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网讯 当员工教育完毕后就会进入公司的生活环境,如饭堂、宿舍、文化宣传栏这些能传导企业文化的载体都是他们接受企业文化的最好载体,因为任何人到一个新环境里的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一环,就象姑娘和小伙子第一次见面一样,这一印象可能就会决定终生。所以企业文化不是"实"不起来,而是企业CEO在用"虚"的得眼光看待她,那她就会"虚"得离谱。"虚"得让你接受不了。 让精神文化精神起来 除了以上硬环境印象切入即物质层教育外,企业文化的精神层教育就至关重要了,这可是涉及到人的心智模式的改变,就好比一个工人看到厂区里有一块香蕉皮后,他是不置可否,还是弯腰把它拣起来放进垃圾桶,并且这个行为在公司里有多少人能做,如果通过调查,只有20%以下的人员做到,说明这个企业的文化没有落实到位,因为这20%的比率可能是这些员工本身的素质使然,并不是公司文化的作用。如果通过调查这一行为公司有80%以上的人员做到了,这说明这个企业的文化工作做得非常到位。而这80%的比率数据就是企业文化落到实处的考查数据,当然不仅这一基本行为,如珠海元朗食品公司的质量行为规范,要求每一个员工都是质检员,在质量面前一视同仁的要求,这一理念渗透了17年后,车间老员工都形成了一个习惯性的行为动作,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每一个老员工都可以进行抵制。据说有一次采购部采购的一批油脂标准低了一些,生产车间的工人感觉制作蛋卷时明显不妥,反映给质检员后要求马上停产,要求调配间更换合格的粉浆,作为一名车间员工能有如此胆色,其实就是元朗质量理念的渗透,因为没有好原料就不会有好品质。这种行为其实就是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位的结果,一般企业里作为一名普通员工会有如此主人翁精神吗?没有日积月累的堆积这个员工是不会这么有责任心的。 文化就是企业的基因,基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后天的成长和发育。如果说企业的管理制度对员工的约束是刚性的,就像法律一样,凌驾于所有人的权利之上,那么企业文化的太极式管理就是柔性的,就像道德一样,以柔克刚,约束所有人的行为于无形之中。文化更像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枷锁,但就是因为这种枷锁,有些企业被牢牢锁住,而有些企业却可以戴着"镣铐"翩翩起舞。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文化可以成就永恒,但是文化并不是永恒的,不是驻足不前、固步自封的,文化总是伴随着企业的历史发展、战略定位、领导作风、行业文化、区域文化、品牌文化、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尽管如此,文化也不是变幻莫测的。友泰咨询UTC认为,文化是空中悬浮着的一粒种子,要想文化在企业这片大地上生根发芽,种子必须要落地。所以,文化是无形的,而建设是有形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从空中到地面的落体运动。 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只要稍稍留意一下,就会发现,目前办公室只要谈论到与公司相关的事情,就会谈到"企业文化"。这种现象咋看给人一种企业文化已深入员工思想、融入员工工作的感觉。我们仔细听听他们到底是在谈论什么? 小周(公司业务内勤)很投入的在办公室讲述一些日常行政工作上的事情,言必称这和公司的企业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就这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他们谈论的大概意思是:公司制度不规范,工作流程不完善,原因是公司企业文化没有建立好。如果你追问什么是企业文化,我想他们当中没有一个能回答出来。 目前中国民营企业,根本就不存在所谓企业文化,如果硬是要给他戴上这顶帽子的话。到是有两点是他们的主流文化。 一、 企业家的个人文化。 一些民营企业是先有企业家然后才有企业,自然地企业家个人文化就成了企业文化。七八十年代国内的供需关系,成就了企业家的成功。一些胆子大的挖到了一桶金。这种不经意的成功,也让民营企业家从自信走上了自负的道路。企业文化就成了企业家个人素质的外在体现。形成了目前民营企业的格局:一切只有CEO说了算。公司的发展没有长远规划,想到哪儿做到哪儿,规章制度朝令夕改,全凭他的个人意愿。 二、 罚款文化。 民营企业的"罚款文化"是民营企业典型的一种文化,罚款的依据就是凭CEO的一句话,根本谈不上法制,原因就在于很多民营企业并没有从经验管理走向制度管理,更不用说文化管理了。自负的民营企业家往往一罚一堆人,但是往往解决不了问题,这种罚款文化导致的是企业人员的高流动率。 企业存在的根本是生存发展,追求最大利润。企业文化与企业利益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企业文化是在发展中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了,并非了为了发展企业文化而发展的。 关键词:浅析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优秀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