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以此作题目未必适宜,但就我所极喜爱的卢梭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而言,未必为过。 二十年前始读《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颇觉晦涩难懂,毫无一点与作者的共鸣,一则译著总是难免摆脱不了句子的倒装,二则学生式的经历很难体验作者的反思。 1764 年,一篇出自伏尔泰之手的匿名文章《公民们的感情》发表了,它公然抨击了卢梭的个人生活和品德的"伪善与不道德",从此,卢梭便置身于打击、疯狂和忧郁中。无奈的卢梭只能投身于"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中"寻求庇护去了,在原野中采集植物标本,从中寻找他的乐趣,一直到死。 1776 年,知道生命所剩无几,在孤独境地中,卢梭写下了《遐想》一书,充分展示了 "崇尚自我、热爱自然,抒发感情、表现幻想、感伤情调"的"卢梭风格"。 初读《遐想》,我曾试图探寻一个沧桑过尽的老人,漫步在煦暖的阳光下,仔细地追寻人生沧桑而曾走过的脚步,但以我那时的生活阅历,终究无法体验那份"凄凉、见弃"的孤独后的遐想。 再读《遐想》,已是岁月更迭,历经坎坷,"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早已泯灭,也早已习惯把自己置于安静的一隅,静思自己的悲喜得失,唯此时此刻,方能感受"孤独的"卢梭那脱俗的恬静和睿智。 读《遐想》,丝毫感觉不到作者被见弃于生活,生活在绝望深渊里的"看不见半点可以指路的光亮"的悲观与落魄,却能看见作者"毫不费力就愉快地体验到生命 的存在"的喜悦,亦或许这就是文学大师的至真和过人之处吧。 通过《遐想》,我们可以看到1776 年后的卢梭的孤独,但他的孤独只是他走进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 空,走进了属于自己的那道风景。他以一种"众鸟高飞尽,孤云独生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 生活姿态,坚持着自己的探寻。往事回首,作者更多触及的是理性的感悟,呈现的是包涵真谛的沉思。他的孤独是一种心路历程的历练,一种放飞自由的享受。 看罢《遐想》,总觉哲人的孤独与我们离得很远,因为,我们学不会哲人离群索居般的孤独。或许哲人的孤独是我们学不会的,不然,我们怎也摆脱不了灯红酒绿的诱惑;或许哲人的睿智是我们不能学会的,不然,我们的思维总无法超越哲人的探索。譬如我,人生已有四十多个春秋,几多坎坷,也曾蓦然驻足,回首往事,但大抵也只是在追忆往事的心绪中孤影自怜,更不会有"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的气魄来。失意无奈时,情绪也曾低落,但至多是为自己点燃一柱感伤的香,祭奠着自己的孤独和失落,企求着 来世的圆满,是断不会写些个为自己而作的集子来的,即便是为自己而作的一些个句子而已的。 时光的荏苒,凭添些许白发,但多少也有了些期许。成为卢梭那样的大师,决计是不可能的了,但假如能常在夜深人静时,任感慨与酒共枕,悠然品味各式各样的心情;假如能在嘈杂的白天,任思绪随烟飘散,依然可以静观班驳陆离的自然。当这些个假如都可以看作为一种孤独时,那我想继续哲人孤独散步的脚印—与孤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