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给孩子买个冰淇淋,孩子就拒绝写作业;对孩子学习管得太严格,孩子就产生逆反心理。记者采访中获悉,多数中小学生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都遇到过类似的尴尬。教育界人士提醒家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引导而不是管束。 从事教材编辑工作的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编辑王爱琳说,她正在编辑一套《相夫教子启示录》,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对母亲教育孩子如何把握分寸进行指导。王爱琳说,现在家长教育孩子找不到方法。孩子3岁至6岁是潜意识搭建期,一些孩子在3岁以后容易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有些家长在不经意间会制止孩子去做某件事。这样孩子的潜意识会形成一种反抗心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比如孩子喜欢玩球,但家长却让孩子练习钢琴,家长回家后问孩子,你练琴了吗?孩子就可能会撒谎,一次骗家长成功后,孩子就会经常撒谎,因此家长看到孩子对某事物产生兴趣时,不应马上制止。 同样,家长看到孩子对某事物产生兴趣后,就立即让孩子朝那个方向发展也是错误的。比如说,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喜欢画画,马上把孩子送到绘画特长班,结果刚刚对绘画产生兴趣的孩子面对严格的训练方式,容易兴趣全无,甚至产生抵触。正确的方式是,发现孩子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后,应该对孩子的兴趣进行保护,让其自己决定学习某些特长。王爱琳说,不是当上了母亲就具备了教育孩子的权利,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引导,而不是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