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闷了N天,每天被充斥网络的疫情信息层层包围,比起疾病的传播,人们的焦虑与恐慌好像蔓延得更快。 讲真的,应该换换脑子、放松一下了! 小乐给大家找了几个养生常用穴位,兼顾养肝、祛湿、防感冒,随手按摩一下顺便就为全年的健康打下了好基础。 1:
养肝益肾 太冲穴、太溪穴、肝腧穴 太冲穴 ★位置: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以手指沿大脚趾、二脚趾夹缝向后移动,触及骨骼连接部位的凹陷,按压能感到动脉搏动,太冲穴就找到了。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揉2-3分钟。 ★作用:常按揉可培补肝气。 太溪穴 ★位置:位于足内踝最高点的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即: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揉2-3分钟。 ★作用:长按揉可培补肾气。中医认为肝肾同源,肝属木,肾属水,水能涵木,按揉太冲穴和太溪穴可起到滋水涵木、补肾养肝的作用。 肝俞穴 ★位置: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双手握拳,手臂屈曲,拳背置于后背两侧,当前臂呈水平位时,手背的位置就是肝俞穴。 ★操作方法:用拳背在穴位上做上下搓动,以局部发热为度,按摩3-5分钟。 ★作用:疏肝利胆,理气明目,可缓解目赤肿痛、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等。 2:
祛湿健脾 阴陵泉、丰隆穴 后天就是雨水节气了,此后气温逐渐回升、降水也逐渐增多,伴随着"倒春寒"的出现,寒湿之邪最易困扰脾脏。 阴陵泉 ★位置: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取穴时屈膝90度,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之凹陷即是阴陵泉。 ★操作方法:按揉2-3分钟,以感受到酸痛为度。 ★作用:阴陵泉是祛湿要穴,常按揉可健脾渗湿,通利下焦,缓解由于湿邪侵入人体,造成的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关节肌肉酸重等症状。 丰隆穴 ★位置:抬起小腿,绷起脚尖,可以摸到迎面骨外侧又一条隆起的肌肉,在这条肌肉上,把膝盖下方的凹陷与外踝尖连一条线,连线1/2处,就是丰隆穴。 ★操作方法:按压2-3分钟,此处酸痛感可能比较明显。 ★作用:常按丰隆穴有健脾化痰之效,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高血脂症、神经衰弱、肥胖症等亦有良好疗效。 3:
防治感冒 大椎穴、风池穴 大椎穴 ★位置:位于颈后,第七颈椎棘突起和第一胸椎棘突起之间。取穴时,稍微低下头,颈后最大的骨骼凸起下方凹陷处就是大椎穴。 ★操作方法:用手反复搓热大椎穴,感到局部皮肤发热即可;还可以在淋浴时用热水冲洗,以能忍受、不烫伤局部皮肤为度;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拔罐并留罐10分钟。 ★作用:具有清热解表,益气通阳的作用,对缓解感冒、提高免疫力很有帮助。 风池穴 ★位置:在项部,枕骨之下,取穴时需正坐,微微低头,先摸到耳垂下缘,在它内后方可摸到一个硬硬的突起,叫做乳突,继续向内侧就能触摸到一凹陷,就是风池穴。 ★操作方法: 按揉风池穴。双手四指张开放在头部的两侧,双手拇指用力按揉50-100次,以感到酸胀感为宜。 擦风池穴。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从乳突开始由外下方向内上方摩擦风池穴50-100次,以局部皮肤感到微微发热为宜。 ★作用:按揉或摩擦风池穴有祛风、止痛,通窍之效,可缓解外感风寒造成的头痛、流涕、打喷嚏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