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卧冰求鲤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说的是晋朝时有一位琅琊人王祥,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继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正是天寒地冻的冬天,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吃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这是二十四孝中的一则故事。这个故事很虚假,有时候造假造得不像,倒不如不宣扬,根本就不可信,却居然流传下来几千年,是造假者的幸运,还是读者或受教育者的悲哀?也许其实大家都不相信,只有统治者,或宣扬孝道的人一厢情愿,要把这个纯属捏造的故事硬要塞到二十四孝中来凑数,以为这个极端的故事也许别人都会相信。还真是的,皇帝的新装都有人相信,何况这个故事还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情节,可是我还有其他有识之士,是打死也不相信这个不符合人性天理的故事的。我认为有这样的故事反而不如没有它,因为虚假只能让人更加排斥要宣讲的事理。
   这个故事有两个细节很荒唐荒谬。
   一是解衣卧冰,希望通过自己身体的温度去融化厚厚的冰层,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做无法实现的事情无异是把自己当做傻子和疯子,河里结冰,说明天气异常严寒,人的正常体温是36和37度之间,38度以上就是发烧,这是稍有一点知识的人都知道的,由此可见王祥的愚蠢。王祥从小就失去生母,没有母爱,父亲也不爱自己,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博得继母的好感,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是卧冰之举是一种不要命至少是伤害身体的行为,用热身体去贴寒冰,无异于将冷水浇到烧红的热锅上,锅会破裂,人的身体自然也受不了,一定会生病。是用自残的方式去获得同情还是消极的抗议?是自暴自弃还是想借此去谴责父母对自己不好的行为?生病了如果父母不管不顾,就一定要遭到世人的非议。让家丑外扬,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自己的命运,这无可厚非,但是这不是孝。
   二是继母吃活鱼后立即就病好了。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病,两条鲤鱼就可以治好,这样的病属于疑难杂症,有些像病崽的孕妇想吃酸或其他特定的菜一样,可是继母显然不是这种。我想,继母的这种病可能是连行医一生的医生都可能分不清是什么病的怪病。我疑心继母很可能是为了为难他而出了这么一个难题,因为天寒地冻时是很难弄到活鲤鱼的,这不像现在的人这么有手段,有科技,破开冰层轻而易举,冬天抓到活鲤鱼也不是难事。可是那时,工具呀方法呀都狠落后,鲤鱼都是沉到水底的,要让鲤鱼跳出来还真是让人犯难的事,尤其是在北方,河面都冻住了。就是像柳宗元这样的孤舟衰笠翁,钓鱼成瘾,或有这样的雅兴,也是无可奈何的,他像姜太公一样,不在钓鱼,而在独钓寒江雪。
   我们常常将一个人的不幸用一句俗语来表达,后娘养的。继母在孩子那里是很苦的,有一首河北民歌唱的就是没有亲娘的孩子的苦难:"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三两岁呀没了娘呀。跟着爹爹,还好过呀;就怕爹爹娶后娘呀.娶了后娘,三年半呀;生个弟弟比我强呀.弟弟吃面,我喝汤呀;端起碗来泪汪汪呀…"继母往往对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百般苛刻,甚至折磨。舜就有这么一个后娘,舜的父亲是个瞎老头,还糊涂透顶。舜的生母早死了,后母很坏。后母生的弟弟象也不是个好货色,他们和瞽叟一起用计,几次想害舜,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瞽叟和象并不甘心,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可是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父母和弟弟…舜这种以德报怨,是伟大的,可是,难道这里就没有认为的宣传?我们看现在的人对某些人的宣传就可以明白,那时的人为了宣传舜,也很可能添油加醋地进行加工。
   二十四孝里选了这么一个虚假的例子去宣扬孝道,不仅不能教育人,反而会让人生疑,而且这种非常违背人性的孝道,是只有王祥这么有神经病的人才会去做的,其它的例子就也跟着大打折扣,起到的教育意义也就缺少说服力。何况还有像二十四孝里的其它虚假例子推波助澜呢?
   我建议在读二十四孝的时候,老师一定要进行甄别,将这些不符人性的故事进行删减,剔除,以免误人子弟。
网站目录投稿: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