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你与恋人是哪一种依恋模式山青云白心理咨询


  金·巴塞洛缪认为每个人的依恋风格都是不相同的,他把成人的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多虑型、超脱型与恐惧型。它来源于童年时的经历,却深深影响着我们成年以后的生活尤其是恋爱婚姻,明了自己以及伴侣的依恋类型,找到与之相处的合适之法,这是它存在的积极意义。
  我们先用一些轻松的故事体验一下不同的依恋风格吧~
  故事1
  伯人:"亲爱的,你现在在哪里啊?"
  达淑:"我现在在上班啊,怎么了?"
  伯人:"没什么,我就是想你了,你什么时候下班啊?一起吃饭好不好?为什么刚刚没有接我电话?"
  达淑:"我在上班,很忙,刚刚没听到你的电话。"
  伯人:"没接到电话难道你不会打回来吗!!"(微怒)
  达淑:"知道了,下次我会注意的。"
  伯人心中:"不知道他是不是偷偷跑去外面野了,我要去看一下"
  骑了一个小时到达淑的家楼下,左看看右看看,看到达淑的车位还是空的(还没下班)
  盯着空的车位,一小时、两小时…
  达淑下班回来了。
  伯人默默地离开达淑楼下。
  PS:如果时间到了车还没回来的话他还会继续等下去…
  故事2
  竹:"我好想他哦,怎么办?"
  林:"那你就打电话给他啊,干嘛问我?"
  竹:"可是我怕他嫌我烦啊,而且真的找他又觉得好累不知道要说一些什么才好,啊!"
  林:"那就不要想他,好好地做你的工作啊?"
  竹:"可是可是,我怕我不找他他会生气……"
  林:"那你到底想怎么样?"
  竹:"我也不知道,看不到他觉得好烦,可是如果和他在一起我又忍不住和他吵架,在一起总觉得哪里都不舒服……"
  林:"我有事先走了……"
  故事3
  可胖:"我们认识多少年了?"
  琳:" 5年了。"
  可胖:"那,结婚吧?"
  琳: "哦,好啊。"
  故事4
  林:"亲爱的,我觉得我们之间需要多点沟通。"
  徐:"哦,你想怎样沟通?"
  林:"我觉得最起码……我们隔了一年多没见,唯一的联络都是通过QQ好像不太妙?"
  徐:"我不觉得这样有问题啊?"
  林:"可是,说真的,我觉得我们这样好像一点也不像是一对恋人吧?"
  徐:"那你想怎样?"
  林:"要不?至少每个月能让我见到你一次好不好?或者至少至少我们至少每周能打一通电话行吗?"
  徐:"我每天上班很累了,不想说话。"
  林:"可是我会很想你很难过。"
  徐:"所以你是说我有必要照顾你的情绪吗?"
  林:"不敢……"
  各位看官看得爽吗?那让各位猜猜哪一个是哪一种类型?
  Fine,其实他们是什么类型也许不是那么重要啦!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我们自己是哪种类型,还有自己的另一半是什么类型,因为在知道了这些的前提上,我们可以更容易避开对方的雷区,也更能理解为什么对方就是爱踩你的雷区。
  金·巴塞洛缪认为每个人的依恋风格都是不相同的,他把成人的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多虑(倾注)型、超脱(轻视/回避)型与恐惧(害怕)型。安全型的人对亲密关系和相互依赖感觉很自在,他们乐观外向,并且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多虑型的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刻都会保持高度的警惕,他们很希望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但是一旦自己的亲密对象与其他人有密切关系,他们就会心生嫉妒;超脱型的人喜欢依赖自己,对亲密关系没有多大的兴趣,往往表现得冷漠而独立;而恐惧型的人则总是担心遭人拒绝,不能相信别人,同时他们也不信任自己,多疑而害羞。
  我的解释:你谈恋爱的时候怎么想怎么做就是你的依恋风格。
  安全型:如果你觉得爱就是"我在这里,哪儿也不会走,你来,我招待;你走,我欢送。"那么你就是安全型(理想恋人有木有?)
  倾注型:如果你觉得爱就是"我需要你,如果你不在,我要怎么活?可是哪怕我再烦,你在我身边我都觉得还可以接受。"那么你就是倾注型(粘糊糊的,但是特别投入!我一般称之为倾注汪)
  "如果我心情好,可以考虑接见你,但是如果我不想见到你,你就少来烦我!"如果你有这种想法的话,基本上就是轻视型了(高冷的霸道总裁之类的!我个人喜欢称呼其为轻视喵)。或许你会喜欢这句话"Get out from my way!"
  万一你是那种"如果我想你出现,你却不在,那么我就不愿意相信你了;我不想你在我身边的时候,你就最好不要在我的视线范围中。"那你大概就是害怕型(毁灭性的恋人)。
  当然,这种标签只是方便你们初步去判断自己的类型,我还是想说!对比很重要人们不是简单地只需要管自己是哪类就好的,要考虑到你的参照对象才能更准确地给自己定位!
  那么,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依恋风格的差别呢?我在这里要先说一句,虽然凡事有果必有因,但是很多时候一个结果并非由单独的一个因素决定的,而我们也只能说更努力的把重要的,容易掌握的原因提出来告诉各位。 普遍认为,成人的依恋风格主要受到3大因素影响:
  1、儿童依恋类型
  Ainsworth 和她的学生研究了婴儿-双亲依恋。在陌生情境中,对12 个月大的婴儿和他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 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 20% 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 和同事们记录到的第三种依恋模式被称为回避型。回避型儿童(约占 20%)显得不会因分离而过于痛苦,并在重聚时主动回避与父母的接触,有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玩实验室地板上的物体。
  2、早期教养方式
  显然,在第一大因素中,更多的展现为个体的差异,然而除了个体本身的偏向之外,还有一个由父母的教养方式所决定的过程叫做早期教养,我们先用更简单的例子来为各位展现这个方式的影响:兽父对女儿做一些特别糟糕的事情,就会对女儿产生深刻的刺激,从此以后往往会厌恶男性。
  当然,刚刚的例子属于极端情况,除此之外,我们生活中可以看见的还有一些父母对儿女表现得漠不关心,或者最起码看重事业多于家庭的,这种家庭往往给孩子们带来更大的被从家长分离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慢慢的转移到亲密关系中,从而变得害怕自己的另一半不能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中。
  除此之外,过度管教与控制的家庭中的孩子往往会是轻视型的孩子;做一个小孩子都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活动的话,理所当然的会觉得整天控制自己的人很讨厌,所以会尝试回避被人所控制的情况(例如建立亲密关系),相对应的,轻视型的人更有动机去达到自我的实现与升华。
  而如果是所谓的名门之后由于家人的众多与规则的森严,很有可能会变成害怕型的人,即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又有大量的控制存在。于是逐渐变成一个生活在矛盾之中的人,即希望获得自由(不愿意建立亲密关系)又渴望有人能关心你(希望建立亲密关系),惶惶不可终日。
  3、情感史
  我认为互动论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观点,这个情感史就是人与社会互动的其中一种。这个情感史包含两方面:一是自身的情感史,也就是你以前有过的那个TA们是怎么样的人会一定程度的影响你接下来会怎么对待下一个TA。
  感情连续剧看得多的人应该可以瞬间想到非常多这样的场景,我只好表示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二是TA的情感史,TA的经历次数会影响到TA的依恋风格,这个TA的依恋风格怎么会影响到你的依恋风格呢?这就是互动论的奇妙之处了。
  < width="522" data-sort="sortDisabled"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1176462173462px; color: rgb(0, 0, 0); line-height: normal;">
  山青云白心理
  微信号:sqybpsy
  专业、关爱、陪伴
  体验式心理开创者
  ↑↑↑长按get心技能
网站目录投稿:夏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