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科研试验部队后勤人才队伍建设浅议


  摘要:在快速推进现代科研试验后勤建设的步伐中,我们必须紧紧扭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关键,以培养锻造高素质新型复合型后勤人才队伍为根本,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强大的战略支撑。本文针对当前科研试验部队后勤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新形势下科研试验部队后勤人才所需的能力素质要求,提出了加强后勤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后勤人才 培养 对策
  后勤人才队伍建设,是科研试验部队后勤建设的一项根本性、战略性工程。认真梳理后勤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切实理清新的形势与任务对后勤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探索提高后勤人才队伍能力素质的新举措、新手段,对于进一步提高后勤人才队伍质量,进而提升科研试验后勤保障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科研试验部队后勤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岗位认知认识有偏差
  多年以来,科研试验部队普遍对后勤岗位认识定位有一定偏差,认为后勤岗位不重要,常常把一些參加不了训练和综合素质较差的战士分配到后勤岗位上,降低了后勤服务保障水平,从而导致轻视后勤工作的恶性循环。特别是近年来,官兵对后勤岗位的抵触情绪和失落感越加突显,在后勤岗位上建功立业的信心决心明显下降。
  2.专业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统一
  当前,后勤专业人才队伍的缺口较大,来自科班院校的少,人才梯次衔接不上,特别是营房、财务、军需、审计、战勤等后勤主干专业分来的科班生更是屈指可数,大多数都是从军事、政工类改任后勤工作,实际岗位与所学专业不相符,基础业务知识相对薄弱。
  3.培养培训机制不完善
  当前科研试验部队后勤人才队伍普遍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与理论指导,对干部骨干的培训机制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基层后勤人才培训需求。同时还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训的观念,上级开展针对性的业务培训较少,本级组织培训质量不高,专业院校进修名额又有限,导致新任职干部岗位业务熟悉速度迟缓,难易达到保障快捷、服务高效、精准精确的要求。
  4.选拔任用范围欠统筹
  加之单位在选拔任用上不同程度存在重军政干部、轻后勤干部的现象,一些单位领导甚至片面的认为只有从事军事和政治工作的干部才能干好基层营长、教导员。部分单位调整基层营级主官70%来白军事和政工干部,致使个别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的后勤干部难以受到重用,也导致许多优秀的年轻后勤干部难以安心本职,不愿长期从事后勤工作。
  二、新形势下科研试验部队后勤人才队伍的能力要求
  在信息化战争中,后勤先战成为基本模式,打击后勤成为基本战法,聚焦后勤成为基本作战指导。从市场经济看,现代市场经济的文明程度直接取决于市场主体的素质,而军队后勤人员作为市场主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素质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军队后勤的保障效益。就科研试验部队基层后勤而言,要在市场经济和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做到快捷、高效、有力的后勤保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后勤人才能力素质。
  1.强化科学管理的能力
  后勤管理科学化,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基础工程。后勤部门担负着军队经费、军需、物资、油料、医疗、营房、运输、仓储等保障任务,如何科学的调配后勤资源,充分发挥物资的最大保障效益,及时、准确的保障到科研试验任务最前线,这些都要求军队后勤人员要有科学的管理理念,统筹的管理方法。随行保障过程中要用科学管理的手段管好钱物,用科学的方法统筹协调,用科学的思维运筹资源,实现保障效能最大化。
  2.强化综合理财的能力
  习主席强调"花钱要有章法",要以军事需求牵引规划计划,以规划计划主导资源配置,财力物力向军事斗争准备聚焦,向基层部队倾斜,真正当好各级党委"红管家"、基层部队的"好娘家"和广大官兵的"贴心人"。后勤干部统管着经费物资,接触钱物较多,平时少不了物资采购和使用管理,少不了与地方人员打交道,这就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财能力和自律能力,在资金运用、项目管理、工程审价、集中采购等方面当好党委领导的参谋助手,实现经费物资效益最大化。
  3.强化参与决策的能力
  后勤部门是党委经济工作的重要部门之一,各级各类后勤人员要具有较强的预警能力、谋划能力和防范能力,必须适时更新思想观念,吃透上级精神,熟悉精通业务,不断强化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到论证调研充分,预想预测准确。在重大的建设项目和事关官兵的切身利益的事务处理上,要充分论证、研究、反复推断,及时为党委首长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4.强化驾驭高新技术的能力
  随着军队后勤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后勤管理工作日趋智能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后勤人员除了能熟练操作和应用各类管理软件外,还要学会利用网络平台实施精细保障,合理应用网络信息资源,推广科技成果,降低保障成本,提高保障效率,实现后勤指挥网络化、组织机构一体化、保障要素集约化、后勤管理精细化、保障过程可视化的目标。
  三、强化科研试验部队后勤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科研试验部队后勤人才队伍建设,要立足后勤岗位这个基点,丰富拓展实践经验,以试验任务需求为牵引,以"专业技术精湛、善谋后勤发展、综合素质过硬"为抓手,在夯实思想基础、科学定位人才、做好选人用才、拓宽培养途径和改进训练手段上下功夫,才能实现整体能力素质的不断提升。
  1.加强教育引导,在夯实思想根基上下功夫
  一是把好"入口关",在源头上"扭住"。在新兵入伍、士官选取、干部定岗等时机,搞好思想摸底,摸清入伍动机,确实把爱岗敬业、立志部队建设,具有奉献精神和积极进取的同志选配到后勤岗位上。二是把好"教育关",在思想领域上争取"主动"。在后勤建设和日常保障工作中,不断夯实思想根基,大力加强教育引导,在深化军队改革和国家
  "四个全面"等重大战略目标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挥"螺丝钉"精神,积极主动的适应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造就伟大的事业。三是把好"榜样关",在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竞争"。在后勤建设中,要时刻树立"榜样"和标杆力量,后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主要是依靠"传帮带",所以"榜样"的力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后勤人员的敬业导向。同时,在后勤人才建设中要注重建立健全良好的竞争机制,营造积极健康、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endprint
  2.规范用人标准,在科学定位人才上下功夫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实现后勤建设跨越式发展,必须着眼保障打赢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局部战争需求培养人才,在思想观念上和培养目标上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实现由"单一专业型"向"复合多元型"的转变。后勤干部要实现一专多能,不断提高组织管理和指挥协调能力,成为"复合型"后勤人才。二是实现由"高学历"向"高素質"的转变。着眼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需要,着力提高后勤人才政治理论水平、现代科学技术和军事指挥等综合素质,为以后的任职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实现由"培养典型"向"整体发展"的转变。在后勤人才队伍建设上,要走群体式培养的路子,制定长远、详细计划,注重整体队伍的提高。四是实现由"理论型"向"实践型"转变。在强化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实践的应用能力,切实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效结合起来。
  3.营造和谐氛围,着力在选人用才上下功夫
  一是要用科学的眼光识别人才。在后勤人员的选配上,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和原则,切实把思想基础好、业务技能精、作风纪律严的优秀人才选配到后勤岗位。二是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培育人才。良好的环境氛围更有利于人的成长,要关心和支持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素质。三是要善于挖掘大胆使用人才。对于在后勤岗位上能够担当使命和干出实绩的人员,不仅要提供发展空间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大,更要及时提拔重用。
  4.加大培训力度,在拓宽培养途径上下功夫
  一是充分发挥院校培养的主渠道作用。借助院校师资力量和专业优势,采取远程培训、联合办班、委托培养等形式,有计划、有重点的对后勤骨干进行短训或轮训,不断夯实基层后勤人员理论基础,实现后勤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二是充分发挥后勤干部交叉任职的补习班作用。加大交叉任职力度,实行多岗轮换任职,切实提高后勤干部管理部队、组织指挥和谋略全局的能力。三是着力提升后勤岗位练兵的实际效果。立足岗位实际,根据不同专业有针对性的组织岗位大练兵,充分发挥骨干"传、帮、带"的作用,切实让官兵在后勤岗位实践中不断提高能力素质。
  总之,在强军兴军的征程上,保障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后勤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不可一蹴而就。我们必须积极适应军队改革的大战略、大思路,立足于现有基础条件,进一步拓宽后勤人才队伍培养渠道,不断完善选人、用人和保留机制,着力培养、造就和储备一大批高素质、多面手、复合型的后勤人才,实现后勤建设的跳跃式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不懈努力。
网站目录投稿:念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