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先人是如何观星的 古希腊星图与中国古代星图是人类历史上较完整的两大星图体系,前者逐渐演变为目前国际通用的88个星座,而中国古代星图则自清末逐渐淡出主流,甚至连不少天文界专业人士也不清楚我国古代先人是如何观星的,天文学博士、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告诉记者,自己是基于现代天文学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对于中国古代星象体系的了解也极其有限,当得知中国古代星空的原貌后,不禁感慨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漫步中国星空》作者之一的齐锐告诉记者,中国古人非常聪明,早在上古时代就开始将满天星斗划分成群为它们取名,到了三国时期,由天文学家陈卓统一全天星官,形成了以"三垣二十八宿"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星官体系。到隋代时出现了《步天歌》,以生动的韵文将周天恒星连缀在一起,弥补了星图难以流传、文字不够形象的缺点,做到了"名中有图,言下见象",由此繁难而神秘的星空因它而变得平易而充满诗意。而历朝历代都有恒星观测资料,传承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是天文学家在宋代皇祐年间(1052年)所观测的恒星数据,它是"三垣二十八宿"传统星象的典型代表。 "为了恢复宋代星图数据,复原古人眼中的星空,我们运用现代天文观测数据,结合天文史学文献,一一比对了中西星图中1400多颗星,下了很多功夫,终于完整呈现了中国古代星空的盛景。" 最早的星官图,失散已久未能传世 星座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星官",东汉张衡描述星官的命名:"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于是备矣。" 中国古代的星官,从天皇大帝到农丈人、从战场到市场、从天枪到簸箕,其名称和布局都非常社会化,地上王国、山川百物、人间百业都搬上了天际,涵盖了古代神话、历史典故、社会制度和人文习俗等,几乎是按照地上人间的模式在天上复制了一个世界。 约公元前270年前后,三国时期吴国的太史令陈卓统一了全天星官,编成一个具有 283个星官、1464颗恒星的星表,史称"陈卓定纪",陈卓综合而成的283官星象体系被后世史书所采纳,成为我国观测星象的基础。 陈卓关于全天星官的划分凸显了中国"二十八宿"星官体系,"二十八宿"简单地说,就是先以历史上一些重点观测的恒星作为标准,然后再以线形联络起它近旁的部分星,如此构成一宿。全天共有28个宿,分为四组,称为东、南、西、北四官,即东官苍龙、南官朱雀、西官白虎和北官玄武,以这二十八宿为代表,携领囊括全天的所有星官。 "三垣"的创立比"二十八宿"晚一些。人们仰观天顶,先把北极周围的广泛天域定为"紫微垣",也叫"紫宫"或"中官"。由于古人已将二十八宿分配入东西南北四官,而中官仅含一个紫宫,有些单薄,先人便将紫微垣和二十八宿之间的部分天域进行了划定,分别命名为"天市垣"和"太微垣"。三垣在隋唐之际趋于成熟,合并二十八宿后成为新的"二十八宿三垣"体系。后来"三垣"的地位逐步提升,在此基础上成为"三垣二十八宿"体制。 《漫步中国星空》作者之一的万昊宜告诉记者,基于传统文化的"三垣二十八宿"星象体系,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有别于西方的最引人注目之处,自陈卓初定至体制完全建立,传承了千余年,一直到明清之际。 遗憾的是,三国时代陈卓关于星官的著作和原图早已散失,未能传世。 《步天歌》长度,内藏天文常识 虽然最早的星官图未能传世,但后人能通过相关史籍来观其原貌,这些史籍主要是隋代丹元子的《步天歌》。公元600年前后的隋代,法号为丹元子的隐居者,按照陈卓所定全天星官的布局,将此前流传的星官知识重新整理,作了一首认星歌谣《步天歌》。唐朝初年时有人又对歌词作了修订,从此《步天歌》成为表述中国星象的代表作,至今流传。 《步天歌》首次详细整理和记录了二十八宿三垣的全部成员,其分章、星官、星数、寻星顺序都严格遵循实际观测。先描述每宿的主体,再以宿星为主,描述所统率的各星官与主体间的相对方位关系。形式上采用通俗的诗歌体例。《步天歌》成为后世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著述的一种标准范例,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清代学者梅文鼎对它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步天歌》所列星象,特为简括。故自宋以来,天官家多据为准绳。" 《步天歌》易懂、易学、易掌握,成为中国古代学习天文的必读书,宋代著名史学家郑樵就一面读《步天歌》,一面观察星象,"时素秋无月,清天如水,长诵一句,凝目一星,不三数夜,一天星斗,尽在胸中矣"。 万昊宜告诉记者, 《步天歌》的特点是文辞浅显,内涵丰富,星名完备。它所用语言并不深奥,所取用的材料也不过是整理串联起已有的专业知识,这些特点使它能够在中国天文学史上长久地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点很少有其他著作能与之相比。 更让人稀奇的是,在流传下来的《步天歌》各个版本中,基本都是360句到366句。作为一部天文学著作,这当然不是巧合,作者细密的设计心思暗藏其间,中国古代周天为365.25度,一句一步,一步一度,至365度而恰好步天一周,此即"步天"一词原意所在。 北斗七星,爱被古人描绘成座驾 我国地域范围处北半球30度到45度间,生活在这个纬度区域的先人们仰望星空,发现所有的星星都是东升西落,旋转的中心就是北天极,它相对固定不变,而处在北天极最近的一颗星,也就是现代人称作"北极星"的星,在古代实际上被叫做"勾陈"。而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就被称为紫微垣,它是天皇居住的地方,紫微垣含有37个星官。 在《步天歌》里,对紫微垣的部分星官是这么描述的:勾陈尾指北极巅,勾陈六星六甲前,天皇独在勾陈里,五帝内座后门是,华盖并杠十六星,杠作柄象华盖形…… 在民间知名度最高的星恐怕就是北斗七星了,这七颗星有各自的名称,从勺头开始依次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位于勺头的前4颗叫斗魁,其余3颗叫斗柄。 由于"北斗"围绕北极日夜不息地旋转运动,所以从很早开始,"北斗"就被人们想象成天帝的车驾。《史记·天官书》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意思是:北斗七星是天帝坐着的马车,天帝以中央为枢纽,坐在马车上巡查四方,定四时,分寒暑。 在山东嘉祥县东汉时期的武梁祠中,就有"斗为帝车图"的画像石,图中的北斗七星,由斗魁4星组成车舆,有一帝王形象的人端坐在斗勺之中,斗柄3星组成车辕。这辆车没有车轮,它是腾云驾雾而行的。 把北斗七星看作车子的民族很多,如古巴比伦人把"北斗"看作货车,古埃及人看作是伊西斯女神之车,英国人看作是亚瑟王之车;阿拉伯人称"北斗"为车星,斗口4星是四个车轮,斗柄3星是三匹马或三头牛,"开阳"旁的"辅星"则是赶车夫。 万昊宜介绍,在每天的黄昏时分观察北斗七星,人们发现在不同的季节,"北斗"的方位和斗柄的指向不同。因此北斗七星很早就成为指示季节的星空标志。战国时代的《冠子·环流篇》中写道:"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其中的道理可如是解说:战国时候,在春分时节每当黄昏来临,仰望北天,可以看到斗柄正指向东方。由于地球绕日公转的缘故,斗柄"东指"的时间会逐日提前4分钟。如果每天晚上同一时间抬头仰望北斗星,会看到斗柄指向逐渐沿逆时针旋转,到了夏至黄昏,斗柄已旋转到指向南方的位置,标志着夏季的开始;而到了秋分和冬至,斗柄则分别指向西方和北方,标志着秋季和冬季的开始。 不过由于岁差的影响,从战国时期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现今在春分时要看到"斗柄东指",已不再是黄昏时分,而是在几近子夜的23时30分左右了,其他的季节延时也与此相同。 天上的街市,划分也是按片区 除紫微垣外,天上还有其它独立的天区,我们的先人用星星组成的城墙,分别围起天上三个独立天区——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以它们为缩影,讲述了社会运行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文化、政治和经济。仰观头顶的三垣,细细琢磨每个星官的含义,让人回味无穷,对先人智慧的敬仰油然而生。 要想在天上同时看到这三垣,最好的时间是每年的六月中下旬,也就是夏至节气前后。当黄昏来临,一丝清风送走夏日西边最后一线光亮,举目北望,庄严的紫微垣,俨然高悬北极四周,"北斗"和"文昌"居于垣左,而"华盖"和"传舍"列于垣右;转身回望,在西南方天空中,明亮的"五帝座一"高挂,以它为中心的是天帝和大臣们处理政务的太微垣;向东看去,东南方地平线上银河正慢慢升起,银河西岸边就是热闹的天市垣,仔细倾听,穿过林间悠扬的蝉鸣,是否能听到来自天上集市的叫卖声…… 至于人们常在评书里听到的"二十八宿",其实是28片天区,按照方位分为东、北、西、南4组,每组含7宿,分别是:东方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共有46个星官;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共有65个星官;西方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共有54个星官;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共有42个星官。全天三垣二十八宿一共283个星官,共计1464颗星。 在每一宿天区的众多星官中,人们选取其中的一个作为代表,并以它的名称来命名该宿。这个代表星官称为宿星。例如:角宿有 11个星官,其中"角"这一星官是角宿的代表星官,它就是角宿的宿星。283个星官中拥有的星数多少不等,少的只有 1 颗,多的有 40余颗,人们在每一个星官的若干颗星中,选取一颗星作为主星来代表这个星官,这颗星被称作该星官的"距星",例如"帝席"星官有 3 颗星,其中位置居东的大星是它的距星,称其为"帝席一"。 中国古代观星图 展现古人的诗意与智慧 迄今为止,中国的星官和希腊的星座是世界天文学中两个研究星空的最完整体系。然而,中国古代星图自清末逐渐淡出主流,当下已很少有人了解我们中国自己的星空了。近来,完整的中国宋代传统星空得以恢复和重现,展现了中国古代星空中的生活和诗意。 从古至今,光辉的日月、灿烂的星空,一直吸引着地球上人们的目光。西方星座多以希腊神话和动物名称来命名,如仙王座、仙后座、小熊座等。目前国际通用的88个星座是由古代巴比伦和希腊天文学演变而来的,而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则因西方科学体系的冲击,同时又版本众多,谬误频现等原因自清末逐渐淡出主流。 星座在古代中国被称为"星官",东汉张衡如此描述星官的命名:"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于是备矣。"中国古代的星官,从天皇大帝到农丈人、从战场到市场、从天枪到簸箕,其名称和布局都非常社会化。山川百物、人间百业都搬上了天际,涵盖了古代神话、历史典故、社会制度和人文习俗等,几乎是按照地上人间的模式在天上复制了一个世界。#p#分页标题#e# 不同于西方星座以神话中的神、人或动物来给星座命名,中国古人把紫禁城里的生活投射到了天上,皇帝有紫禁城,天上就有个"紫微垣",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它以北极为中心,并以北极附近的一片星群为基础而构成。中国古人发现,北极有一颗星星是不动的,其他星星都围绕着它转,因此把这片天区选作皇宫。那颗不随天球旋转而转动的星星被古人称为"天极星",成为皇帝的象征。自然也少不了代表后宫、庶子、太子、妃子的星名,还有星星被叫作丞相、侍卫官、辅弼、少尉等,另外还有星星被称作天厨、天床、天牢、天厕等。而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主要指朝廷,天市垣则是三垣的下垣,就是老百姓的集贸市场。 要想在天上同时看到这三垣,最好的时间是每年的六月中下旬,也就是夏至节气前后。当黄昏来临,一丝清风送走夏日西边最后一线光亮,举目北望,庄严的紫微垣,俨然高悬北极四周,"北斗"和"文昌"居于墙左,而"华盖"和"传舍"列于垣右;转身回望,在西南方天空中,明亮的"五帝座一"高挂,以它为中心的是天帝和大臣们处理政务的太微垣;向东看去,东南方地平线上银河正慢慢升起,银河西岸边就是热闹的天市垣,仔细倾听,也许能听到来自天上集市的叫卖声…… 在民间知名度最高的星恐怕就是北斗七星了,这七颗星有各自的名称,从勺头开始依次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位于勺头的前4颗叫斗魁,其余3颗叫斗柄。 由于"北斗"围绕北极日夜不息地旋转运动,从很早开始,"北斗"就被人们想象成天帝的车驾。《史记·天官书》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意思是:北斗七星是天帝坐着的马车,天帝以中央为枢纽,坐在马车上巡查四方,定四时,分寒暑。 在山东嘉祥县东汉时期的武梁祠中,就有"斗为帝车图"的画像石,图中的北斗七星,由斗魁4星组成车舆,有一帝王形象的人端坐在斗勺之中,斗柄3星组成车辕。这辆车没有车轮,它是腾云驾雾而行的。 在每天的黄昏时候观察北斗七星,人们发现在不同的季节,"北斗"的方位和斗柄的指向不同。因此北斗七星很早就成为指示季节的星空标志。战国时代的《冠子·环流篇》中写道:"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其中的道理可如是解说:战国时候,在春分时节每当黄昏来临,仰望北天,可以看到斗柄正指向东方。由于地球绕日公转的缘故,斗柄"东指"的时间会逐日提前4分钟。如果每天晚上同一时间抬头仰望北斗星,会看到斗柄指向逐渐沿逆时针旋转,到了夏至黄昏,斗柄已旋转到指向南方的位置,标志着夏季的开始;而到了秋分和冬至,斗柄则分别指向西方和北方,标志着秋季和冬季的开始。#p#分页标题#e# 不过由于岁差的影响,从战国时期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现今在春分时要看到"斗柄东指",已不再是黄昏时分,而是在几近子夜的23:30左右了,其他的季节延时也与此相同。 早在上古时期,当时的人们就将满天星斗划分成群,并一一取名。约公元前270年前后,三国时期吴国的太史令陈卓统一了全天星官,编成具有283个星官、1464颗恒星的星表,史称"陈卓定纪",这一星象体系被后世史书所采纳,成为我国观测星象的基础。陈卓关于全天星官的划分凸显了中国"二十八宿"星官体系,二十八宿简单地说,就是先以历史上一些重点观测的恒星作为标准,然后再以线形联结起它近旁的部分星,如此构成一宿。全天共有28宿,分为四组,称为东、南、西、北四官,即东官苍龙、南官朱雀、西官白虎和北官玄武,以这二十八宿为代表,携领囊括全天的所有星官。 三垣的创立比二十八宿晚一些。人们仰观天顶,先把北极周围的广泛天域定为"紫微垣",也叫"紫宫"或"中官"。由于古人已将二十八宿分配入东西南北四官,而中官仅含一个紫宫,有些单薄,他们便将紫微垣和二十八宿之间的部分天域进行了划定,分别命名为天市垣和太微垣。三垣在隋唐之际趋于成熟,合并二十八宿后成为新的二十八宿三垣体系。后来三垣的地位逐步提升,在此基础上成为三垣二十八宿体制。 可以说,基于传统文化的三垣二十八宿星象体系,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有别于西方的最引人注目之处,自陈卓初定,至体制完全建立,传承了千余年,一直到明清之际。遗憾的是,三国时代陈卓关于星官的著作和原图早已散失,未能传世,后人只能通过隋代丹元子的《步天歌》来窥其原貌。公元600年前后的隋代,法号为丹元子的隐居者按照陈卓所定全天星官的布局,将此前流传的星官知识重新整理,作了一首认星歌谣《步天歌》。 《步天歌》首次详细整理和记录了二十八宿三垣的全部成员,其分章、星官、星数、寻星顺序都严格遵循实际观测,采用通俗的诗歌体例,以生动的韵文、将周天恒星连缀在一起,弥补了星图难以流传、文字不够形象的缺点,做到了"名中有图,言下见象",由此繁难而神秘的星空因它而变得平易而充满诗意。 清代学者梅文鼎对《步天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步天歌》所列星象,特为简括。故自宋以来,天官家多据为准绳"。 更让人稀奇的是,在流传下来的《步天歌》各个版本中,基本都是360句到366句。这当然不是巧合,作者细密的设计心思正暗藏其间——中国古代周天为365.25度,一句一步,一步一度,至365度而恰好步天一周,此即"步天"一词原意所在。#p#分页标题#e# 古代天象记录-石刻纪录 中国在殷商时期就有天文观测的纪录,从古代的甲骨文出土就看到有关太阳月亮等的图腾,因此在历史上由文字和图形记载的天文纪录当然也不计其数。 古星象图大致可依性质区分为具示意性或科学性两类,一类是为装饰或宗教目的制作的示意性星象图,如汉唐以来的墓室顶部,经常发现有彩绘的或石刻的星象图,这类星图显然绘制得比较粗糙,且象征意义远比精确性来得凸显,内容往往也不完整,有的只绘出单一的星宿(可能和当事人生前的官位相关);另一类是常出现在书籍、画卷、石刻仪器等上面具科学性的星图,是古代天文观测者为认知教学和记录天空星星位置而绘制的,其内容除了受肉眼能见度而局限于个数较少的恒星,无法和现代望远镜能观测到的众多恒星个数和星座数目相比较外,星图内容较准确、记载的天象也比较完整,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人对恒星的观测,和研究地球自转和公转运行的变迁,如「岁差」规律的探研。可惜这类星图流传下来的不多,依文献记载所提及的战国时代的甘、石、巫三家星图、三国时期陈卓编制的星图等都早已失传。现存的星图有唐代的敦煌星图、宋代苏颂《新仪象法要》中的星图及苏州石刻《天文图》等较具科学价值。 历史上有非常多具有高科学研究价值的古星图都已经失传,得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以石刻记载的方式留下: 苏州石刻 三千年以前的殷商时代就有了关于天文星象的文字记载,绘画和雕刻天文星象也有悠久的历史。南宋时在苏州雕刻的天文图碑,是中国现存较早且较有系统的一块天文图石刻。此图不仅是重要的科学史料及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着明的天文文物,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和研究。 苏州石刻天文图是南宋淳佑七年(即公元1247年)所刻的,原图是黄裳所献。由王致远负责书文和刻碑的工作。所依据的素材主要是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至公元1085年)的观测结果。 碑石高216公分、宽108公分,碑额题"天文图"三字,故俗称"天文碑"。碑石上部是一幅圆形全天星图,星图外圈直径约91。5公分,星图本身直径约85公分。画法是按古法,以天球北极为圆心,用三个同心圆加宿度线来表示的。整个天文图 共刻恒星1434颗,星图下方有两千多字的说明,概括地叙述当时所知的一些天文知识。它保存了我国在十一世纪恒星观测的部份资料,提供了古代星宿位置的重要讯息,具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中图是用现代星座盘观测的方式参阅苏州石刻天文图制作的星图。 山东嘉祥武梁寺石刻北斗星 山东嘉祥武梁祠石刻画像北斗星图说明以北斗七星作为车子的框架,意表《天官书》所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p#分页标题#e# 五代吴越文穆王前元 墓石刻星象图 五代吴越文穆王前元 墓石刻星象图是依"盖天说"而绘制的"盖图", 它类似于现今天文观测使用的星座盘:观测者坐北朝南(因我国位处于北半球, 长年见到的日月都出现于南方),仰天观星, 以看起来似乎不动点(北极星附近)为 盖顶 , 下方为南方,日月星辰将从"左"而右周期地"旋"转运行。 到了汉代,出现了改进型的盖图,图中有了三大小不等的同心圆:上规、内规、下规。 在上规内的星辰,一年四季不落地平,到夜晚即可看见,故上规内又称之为"恒显圈"。 内规表示"天赤道",上规和下规间的中圈其上的星宿会陆续路经头顶上空。在下规外的星辰, 终年在地平以下,常隐不现,故称之为"恒隐圈"。恒显圈和恒隐圈与中圈的距离相等。 这类星图以五代吴越文穆王钱元 墓的石刻 二十八星宿图和苏州石刻天文图 为代表。五代吴越文穆王前元 墓石刻星象图是公元 941 至 960年间建造,刻星象用阴纹勾刻,星和星之间用线联接,刻工细致,星象位置也相当准确。比苏州石刻天文图早了三百多年,同时,尺寸约比苏州天文图直径大一倍。 敦煌星图中紫微垣 1899年敦煌莫高石窟内发现藏经洞。1907年被英国人斯坦因和法国人#p#分页标题#e#伯希和盗走了九千种敦煌历史文物及艺术品卷子,其中有一卷编号 MS3326 的星图, 上绘有1350多颗星,这星图约画于公元八世纪初,是世上现存古星图中星数最多、 最古老的重要星图。现藏于英国图书馆中。这卷图的画法是以十二月开始,按照每月太阳位置的所在,分十二段把赤道附近的星座绘出,并文字说明;最后, 再把紫微垣画在以北极为中心的圆形平面投影图上。在此应该特别提出,国外使用类似的画法要比敦煌星图晚六百多年。上图是现仍藏于英国图书馆中的敦煌星图之一部分,星图中绘的是北极附近的紫微垣。 洛阳西汉壁画墓中的日、月、星象图 洛阳西汉壁画墓中的日、月、星象图。12块长方砖上的彩绘,由东而西,第1幅是太阳,第7幅是月亮,其余10幅都是星象图。 石氏星表 星表者,乃是天文观测者长期观察后,将大量测得的恒星以坐标系统性的汇编而成,它是天文学家们的重要参考工具。我国古代最早的星表编制人是战国时代的魏人石申(约在公元前4世纪),他编的《天文》一书共八卷,被后人誉为《石氏星经》。可惜至宋代后失传,还好在唐代《开元占经》中可看到《石氏星经》的一些片断,并整理出一份《石氏星表》,其中明列28 宿距星和一百余颗恒星的赤道坐标位置。依据岁差规律推算证明,石氏星表中至少有一部分可以肯定是公元前4世纪测定的,远比古希腊天文学家依巴谷在公元前2世纪编制的星表还早。可见石氏星表是现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