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在去看房子的路上读后感摘抄


  《在去看房子的路上》是一本由万征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2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去看房子的路上》读后感(一):开卷有益!!
  开卷有益!! 开卷有益!!开卷有益!!
  这是一本在正儿八经谈建筑的书籍,万老师学养丰富,文字功夫了得!难以理解的建筑原理,在万老的笔下娓娓道来,谈生活、谈文化、谈形式······,从东方到西方,从日常建筑到神庙场所,避开建筑学理论生涩古奥的词语,用最平实的语言,还原建筑空间的人间烟火!!!
  《在去看房子的路上》读后感(二):很棒的一本书
  读万老师的书,仿佛在听她说话一般,读得过程是愉快的,好比她一道在去看房子的路上,期间的所见所闻,不再是作者一个人的事情,就好像是一次分享的过程。而这分享的是一次经历,不,是一次次旅行的经历。甚至于,这期间的所有的细碎的细节,她都一一呈现给读者。其实经历的分享是很难得的,因为你并不能切身的体会到,除非生临其境。然而,作者娓娓道来的方式,是十分让人接受的。没错,像和你说话一样!
  《在去看房子的路上》读后感(三):这是关于行走的故事…
  终于有时间来看万老师的书,刚读了序,与其说是在看房子,不如说是作者在追寻房子建造者或者房子使用者的生活踪迹。不仅仅是房子本身,在通往看房子的路上,所消耗的时间,所抱有的期待,所酝酿的情感,从平面图到真实的空间,从二维照片到置身其间,各种细碎,各种滋味,构成了作者对房子的解读。"…所有的文字都是被提炼出来的。一个写作者总会以个人的方式去引导读者的视点。""在这条路上,行走已不再只是身体的移动方式,它更是自我面对世界的方式,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和思考。…"这种生活重叠的方式也是一种奇妙和乐趣。
  《在去看房子的路上》读后感(四):生活中的故事
  房子变成了生活,变成了生活中的一个个故事:空气有着温度和湿度,阳光中有浮动的尘埃,打开窗有开花的苹果树,还能听见小鸟在歌唱。每一个房子都像童话一样扑面而来,将你拉进一个美妙的世界里。喜欢书中的纽约,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纽约的故事,既有电影般五光十色的喧嚣,又有小松鼠突然跑到脚下的确幸,还有雨中穿越街道的平静自在,所有的细节都告诉我们这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喜欢赫尔辛基阿尔托的书店,看到这里时,脑袋中浮现出《海鸥食堂》里的场景,然后就特别激动,边看书边回忆电影,感叹到,哦,原来是这样的,想起电影里的一句话:芬兰人为什么都这么悠闲缓慢,因为芬兰有很多森林啊。栖息在诗意的地方,被森林和湖泊环绕,一切都自在生长,这就是芬兰的精神。非常幸福地看完了这本书,幻想着以后会像作者般去到很多的地方,经历很多的故事,心中就满怀期待。
  《在去看房子的路上》读后感(五):看房子的人是孤独的
  阅读中……。
  看似小小一本书,暗藏大量旁征博引,除了建筑本身,文学、戏剧、绘画甚至电影、诗歌,信手拈来,对号入座。
  要读懂,并能根据书里描绘的场景在脑海里重构那些房子的样子,以及为了看到它们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并不容易。
  比如在"那年春天,宁静的海",一章中,作者用东山魁夷的画来形容海面那种"群青与青绿微妙融合的青色调",就让我看得一头雾水,不得不停下来,花点时间研究一下东山魁夷。然后,豁然开朗,原来,真有这样微妙变化的"群青",原来作者看到的是这样的色彩……
  于是,书读得越来越慢,周边的延伸越来越多。这好像也暗合了这本书本身想要营造的意境——并不仅仅局限于房子本身,而是通过这样的旅程,去体验、去参与那些围绕着"房子"而产生的人情世故,去读懂那些默然而立的木头、砖头、玻璃,甚至是钢筋水泥传递给你的热烈情感。
  看房子的人是孤独的,这本书不是给一般旅游爱好者的旅行指南,书中的房子也大多位于清冷的地方,而非热门的景点,所以要是遇不到志同道合的同伴,也许就只能孤身前往。可是,书中那些冷静而细致入微的观察,细腻的情感记录,不着边际的浮想联翩,又岂能在人声喧哗的热闹中完成?
  我也憧憬着,去体验这样的孤独。
  《在去看房子的路上》读后感(六):在场性游历
  从老子"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的虚无之用,再到海德格尔天地人神归位的"诗意栖居",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关于房子的思考不但是一个居住问题,还是一种哲学思辨。在时空连续的前工业时代,建筑是地域性复杂环境自适应的逻辑产物,它周而复始地吸收和接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进而演化出日常生活的稳定性和恒常性。而在时空压缩的工业化社会中,建筑总是被技术理性和资本逻辑精确控制并通过数理来解构,作为日常空间的房子机械、单调地"符号化"着。
  如何应对现代社会空间生产的均质化复制?如何重构人与建筑之间的基于场所性的有机关联?本书的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回归生活本身的空间营造和探讨建筑意义的空间体验。前者是在地建筑对日常生活的锚固,如作者在自宅营造过程中基于建筑师和屋主两重身份对川西平原农民建房模式和乡居生活的演绎,这是她上一本专著《建房》的在地性逻辑;后者是在场建筑的现象学体验,作者摒弃了建筑学体系图像分析的惯常叙事手法,而是身临其境进行空间阅读和感悟,这就是《在去看房子的路上》一书中描述的在场性游历。
  这本书以20段城市游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身体力行的建筑之旅,其内容以现代主义的风格的经典建筑为主,如勒•柯布西耶的莫利特公寓、让•努维尔的盖布朗利博物馆、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古根汉姆美术馆、阿尔瓦•阿尔托的实验住宅、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的自宅等现代建筑名家作品,亦有当代建筑的艺术的精品,如西泽立卫的丰岛艺术博物馆这类神来之作。此外,京都龙安寺方丈园、纽约中央公园、纽约滨河公园和罗斯福四大自由公园等园林景观的精彩描述亦为本书增色不少。
  然而,在场性的建筑体验并非止于建筑本身,而是寻找建筑和品味建筑的过程。这本书对于这些经典建筑秩序和意义的探寻并非止于建筑本身,而是延伸到看建筑的心情和沿途的风景。在大约三年的时间里,作者间隙性地穿行于纽约、波士顿、巴黎、东京、京都、台北、赫尔辛基等地,行走路径中穿插着无数的小故事,以及众多路过的街道、遇到的风景、看到的颜色……在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出色的文笔之下,纽约范儿、东京物语、京都禅意、瓦尔登湖幽深邃等沿途风光迎面而来,真实逼人,这大概是此书名为《在去看房子的路上》而非"看建筑"的由来吧。
  对于一个专业的建筑学者而言,这本书身体行走的建筑之旅并非建筑初学者经典建筑的现场回顾和学习,也非是职业化建筑师的创作采风和灵感探索,而是一种洞察世事后悬搁功利性、回归真实的场所性体验。在书的封底这样写道:"书中写到的地方,并不是旅行攻略中常介绍的具有代表性的热门景点,这些文字也不是对一般旅游爱好者有多参考价值的旅游指南"。
  《在去看房子的路上》读后感(七):人与建筑之间主客体的有趣转换
  "旅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的追求和感官的享受,而是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在那里,没有谁认识我,我将再次用好奇心去面对一切,去构建一种富含全面营养且高质量的精神生活。"从万老师书里摘抄了这句话到朋友圈以后,引起了大量的共鸣。
  前几天给学生上课,教学课程里有一个阶段是去实地调研隈研吾大师设计的知美术馆。我让学生们事先在网上收集资料,做一个10分钟演讲的ppt,打算第二周带他们去实地考察。但是,很多学生都抱怨说"我们已经对这个建筑足够了解了,不太想去那么远了"。我很是费解,网上查找的到的资料,能够有实地去考察更加真实、细节更多么?
  直到最近在隈研吾的新书《建筑的声音》里看到了一个有趣的概念,大体意思就是说人与建筑在不同的时候是不同的身份,是主体与客体的互相变换。
  与万老师的《房子》来结合的话,可以理解为人在事前,不管是电脑前、手机前、资料前看这个房子,与人去到房子跟前看是不一样的。在前一个情况中,我们人是主体,房子是客体,我们对待房子是居高临下的;人作为主体有绝对的掌控权。
  而当我们真正游历了、接触到房子时,我们与房子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我们不再是主体了。本是客体的房子变成了主体,房子中的空间在引导人的交通路线;房子的材质、气味、声音、在诱使人们前去摸、闻、听(这在万老师的讲述中尤为明显);房子的体量使人感受到微小......这时的人被房子所支配,我想,它们如果有生命,应该也是在居高临下地看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吧......这些都是在我们与房子产生了实实在在的联系的时候才产生的变化。
  同样,转化到设计中来,我们设计一个建筑、一个房子的时候有绝对的处理权和掌控权,但当我们作为参观者、居住者接触它们时,我们又变得"弱势"了起来。我们所有的路线、所有的行动,都在房子的引导下完成,房子在主导着我们。这时,两者主动权完全颠覆了!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不去亲眼、亲身体会这些,你就无法体验这种有趣的转变,这是它带给我们的惊喜!
  看房子前期,做的资料收集,房子的攻略,在真正看到房子的形式,摸到房子的材质,嗅到房子的气味的时候,可能才算真正的接触到了这个房子,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了房子的信息,设计师的思想,游历其中的游客的感受,生活其中的居住者的感受。
  "读这本书(《瓦尔登湖》)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自去到那里,让自己置身于那个空间中,呼吸那里的空气,观察那汪湖水,漫步于那片森林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万老师与亨利的对话,生动有趣,仿佛真的是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生与死,国家和种族。是在与作者对话,与设计者对话,与生活之中的人对话。
  另外,万老师书中没有用"建筑"这类高深的、专业的词汇,而是用了"房子"这样大众、通俗,甚至有点"不专业"的词,让人感受到万老师与她所游历过的房子之间的那种微妙的亲切感,拉近了她与"房子"之间关系。
  《在去看房子的路上》读后感(八):游历,怀想与记叙
  这不是一本一般意义上的建筑书籍,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提到的那样,这是一本随笔集,围绕建筑之旅而书写的文字。文字所描写、记录的最终对象是"旅"而非"建筑",可见重点在于旅行,而非描写、研究某座房子的结构、形式、历史等等。建筑,为旅行提供了目的、方向,为旅程和文字都定下了一个基调。这本书向读者展现的是数段关于建筑的旅行,也展现的是作者的一种行走状态,《在去看房子的路上》这个名字可以说是非常恰当了。
  对于一个建筑或者其他类设计爱好者来说,查阅文献、描摹图像是对向往的作品最基本的礼拜,而能够亲身前往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看房子"就是这样一种幸福,但如果只是驻足在前,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欣赏那些神往已久的房子,未免有些浪费这份幸福。而作者的"看房子"是一种更深入的体验行为,一种将自己与房子、与空间联系在一起,扑进幸福并沉溺在其中的行为。在本书的20篇随笔中提及的"房子"位于纽约、波士顿、东京、赫尔辛基等城市,有些是大师作品、设计师旧居,有的是作者入住的地方和途中所见的构筑物。比起"描绘"、"记录"等词汇,作者更像是在"记叙"自己的建筑之旅,这可能与作者曾提到过的"有些文章是当做小说来写的"有关。读者能从书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独立的建筑、一片片单纯的风景,而是跟随"我"感受到旅行当日的晨光雨露,去认识旅途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听到"那些问候和谈话并会心一笑;走进那些房子,并思考起"我"思考的问题。在一些大师设计的建筑中,作者详细写出了"我"如何穿过门廊,"我"如何走上楼梯,"我"在相框或窗前驻足……虽然文字安静、平实,没有呼喊的语句,但依然能让人感觉到"我"作为一个粉丝,在大师作品中行走的兴奋感。正如作者所说,"看房子"不像是去博物馆看画,一次可以看很多。作者的每一段旅途都是唯一而特别的,与某一座房子产生了深入联系的。读者能看到的不是房子本身,而是作者的"感性一瞥"和游历体验。同一所房子在不同的时间、心境下所呈现的状态是不同的,"我"在某一天,走过某段路,看到了这房子的某一面,从此这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建筑作品,而是"我"的一段人生经历。
  本书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除了描写建筑和记叙旅行经历以外,有大量的文字是在写作者的思考。作者在旅途当中似乎经常处于一种"神思游离"的状态,神经异常活跃,思绪被放飞。在建筑大师旧居中怀想,去想象设计师的工作、生活场景,去感念大师的生平……这是基本操作。在旅行中想起一部电影、一本小说、一首诗……这是艺术的联想,思维的延伸。但从餐巾纸的红色联想到法国的红、让·努维尔的"红",从"爱诺的眼睛很漂亮"一路思考到阿尔托夫妇的成就……这就很妙了。这本书尤其适合同样喜欢放飞思绪的读者,能够随着作者的思考进入一种奇妙的状态。作者的这些思考很多时候交代了了"看房子"的背景,丰富了关于建筑的一些信息,并使人与建筑、空间产生了微妙的联系。这些展现思维的文字很大程度上使建筑之旅在读者面前立体起来,好像没有了这些思考,"看房子"的体验就不那么完整。
  随笔不是"随随便便写下的笔记",而是记录随想的文字。本书封底的上架建议为"旅行·随笔",在阅读的时候也确实应怀着观赏随笔的心情。这不是一本普遍意义上介绍建筑作品的书,你所能够看到的,是关于建筑的旅行和途中的随想、思考。书中的一些小标题也很妙,"从51街出发"、"松鼠在看我"、"东京没有时差"、"从上往下"、"别删掉那些照片"……这些小标题同本书书名一样,似乎是感性的、即兴的、随性的,在阅读过内容之后,又会让人感慨:这标题是多么的恰如其分呐!
  《在去看房子的路上》读后感(九):关于建筑,关于旅行
  关于建筑,关于旅行
  文//雪山上的彩虹
  虽然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也是建筑师感情上的寄托,并且一座建筑背后还承载了很多艺术、思想和文化,也就是说建筑是用它自己独特的语言向我们述说属于它自己的故事,但《在去看房子的路上》却是作者给我们讲述有关建筑的故事,也讲述了她在看房子途中的故事。
  记得在朋友圈第一次读万征老师的随笔,有一种说不出的惊喜感,从她的文字中不仅读到了建筑,读到了她行走途中的内心感受,还读到了文学,每一次阅读我都会把这些随笔当作游记来读。由于本人喜欢行走,再加上对建筑有一种莫名的喜爱,很自然对万征的随笔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她的文字让我充满了想象的空间,阅读时,她笔下的建筑总会在我脑海里奇特的展现。
  上月底我拿到万征老师这本《在去看房子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翻开书,"我从这一篇篇随笔中除了读到房子的光和影的故事,读到了城市的人文,读到同这座城市有关的故事,从文中我还读到作者在那个时刻的内心感受,阅读途中脑海里常常会出现一幅幅美丽又和谐的图画,那些美丽的画面是那么真切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喜欢文字的我常常从文字中读出画,这些画非常自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是那么那么真实,有时我无法弄清当时自己到底是在读书?还是在欣赏画?仿佛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是绘在我脑海里的白纸上,也就是说作者用文字把它们画了下来,为了将这些画面能够永久地留存在我的记忆里。"这段阅读感受也就是读完这本书当天,立刻在手机上记录下来的阅读心情。
  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在2013—2015年间她从一座又一座建筑之间行走故事,也可以说是此书是作者这些年来建筑之旅后的写作手记。如果说这本随笔集是当作建筑随笔,我更加愿意把它当作旅行随笔。虽然此书是作者围绕她所喜欢的房子而写的随笔,这一篇篇随笔貌似是在讲述和房子有关的故事,有些文字讲述房子设计者的故事,有些文字讲述曾经居住在这座房子里的那些故去之人的故事,但是在这本书里,作者不仅仅只写同房子有关的故事,她还真实地记录了她在看房子途中内心感受,并且给我们介绍了她所到的那座城市的人文环境。阅读时,就好像我同作者一起游历一座座陌生的城市,还欣赏了一所所带有故事的房子。
  我读《房子上面的房子》那篇随笔时,忽然感觉自己随着作者一起来到勒•柯布西耶的"莫利特公寓",因为正好我刚刚重读完《勒·柯布西耶书信集》,柯布西耶对这套公寓曾有过描述,所以阅读这篇随笔时,内心有一种别样的感情,因为这次是万征老师带着她对柯布西耶崇敬和喜爱之情,对"莫利特公寓"进行了非常细腻地描述,阅读时就让我有一种错觉,好像我同万征老师一起参观了"莫利特公寓"。当我读到作者在巴黎,在雨中,在密林中,她意外地同一座红房子邂逅,这种惊喜给作为读者的我留下了极其美好的记忆,作者似乎是被藏在密林中这个"红色的庞然大物"吸引过去的,这座红房子原来是让•努维尔的盖布朗利博物馆,读这篇时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当时的那种快乐和惊喜心情。这本随笔集也就是这样把我从这座城市引领到另一座城市,让我欣赏了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房子,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古根汉姆美术馆到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的自宅等现代建筑名家作品,从日本的濑户内海的那座"水滴房子"到京都龙安寺、从阿尔瓦•阿尔托的实验住宅到阿尔托的书店,从芬兰的"科耶塔罗"到波士顿乡下的"白房子"……波士顿这所白房子座落在瓦尔登湖湖边的森林里,是梭罗曾经居住的地方,梭罗就是在这儿写下了那本传世之作《瓦尔登湖》。
  我就这样追随着作者的脚步,在陌生的城市中来回穿梭,在有故事的房子间行走着。《在去看房子的路上》虽然是作者带我们去看她心中的房子,但她用细腻的文字写出了她在看房子途中的心情;她的文字就像一条静静的河流,很自然地流露出她当时的真实情感和感受。那些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非常自然地在她的笔下向我们展示出来。又因为作者博览群书,所以她笔下的城市不仅有建筑故事,还有文学故事,这也是我喜欢万征老师这本书的原因之一,这本随笔集不仅让我看到带有故事的房子,并且随着她的文字还让我游历了不同的城市。
  2017.11 13 星期一 雨于深圳
  《在去看房子的路上》读后感(十):她是孤独而又自由的旅行者,正在去看房子的路上
  6月的时候去欧洲游学了一趟,心里面有很多的想法,有点千头万绪的感觉梳理不清楚。前段时间买了一些书,其实都是读书的时候万老师列的必读书目,什么柯布西耶的《明日之城市》,《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那时候买书远远没有现在这么方便,都是在读书馆借的,囫囵吞枣的读下去,匆匆写了读书笔记交了完事,内容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人家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时候读书归读书,也没有去过看过多大的世界,现在去看了世界,却又没有时间耐心的去书中回味。就我这样冒冒失失的学生,却有一个非常擅长旅行读书和写字的老师:万征,万老师。是的,和她的名字一样,她本人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好的范本,最近她出了本新书《在去看房子的路上》,在一个终于能放下工作的星期天午后,我读到了它。在流畅又饶有兴致的文字带领下,我合上了书页。想要试着写个书评吧,可是万老师呀,我哪有够格评论的功力?就当我是个小迷妹,写篇文章像我的偶像致敬。
  如果你爱旅行,也爱建筑,还喜欢孤独,那你一定会爱上这本书。她有一双非常非常清澈的眼睛,她的"看"不是look,是read,是"阅读"。随着文字,你会仿佛看到一个又一个的电影般的关于场景,不仅仅有画面,还有声音——甚至能感受到光线,和风和温度,还有气味。这个镜头好像会魔法,带着我们先看看外立面,整个街区的模样,建筑的材质对比,开窗的节奏感…然后又推门进去,你甚至会感受到门的重量和厚度,然后是整个房间的布置,布置,家具,还有各种小细节,甚至于地面铺设了多少厘米乘以多少厘米的砖!然后魔法的镜头会摇起来,以上帝的视角带你去看这个空间的流转,再看看窗外的风景,然后全程都伴随着画外音,在细细的又轻描淡写的讲述关于这个空间的建筑师,讲它的设计概念,讲它的故事——而且还有,你读到的是她关于这场旅行的热情,她对建筑的痴迷。真的很奇怪,明明就是一群人的旅行,你就会觉得她是独自一人,你也非常渴望和她一样,用指尖抚摸着那些或冰凉光滑或温和粗粝的材质,看上去默默的,内心却无比欣喜激动,拖着旅途中疲惫的身体和激荡的脑力,去看那些在文字和图片中用眼睛抚摸过千百次的大师杰作。自己孤孤单单一个人,只身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却穿越了时间空间与设计大师们心脑相通,这种触电一样的幸福,我猜你也懂得。
  人人都在问,旅行的意义是什么,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看完这本书,我好像找到了答案。那些文中提到的电影,书籍,作家,艺术家被一一的映入文字之中,映入场景之中。当然因为大部分都是我读过看过或者知道一点的,那种亲切熟悉的感受,又被作者牵引着,细细的回味一遍,好像作者笃定的在跟我们说:你看,这旅途多美!这生活多美!而且,这些文字一点都不生涩,不倨傲,不掉书袋,它就是一位相知的老友在跟我们分享,轻盈而细腻,却又富有体谅读者阅读感受的真挚之情。巴黎绿树丛中的让·努维尔红房子,纽约甜腻冰凉的甜甜圈,东京冰凉春夜雨中隐约的"警视厅"…那些文中的镜头呈现出来,才不是仅仅带你去看房子,他们都说"世界那么大",而真正的 深刻回忆,都是在五感交织的细节里体现出来的呢。作者用设计师独具美感的视角去旅行,又以具有文学素养的笔调写出来,这样像看电影一样流畅的阅读感,真的,让人有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
  好吧其实我承认说我爱这本书原因之一作者是我恩师,因为我认识她已经十多年之久了,还是深深的被她的本人的魅力以及文字的魅力所吸引。我从一个青涩叛逆的小姑娘已经为人母,而万老师还一如我认识她第一天一样:是一位敏感又平和,美丽又真诚的学者。听过她的课,和她一起做过设计项目,读她写的书,这么多年难忘的关怀和教导,以及她本人以身作则严谨治学笔耕不倦的追求,一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人生难免事事如意,做孤独自由的旅行者,心平气和的去走自己的路,读自己的书,写自己的做,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十年如一日,去体会这世间最真最细微的美好,就是最美满的人生。
  《在去看房子的路上》,是你一定要读的书。
网站目录投稿:夏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