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与完全不认识的人分租空闲房间已经被认为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这主要归功于Airbnb在这方面做出的开创性努力。 和共享经济的大多数情况一样,这种特殊的协同消费形式是由需求驱动的。荷兰的学生创业者尼尔斯·范杜伦(Niels van Deuren)也是这样,他将自己在做海外交换生期间费力寻找住所的经历转变成了一家全球性的企业。 他的公司名叫Housing Anywhere,是一个在线平台,帮助大学生在海外找到安全、价格可以承受的短租住所。 作为交换生去海外读书的学生或实习生,在他们离开期间,可以通过该平台将房间转租给即将前来的外国交换生,同时在他们将要前往的国家找到安全合适的住所。2009年范杜伦在鹿特丹国际商学院学习期间,发现了这个商机。 "商学院的课程包括为期一个学期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换学习。"他说。"我既要在新加坡寻找住房,又要想办法在我离开这段时间内把我自己的公寓转租出去,这个过程中的种种艰辛让我产生了创建Housing Anywhere的想法。" 业务模式为向大学出售会籍,支付了会费的大学可以加入,之后范杜伦的团队会通过学校自己的沟通渠道向学生们宣传此项服务。 有待出租寓所的学生在Housing Anywhere的网站上发布广告,有兴趣的人会加以回应,附上关于他们个人以及需求的详细说明。Housing Anywhere的服务只能通过注册会员大学中经过验证的学生电子邮件账户访问,这确保了提供的住所是真实且高品质的。 在网罗了一大批荷兰的大学注册加入后,范杜伦借助其接下来的学业项目——由全球管理学联盟协会(CEMS,全球29所大学组成的联盟)提供的国际管理学硕士项目(MiM)——使他创立不久的公司走出了荷兰。CEMS项目要求学生到海外的任何一所会员学校去学习几个学期,并且至少熟练掌握两门语言,目的是培养他们在国际商务中的专业经验。 在葡萄牙里斯本新大学学习一学期,然后在埃塞俄比亚的喜力公司(Heineken)实习,这让范·杜伦结识了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他们在自己的国家帮助宣传他的网站。起初这只是一个学生项目,后来不断发展而成为一家公司,在超过21个国家开展运营。 2009年,范杜伦依靠自有资金为他的初创公司筹资,用的是他在公司正式成立前吸收的几个会员所带来的营收。一年内,他发展了11家会员。2012年,在他从CEMS项目毕业后,Housing Anywhere的飞速发展以及增聘人手的需要让范·杜伦首度面临现金流问题。到这时,随着共享经济在投资界获得普遍的认可,一位天使投资人给他投了19万美元,现在他正和一群投资者商讨第二轮融资事宜,其中包括一家风投公司。今天,Housing Anywhere与全球超过100所大学进行合作,主要来自欧洲,亚洲和南北美洲也有合作大学,拥有16名员工。迄今它已为学生提供了超过5,000间房间。 范杜伦说:"我们在本地学生的帮助下扩展到这些市场,这些学生通过网站或我在Facebook上发布的帖子了解到关于Housing Anywhere的情况,他们愿意在自己的地区帮助推广这个平台。实际上,平台上的第一批国际大学就是这样加入进来的。 "然而,对我们来说最有趣的市场是‘任何地方’,任何地方只要大学里有大量交换生来了又去,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市场,不论它是在东京还是在阿姆斯特丹。" 与共享经济领域的其他初创公司一样,他们很自然地被拿来与Airbnb做比较,但范杜伦并不认为这是个威胁。他说:"我们两家公司都从事租房行业,但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细分领域。实际上,我们有些学生在来到一个城市的最初几天里住的是通过Airbnb找到的房间,然后搬到Housing Anywhere网站介绍的房间,并一直住到了他们学期结束。对于专注于短租的Airbnb以及只针对交换生和实习生以及中长期租房需求的Housing Anywhere来说,双方和谐共存是完全可能的。 除了借助共享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之外,在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AIESEC)和伊拉斯谟学生网(ESN)等组织的发起下,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至少花一学期在海外学习,Housing Anywhere还搭上了学术全球化的顺风车。 范杜伦继续在鹿特丹总部运营公司,他补充说:"随着国界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以及学生们日益放眼国际,我们看到Housing Anywhere和全球各地的大学拥有极好的机会,可以支持这些梦想和远大的抱负。" 译 陈岳林 校 俆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