不严谨性,此为三大积弊。
  项目不确定性
  在采访中,大多数人认为专项资金在财务管理方面漏洞不太大,主要问题是项目的挪用。项目资金挪用的主要原因是,项目的申报没有针对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位在西南省某县财政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上面下来的专项资金像撒胡椒粉一样,项目多,有限的财政资金需要照顾到每个项目,所以就会使每个项目的资金安排都不够。资金的下拨只是在表面上做足功夫,其实问题并没有解决。
  另外,项目的设置没有针对性,还体现在项目本身设置不合理。上述工作人员就退耕还林给记者举例,退耕还林项目本身是好事,尤其是针对西北干旱地区、北方风沙和黄河地区。项目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应该具有这些情况的省份去做这个项目。最后这个项目推广到全国,像西南部地区也在搞退耕还林,其实这是没必要的。我们这里的荒山,如果一年不去砍伐,马上就长出新树来,根本就不用退耕还林。那么这里的退耕是什么呢?就是把这块荒山开发出来,找人挖一些坑,然后把树栽上,事后就去和有关部门说退耕还林了。如此一来,这样的项目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因此,导致的后果就是项目资金被套用。如申请退耕还林项目的人和林业系统的人串通起来,把资金套用过去。
  "现在,项目资金套用得厉害。"一位东部某市财政局姓王的工作人员说道,"比如100万的资金项目,部门就拿出50万资金来做项目,剩下的50万就拿出来挪用了。因为现在地方财力都有限,想办法挪出一点钱来用,去发点福利。"
  王先生还告诉记者,比如水利建设,国家是年年投资金维修,但还是出问题。原因就是所用的修建资金起不到实际作用。现在国家正在做的是病险水库的危险加固项目,国家很重视这个项目,给政策也给资金,一个小二型的病险水库的加固资金大概在一两千万元,但实际用到水库上面去的最多三四百万,其他的资金以修水库的名义,去修路,或建办公楼,买办公桌椅等等,用到这些方面的钱比用到修建水库上面的钱还多。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把小项目申报成大项目,特意夸大项目本身,把成本抬高,然后就可以把资金套用过来了。
  "项目申报是一级一级往上报,申报到省里面的项目很多,就会导致某个地区想做的项目申请不下来,其他不是很需要的项目,但省里出于均衡的考虑就会安排给你。比如不管该县里的病险水库多不多,都去做病险水库项目。项目的申报是从下往上,但是做项目预算的人都是办公室的人员,对于水渠改造,他们根本不了解实际情况,项目资金从财政部拨到财政厅,从财政厅到下面业务部门。最后验收的时候,谁也无法识别原来的是不是病险水库。修好与否,根本无据可查。"王先生说道。
  他还认为,虽然有的项目套得太离谱,但是100万元的项目用50万元做基本上是检查不出来的。因为项目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像边远地区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和北京的都不一样。虽然中央有统一的标准,但也没办法用这个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去套用到各个地区,所以主要还是靠各地方去掌握。当然如果100万元项目用10万元做的,90万元都套掉了也不大可能,如果是那样,就容易出事了。
  另外一种套用现象就是让项目无中生有。他说:"没做的项目就说成做了,比如有个地方原来做一个项目是病险水库修建,还预算出通过这条水库时的修路资金,但是这条道路是原来已经修建好的,类似于村村通,乡乡通这样形式的路,所以资金拨付下来以后,只是修建了一个水库,其他的修路资金都给套用出来了。而且这样做还在账面上看不出来。"
  支配权与绩效不匹配性
  支配权是指部门对项目资金的绝对控制权,各个行业部门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资金,如何立项,如何进行项目的资金调配,财政部门都无权过问。专项资金被各个行业部门所掌握,并且财政专项种类繁多。
  某高校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比如高校老师每年都要申请211工程,985工程这些项目,这种课题资金都属于财政专项资金,在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上,确实能起到贯彻中央意图的作用。但是需要有一个恰当的比例,因为设立专项资金的这些部委所掌控的权限是非常大的。因此与专项资金所相关的支配权和分配权都在相关行业预算单位,而不在财政部门。
  为什么说支配权与绩效不匹配呢?在财政局工作的王先生说:"从财政部来讲,绩效是越来越重视,并且政府和人大也越来越重视。但就各个部门而言,由于项目的支配权在他们自己手里,对于绩效工作如何能做出公正的态度呢?让专家去做,那么这些专家也会有失公允,因为他们各个行业的专家和所在行业的部门是利益一致的。让财政部门去做绩效,这也成了外行管内行,比如让学财务的去管水利,那让他们怎么去评价是否达到了安全标准呢?
  他还认为,对于一个项目的绩效可以分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水利工程项目,其社会效益是解决它的饮水难,灌溉难的问题。这无法给出具体标准,上面的人检查时候,装饰一下,意思一下,那么基本上是99%都能过关。还有某些地区或部门为了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早日投入,立项具有盲目性、随意性,缺乏对当地经济社会等现实环境的可行性论证,从而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
  因此,财政资金的支配权与绩效不匹配,导致项目资金存在很大的权力寻租空间,同样会导致项目资金被套用。
  审计监督不严谨性
  众所周知,专项资金具有项目多、金额大、使用范围广的特点。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在其监管和审计上面也会产生很多漏洞,同样也不能忽视。一位在审计部门工作的人员告诉记者缘由,首先审计是注重账簿审计,忽视实际项目的审计。专项资金收支总账、明细账和记账凭证等会计资料送达审计组,审计完后即为审计结束。即使到实地查看工程,也是走马观花,没有认真丈量、记录,也没有计算材料实际用量与账面决算数所使用数量是否一致,没有查看是否有高估冒算或实际使用量小于决算量的现象。
  其次是注重账面的收支凭证,忽视银行票据的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的传统方法是看账面收支凭证是否合理、合法、合规,而对银行票据的真实性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工作容易忽视。由于某些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到位,多数采用配套资金空运行方式,即真拨付、后转回。账面反映配套资金到位了,而实际上根本没有到位。还有一种情况是被审计单位账上反映现金增加而银行对账单没有记录付出,这是采用先进支票存根联入帐方式,其实是无款可取。还有在对各项专项资金审计中,审计人员只是查找上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联合下达的专项资金的指标文件,然后与同级财政部门专项资金额进行对比,但也就是走个形式。
网站目录投稿: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