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各国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市场环境,想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并获得更好发展,企业必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财务再生是现代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手段,可以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降低财务风险以及提升财务资源配置效率。基于此,文章基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思想,探讨了现代企业应如何优化财务管理体系,从而既保证财务状况的稳健性,又可以提升运营效率,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为未来实现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财务再生;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05-0091-03 一、财务再生管理的定义 1992年,著名的管理学专家迈克尔·哈默首次提出了"企业流程再生"这个概念,认为企业要想提升运营效率与核心竞争力,必须从源头上重新构建内部流程运作体系、重新定位自己的发展战略与运营目标。财务再生是企业流程再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还能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与核心竞争力。在现代市场环境中,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变得更加多元、更加复杂,而所有的运营风险实际上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不断优化财务管理体系,提升財务资源配置效率,借此提升核心竞争力。 财务再生管理所关注的核心是企业是否对财务体制进行了优化、是否对财务职能进行了改善、是否为财务活动注入了活力,是否对企业的适应能力进行了提高等。财务再生管理根据目标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被动型财务再生管理。这种模式是指当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时,通过财务再生走出困境、优化经营。此类财务再生管理方法主要有:债务重组、裁减冗员、降低成本、紧缩开支、追加股本以及收缩战线等。(2)主动型财务再生管理。这种模式是指企业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财务再生管理。通常这类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尚可,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存在潜在的危机。企业在危机到来之前就要着手进行财务再生管理,以延长企业的繁荣期,推迟衰退期。此类财务再生管理方法主要有:完善内部财务制度及财务流程,提高资产质量和收益质量,优化资本结构,改进投资组合,提高企业通过经营获取现金净流量的能力,建立专家决策系统以提高预测决策能力,改用倒推法确定目标成本并层层分解等。(3)战略性财务再生管理。这种模式是为甩掉主要竞争对手、扩大市场而进行的财务再生管理。当企业处于巅峰时期,市场份额通常十分巨大,但企业管理层不安于现状,勇于进取。此类财务再生管理方法主要有:增加无形资产投入,不断开发产品,实行降价与零库存管理,加速资本积累与资本扩张,开展并购控制等。 二、企业财务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财务管理理念有所更新 1.树立了货币时间价值与投资风险价值管理的思想。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都是货币管理,并没有认识到货币时间价值与投资风险价值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盲目进行投资。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将这两种价值纳入了管理体系,提升了财务管理的全面性与科学性,降低了企业投资的盲目性,通过科学的方法在众多投资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从而大大提升投资获得预期收益的可能性。 2.树立了科学的理财目标观。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其运营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个目标的驱使下,很多企业关注的运营焦点都由过去的投入转为了投入产出率,提升了对运营资源配置效率的关注程度。 3.强化了对现金流量的认识。现金如同企业运营的血液,只有血液充足、供应稳定,企业才能保持正常运营,因此,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标志性因素之一。在过去,很多企业都只关注账面资金余额,并不关注现金流量,经常出现账面余额很高但运营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现代财务管理将现金流量作为重要的管理对象之一,为企业运营的稳定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有所改变 过去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一直将企业财务作为财政体系的一部分,认为应维持好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基本上都是围绕资金展开的,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资金业务。在现代市场环境中,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延伸,除了关注资金业务之外,还关注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外部关系,拓展了财务管理内容的范畴。 (三)财务管理职能有所改变 过去,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基本上是对筹资、融资以及各项业务资金的流动进行监督与管理。具体而言,筹资和融资主要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自有资金不足,而需要对内或者对外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业务资金流动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各项经济业务产生的资金流入与流出,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资金流状况。很显然,上述管理职能将重点放在了对资金的管理上,没有对资金收益的分配进行有效管理。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则强调收益分配的重要性,认为企业应根据各职能部门与工作岗位的贡献情况,合理分配运营收益,从而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进而提升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财务再生管理的基本架构 (一)主要构成元素 1.财务组织再生。企业要想提升财务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使财务管理与运营实际完美贴合,有必要重构财务组织。具体的重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组织结构的再生,主要是重构财务管理机构以及重新设置工作岗位,从而保证财务状态与机会之间的一致性;另一方面,组织管理的再生,主要是重新建立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从而保证财务工作处于严格的管理与监督之下,进而保证财务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实际上,财务组织再生从根本上优化了财务管理流程、增强了财务管理的适应性、提升了财务管理效率。例如,通过财务组织再生,企业能够实施先进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告别过去那种分散低效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升财务管理的整体性与信息传输的效率。 2.财务资源再生。企业需要重新配置财务资源,从而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而提升财务状况的稳健程度。在现代市场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很多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新的严峻挑战,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保住自身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合理配置财务资源,从而实现有效防控财务风险的目标,进而保证运营的稳定性与持久性。需要说明的是,每家企业的财务资源再生能力都不同,主要取决于企业对财务机会、财务挑战以及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利用能力。对于那些财务资源再生能力较强的企业而言,能够准确把握市场中的并购时机,实现经营资源与优势的完美结合,进而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实际上,财务资源再生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资产重组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从而提升资本收益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比率来提升资产的流动性,借此提升财务资源再生能力。 3.财务功能再生。企业应重新定义财务管理的功能,准确定位其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位置,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财务管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资金管理,而是稳定企业现金流、防控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能够帮助企业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优化配置企业运营资源,进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企业在重新定位财务功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提升财务管理的柔性程度。一般认为财务管理是资金管理行为,企业并不重视提升财务管理的柔性程度。实际上,企业要想有效防控财务风险,必须保证财务管理的柔性,视风险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财务管理措施,从而既实现控制财务风险的目标,也提升了财务管理的效率。(2)增强财务决策功能。企业应重视财务管理在制定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例如,对拟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时,如果财务分析预期的收益率达不到企业其他投资的平均水平,那么这项投资就不是企业的最佳选择。此类决策分析无疑可以为决策者制定投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3)增强财务协调功能。财务关系是企业所有关系中最为复杂的一种,不但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还关系到众多利益相关者的直接利益,因此,企业必须增强财务的协调功能,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来构建良好的财务环境,降低各职能部门与工作岗位之间发生工作冲突的可能性,提升工作的协调程度,进而实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标。(4)增强财务再造血功能。如前所述,资金就像企业运营的血液,只有血液供应充足稳定,企业的所有运营活动才能正常进行。实际上,资金管理贯穿于企业运营全过程、覆盖所有职能部门与岗位,因此,企业必须增强财务再造血功能,不但要强化全体员工的资金管理意识,还要完善资金管理机制,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5)增强财务抗风险功能。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所有风险最后都可以归结为财务风险,因此,在重新定位财务管理职能时,企业应增强财务的抗风险功能,以保证运营的稳健性与安全性,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财务活动再生。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上,因此,企业还应重新组织财务活动。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财务活动基本上就是与资金相关的活动,融资、投资、营运以及收益分配都是财务活动,只有实现了对这些活动的有效管理,企业才能实现预期的运营目标。具体而言,融资活动再生就是企业结合自身的运营实际与发展规划,选择那些能够实现综合收益最大化的融资组合,提升融资效率;投资活动再生就是企业结合自身的运营实际与发展规划,选择那些能够实现综合收益最大化的投资组合,从而实现控制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目标,进而提升投资效率;营运活动再生就是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来规范运营过程中的财务活动,进而提升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分配活动再生就是企业根据对各职能部门与工作岗位的绩效考核结果,合理地分配运营收益,从而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 (二)整合财务再生管理的要素 系统论认为,无论进行何种方式的调整与再生,要想获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合理定位与协调各基本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企业的财务再生管理也是一样。本文分析了企业在财务再生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对如何整合这些关系提出了建议。实际上,现代企业财务再生管理是覆盖所有职能部门与岗位的工作,要想保证其有效性,必须有效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四、推进财务再生管理的建议 (一)融资活动 现代企业为了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会开展融资活动。具体而言,可以根据融资目的将融资活动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一般性融资。这种融资活动是企业为了满足发展资金需求而进行的。第二种,危机性融资。这种融资活动是企业为了摆脱财务危机而进行的。第三种,战略性融资。这种融资活动是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进行的。虽然这三种类型的融资活动目的各不相同,但最终发挥的作用都是在维持企业运营稳定的同时,实现企业最大的发展。 融资活动再生管理能够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提升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综合分析自身的运营实际与业务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融资方案。其次,灵活选择融资工具,既保证资金供应的充足性与稳定性,又保证资本结构的科学合理。 (二)投资活动 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不断进行投资,从而提升自身的技术、科研或者管理能力。进行投资活动再生管理时,企业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科学论证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在投资之前,企业需要论证投资方案的可行性,除了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预期的收益率以及投資回报率之外,还应考虑资金的净现值,因为很多投资项目的建设期与成本回收期都相当长。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之后,投资方案的优劣可能会有所变化。其次,综合评估自身的承受能力。企业应选择那些在自身承受能力范围内的项目投资,即使投资项目的前景再好、预期收益率再理想,如果其所需的资金规模与产生的风险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范围,企业也应放弃投资,以保证运营的稳定性。最后,做好投资风险管理工作。企业应综合评估投资可能产生的风险,并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从而将这些风险真正爆发的可能性以及对企业造成的损害降至最低。企业应建立投资风险管理责任制,将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职能部门与工作岗位之中,并做好投资风险管理的监督工作,以保证投资资金的安全性。 (三)營运活动 企业的日常营运活动是维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做好营运活动的再生管理对企业而言意义重大。虽然日常营运活动几乎都是企业的内部行为,但这些行为直接决定着企业的运营效率以及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在进行营运活动再生管理时,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找出原有营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整改。如果是管理体系的问题,需完善管理体系,如果是工作人员的问题,需改变人员的工作方式与方法。其次,增强对资金管理的认识,将资金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来抓,保证所有资金活动都处于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之下,确保资金业务操作的规范性;最后,关注短期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反映企业资金管理状况的最直接指标,因此,企业应基于经济性原则对短期现金流量进行管理与控制。 (四)分配活动 企业通过运营会产生一定的收益,这些收益的具体分配方式应以投资与筹资策略作为基础,从而既保证满足资金需求,又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进行分配活动再生管理时,企业应重视无形资产对运营的积极推动作用,对那些关键的科研、技术以及管理岗位人员在分配利益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倾斜。由于每名员工对企业运营与发展的贡献程度不同,平均的分配制度会严重打击关键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挫伤他们的工作热情。现代企业必须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科学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以提升分配活动的公平性与合理性,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S 【主要参考文献】 [ 1 ] 陈岳瑶.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7,(12). [ 2 ] 高峰华.浅谈新时期财务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13). [ 3 ] Fariborz Damanpour,J Daniel Wischnevsky.Research on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Distinguishing Innovation-generating from Innovation-adopting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6,(4). [ 4 ] Nizar Becheikh,Réjean Landry,Nabil Amara.Lessons from Innovation Empirical Studie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rom 1993—2003[J].Technovation,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