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别逗了会用就算懂交互了吗


  前些日子在一个产品、交互设计交流群里,有几个初学交互不久的人讨论如何学习交互,不出意外地他们的讨论方向拐到了Axure、墨刀等交互原型制作工具的使用上。从他们的言谈中看得出,他们觉得交互就是做界面原型,做界面原型只要把原型制作工具用好就算学会了。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一些交互设计相关的聊天群里的交互初学者讨论中也不鲜见。不少人把交互定义成了原型制作和说明,把这门学科的学习聚焦在了原型制作工具使用上。在学习伊始,就热衷于上网找网络课程学习Axure等工具的教程来学,乐此不疲;希望通过精通的工具使用能力展示为自己求职或在交互学习路上的发展加一把力。
  然而这并不是重点。
  不说别的学科,单说交互设计这门。为了便于说明,我们且把交互设计的范围缩小到屏幕上的界面交互(即电脑、平板、手机上的界面交互)。这个时候,比如我们做APP,在项目过程中,交互设计所拿出的可见的输出物其实都是中间产物,是信息元素的整理、信息架构的排布、界面元素的布局、开发说明、动效说明、界面标注等等。这些产出并不会作为最终的呈现物展示给用户,反而我们展示给用户的是看不见的,比如用户的操作行为引导、用户的心理模型建立、行为层和反思层的愉悦感、导航的清晰等等。
  也就是说:作为交互设计师,我们的实际工作是在团队内部的输出物,这些输出物当然需要制作工具的支持,Axure、Mindjet等等。但这些产出绝对不是工具使用得熟练就能做出来的。
  信息元素的整理没有缜密的心思和对产品的深入理解,光会熟练使用思维导图软件是不行的;
  线框图的制作没有对用户心理的理解、交互设计原则的深谙、交互经验的积累,光会使用Axure是绝对不够的。
  我一直强调:工具的使用是思维的具象表现方式,能够降低时间成本和增强表现效果,但绝对取代不了思维的地位。交互设计更注重设计师的思维方式、理论积累和实际经验。这些才是一个设计师更体现能力的地方。有了这些内在的积累,你还会那么在乎你的原型图是不是画得好看么?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字写得很好看,但他一定能写好文章吗?一个作家字写得极丑,但人家书写的好啊!所以人家才能成作家。
  例子中字写得好看和会写文章就基本类同于原型制作工具用得好和懂交互。《关键设计报告》中很多例子都说明了很多伟大的产品当初是如何被发明者思考出来的,而他们很多人都是在墙上、卡片纸甚至餐巾纸上写写画画来说明自己的想法的。他们的画功很差,但我们能说他们的产品很烂吗?
  所以当别人问起该如何学习交互的时候,我最开始的建议并不是疯狂学习原型制作工具,而是去认真看一些交互书籍,积累自己的内在。不要过于注重形式表现,强大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以及理论积累才是自己深入学习的基石,也是和别人拉开差距的资本。
  当然,我并没有否认原型制作工具的熟练使用的作用,但毕竟这并不是交互学习的基本。交互学习初学者最怕舍本逐末。一直记得,仅仅会用Axure这样的原型制作工具并不代表真的懂交互。
网站目录投稿:香菱